教學心得

愛的料理師(1) 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
在低年級小小孩的眼裡校園實在好大,也充滿了誘惑,架滿各式各樣的遊樂器材的遊戲場就是他們最愛去的地方,我們下樓做觀察,在校園進行數學科「量一量」的活動,孩子們個個都歡喜......有位家長告訴我,有一回她拿棍子處罰做錯事的孩子,孩子哭著說:「媽媽您這樣教小孩對嗎?我們老師都是請我們坐在講臺上,先說原因才決定怎麼處罰的。」
記得剛到成功國小的時候,認識了莊典亮老師,開啟了我另外一種不同角度的教學觀......
莊老師是個有主見、有規劃,非常踏實的老師,他討厭形式、虛假、功利,他只做有意義的事,有益學校、學生的事,即使這個學生是個陌生人。他認為:「沒有學生的學習、快樂與成長,一切行政作為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公正無私,很有個性的他成為學生敬畏、同事信任的教學領導者。
不可否認的,有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瓶頸,一些學習遲緩的現象並不代表孩子的智商方面有問題,有些人只是需要陪伴,一起學習,有些只是卡在某一個點上,只要突破了,他的進步與成就並不輸給任何人。這樣的經驗發生在我自己孩子身上,同時也利用自己的經驗運用在學校的輔導班上。
班上學生普遍自信心不夠 ,幾乎談不上對將來的憧憬。我於是向學校申請「應用藝術輔導教學」的實驗, 希望應用音樂、美術與文學等的欣賞,可以改變學生的氣質與不良的習性,並發現這些方面有天份的學生。 並開始全心投入時間和金錢在他們的課業與生活輔導等。
我和M老師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那幾個淘氣孩子身上,但情況依舊。一段時間之後,心理和體力都出現了疲憊狀態,甚至有時有厭煩和不耐心的情況出現。作為老師,我知道這種狀態是錯誤的,我和M老師需要重新反思了一下自己教育的思路和策略,才能讓事情有所變化。
不論輸贏都要耐心下完一盤棋,慢慢學會不論面對順境、逆境,都要有堅持到底的謙虛心態及忍耐力。從中體會勝不驕、敗領悟的道理。
在教育園地中微笑耕耘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第25期【人物特寫】欄目
對很多成年人來說,下棋既能打發時間,又可激勵智力。現在一些學校開始把下棋當成一種讓學生提高成績、改善行為和規劃未來的手段。 (w2007-06-13-voa45.cfm)
豆豆園的小娃兒
「心存真善忍,法輪大法成;時時修心性,圓滿妙無窮。」童稚的讀書聲迴盪在明慧豆豆園教室的一隅,看到一群二至五歲的小娃兒,正聚精會神的指著書上的字,一字一句的念著《洪吟》,那股認真勁兒,直讓人覺的這個幼兒園與眾不同。
沒做幼兒教師之前,真的不知道水會有如此多的玩法!同時又會教給孩子們那麼多的知識!在我們幼稚園,從1歲左右的小寶寶到4歲的大孩子都有水活動,或者叫水遊戲。一年四季活動內容花樣翻新,樂趣多多。
國語科教學,除了讓孩子學會生字語詞的運用外,還可以敎些什麼?鄧美珠老師讓孩子從課文中找出學習的趣味,從中激盪出豐富的創意思考。
美國大學教授搬進校園加強師生交流
在美國大學,學生如果要在課堂外和教授交流,通常要在教授的OFFICE HOURS--也就是每週一到兩次和安排和學生見面的時間到教授的辦公室敘談。很多學生由於嫌麻煩或者是因為時間安排上的衝突,乾脆就用電子郵件或者電話解決問題。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在課餘時間基本上看不到教授。 (w2007-03-19-voa18.cfm)
在人類的世界,也有許多的壞人,大人們從小就提醒孩子要注意,不要被壞人騙了。提高警覺固然是正確的,但相對的也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了不信任感而有了距離。
綠色辣老師 要學生矇眼上課!
怪哉?學生上課矇著眼睛?那要要怎麼上課?桃園縣平興國小的綠色辣老師有鬼點子了!帶著小朋友走出教室,到樹林裡去上課,到底是什麼課程要矇眼呢?拿著礦泉水、漏斗、空瓶子又是要上什麼課呢?
在社會大學選修了一門「老樹巡禮的課程」,因為接觸過《植物也有情緒》這本書,所以在下課時,與老師們就閒聊了起來。
早就想寫一寫我與之共事的這些“洋人”老師同事。自來新西蘭以後,有幸與許多優秀的老師在一起工作過,我從這些老師那裏兒學到了許多東西,甚至有許多事情對我有很大的觸動。
我們身為父母,師長也不需要老是板個面孔,總是嚴肅的說服教育。有時也不妨採用一些幽默,輕鬆的辦法來創造一個愉快的教育氛圍,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會更加快樂自信,對生活充滿信心。
一次和園裏的一位媽媽聊天,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怕我,家裏就得有一個叫她怕的。”當然,天下沒有誰是完美的父母,葉子在這裏也只是和大家一起探討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上,父母與孩子如果是互相尊重的關係能使教育效果更有效的多。
小孩子嘛難免有時會淘氣做錯事情,那麼做為家長該如何看待並解決這些問題呢?其實我們大人真的應該經常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得當,尤其我們面對的這部分孩子都是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下長大,他們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信息量大,對父母們當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幼稚園裏有一項活動孩子們都很喜歡,那就是Play dough(玩麵團)。 Play dough 製作方法簡單,成本很低,保存時間又較長(大約三周左右)。並且對提高兒童手指的靈活性,眼手動作的協調性及注意力都有很大的益處,您不妨在家也來試一試。
親愛的小寶寶要去幼稚園了,您在高興之餘可要做好一定的思想準備,寶寶可能會哭鬧一陣子的。入園前的哭鬧現象是很正常的一種情感反應,主要因為寶寶對新環境産生的不安全感而引起的。哭鬧時間的長短因孩子而宜,有的孩子幾天就適應了,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幾個月,這也都是正常的。比較而言,中國孩子適應的難度可能 會更大一些,除了環境之外,還有一個語言的問題。這幾天我們幼稚園哭的驚天動地的,都是中國孩子。以下的一些小辦法也許會幫助您和您的寶寶平穩的度過這一 段特殊的時光。
聽過很多家長抱怨:“這個孩子不聽話”,“孩子拿我說的話當耳旁風”。最明顯的就是讓孩子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時,如收拾好他的玩具,關電視等等,你說了幾遍,孩子也沒反應。在教育界中,此種現象被稱為“選擇性的傾聽 ( selective hearing )”。心理學專家Kevin博士認為,“與其讓孩子一遍一遍的等你提醒,不如讓他第一次就注意你講的話。”否則孩子會認為他才是控制方,他有權力決定做某事,而不是您。
但自從懷孕以後,兩隻腳慢慢的腫大起來,下班之後索性我也脫下鞋子,放鬆放鬆,誰知道不試則已,一試還真不想再穿鞋了。近來讀了一些這方面的有關資料,才發覺赤足走路的益處還很多呢!
新西蘭被盛譽為“兒童的天堂”,五顔六色隨處可見的playground給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很多樂趣。Playground 自90年代在西方國家開始出現,是一個給兒童提供遊戲與社交的理想場所,但隨之而來的安全問題也引起了許多專家的注意。
近幾周以來,奧克蘭的氣溫一直居高不下,室外驕陽如火。大人小孩都領略到了“曝曬”的滋味。有些家長給孩子全副武裝,於是乎各種防曬霜,太陽帽閃亮登場,有的家長則不以為然,認為有點小題大作,孩子曬到點也無所謂。那麼這方面到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每天爸爸媽媽們都要接送寶寶去幼稚園,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與老師溝通並且瞭解自己孩子成長情況的好機會。葉子給家長們提供以下的建議以供參考。
墨立根老師並不是哲學家。他的課,主要的目的也不是教育出哲學家,而是要培育出思考清明、善於表達的個體與社群。
我們已檢視了好多「好老師的故事」,呼應了海德格的話。我有個感想:教學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教學的人曉得如何把自己不會的教到讓他的學生會,而學生學會後又能回頭來把他的老師教會;學生學會的,不只是學習,也學會教學。這種師生的共同特點是,會在適當的時機提出良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