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輔經驗

「媽咪,老師說要讓我參加演講比賽。」我一臉狐疑地問為什麼,「因為老師說我上課很愛說話呀!」兒子認真地回答,而我則被這句話嚇到當場傻住。原本以為兒子在開玩笑,可是再次確認仍是相同的答案,令我不禁擔心起來。
美國康州紐鎮(Newtown)Sandy Hook小學槍擊事件,某些媒體以兇手患有「亞斯伯格症」為名作為標題,將恐怖罪行與自閉症連結起來,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充滿誤解的無稽之談。
強3歲時,媽媽就離開他了,只有阿公、阿嬤陪伴在身邊。隔代教養的阿強,生長在貧瘠環境裡,缺乏充分的營養灌溉。縱使三餐溫飽,但阿強心中的陽光卻十分微弱,沒有父母悉心教養的孩子,總是經不起惡劣風雨的摧殘。
【吳校長隨感】李哪吒,好球!
面對情緒失控、行為偏差、衝著你撂狠話的孩子,是傷心、放棄、還是讓彼此情感相得?
Jason是一位六年級生,從來沒學過任何樂器,甚至對學音樂有偏見,認為音樂是女生才學的,男生不該碰音樂。
這幾天突發了一些事情,讓我對於教育學裡「溝通理論」有特別多的感觸。
幾天突發了一些事情,讓我對於教育學裡「溝通理論」有特別多的感觸。
(大紀元記者陳錫暉台北報導)台灣地區自96年始,開始有愈來愈多的班級紛紛響應「讀報教育」,因為曾在課堂上推動讀報教育的班級,其中學生普遍在文筆上都有受益、也豐富了文化常識等等,一舉多得。桃園縣內壢高中吳沛霞老師,在引導學生讀報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同學除了文筆上的進步,在國際觀上也能作獨立思考、有成熟的觀點,甚至吳老師還透露:讀報其實不只是讀報,它還能幫助班級老師,做好品德教育!
轉學生通常會讓學務人員敏感地想要多了解一些背景資料,確實有些學校會以改變環境的理由,將有嚴重適應問題的學生塞給他校,自己校內的問題表面上是解決了,但這山竽誰接著誰燙手就是了!主持校務17年來換了幾所學校,記憶中似乎沒拒絕過任何的學生,轉來的孩子基本上也都能獲得良好的照顧。
把鏡頭拉回教育現場,談談我的教學生命經驗中所遇到的衝突與抗拒場面。過去三年多在從事弱勢學童教學服務中,過程也曾遇到孩子在課堂上強烈的反抗或衝突場面,這是因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所養成的一些較為負向的生活習慣。
到底是什麼因素,讓嘉德在短短不到一年內得以脫胎換骨,甚至從四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一直默默的幫助著一位特殊的同學?
「無效的方法就不要再使用了!」這是短期諮商學派的重要主張。它的另一層意思是:輔導必須別出心裁、遞出新招來!
在紐約華人社區有一位傳奇人物,她不是億萬巨富,也不是大腕名流,但她曾將許多令學校和家長們都頭痛不已的「問題小孩」從頑石彫琢成璞玉,幫他們上了美國最頂級的名校--哈佛、耶魯、普林斯頓、Cooper Union…….她,就是安娜畫室的主人--翁婉明(Anna Yung)女士,人們都叫她「安娜老師」。
第一節課上課鐘聲在校園迴蕩時,才見啟文老師匆匆由側門進入。「甚麼事情耽擱了上班時間?」我問,「還不是我們班的小明,三天音訊全無又聯絡不上家長,一大早我就和輔導主任到處找。」
4年前,當時我仍在弱勢學童國中小課輔工作圈服務的第3年個年頭,認識一位名叫小偉的弱勢孩子,居住於嘉義的偏鄉,他並不被當地任教的在地老師看好。雖然我已進入這個教學場域有一定的時日,但面對弱勢孩童教育的處理,我的認知仍與在地老師有很大的出入。
就讀高中二年級寫得一手好書法的春生,於兩個月前學小飛俠,從家裡的二樓陽台一躍而下;因為彈跳力道不足而重重地踩上水泥地面,於是他受傷了,右腳打上了石膏。學校只當春生是意外受傷,事實上,他深受一廂情願情感問題的糾纏,竟自己執行了自以為是的「悲壯」儀式。
某天坐在教室時,遠遠便聽到淑妹急急忙忙跑進教室對我大喊:「老師不好了!我們班掃廁所的男生,把用過的衛生紙倒在三樓圍牆外的花檯上!」我一聽急忙起身,跟著她的腳步往廁所旁的花檯查看。果真看到衛生紙在花檯中堆的像一座小山,垃圾經過日晒雨淋變得相當噁心。
江媽媽抹著淚水,她以極度不解的口吻告訴我,從小學開始成績就非常優秀,更集鋼琴、書法、繪畫、英語等才藝於一身的孩子,上了國三後,才15歲的年紀的家馨,居然會喜歡上了一個頂著一頭黃髮,嚼著滿嘴檳榔、沾一身菸味終日在街頭遊蕩的小混混。孩子經常晚歸,所以為人父母親所擔心的事情,該發生的也都發生和處理過了。
當我一腳才剛踩進教室,婷婷便一邊拉扯我的衣角,一邊躲進我身後,嘶喊著:「老師,救命啊!」救命?怎麼回事?思想還沒反應過來,小力已經氣喘噓噓,漲紅著臉跑到我面前喊著:「妳出來!不要以為躲到老師背後就沒事了!」
禮貌可以幫助孩子結交到更多的朋友、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良好的言談舉止可以為孩子在家裡、學校、社區等各個環境中贏得好名聲。研究發現,有禮貌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成績也更好。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有優勢,商業界清楚地告訴我們:禮貌的申請人在第一次面試中會受到主管的青睞,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第二次面試機會,以至得到工作職位;禮貌的職員可以得到同事、上司更多的信任,可以建立更廣的人脈,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禮貌就像一把能打開心屝的鑰匙,因為面對一個談吐文雅、舉止文明的人,對方不得不也作出正面回應。
小安子於國小時被醫生診斷為「注意力欠缺過動症」的傾向,上課坐不住外,學習容易分心,一下課就樓上樓下的奔跑;上了國中似乎還殘留前述的過動行為,但換個角度觀察,其實孩子的反應非常機敏,學科也有一定的程度......
擔任教官以來,職責不同無法與教師相比,但教官們對於守護校園安全及學生輔導的工作,皆能秉持服務學生的熱誠。因此,多數人大多肯定教官的存在價值,尤其是曾受教官幫助及行為偏差的學生。
褲子穿錯邊的阿聰
教導小朋友如何體諒他人的處境,以同理心待人。
4日下午彰化縣饒明國小,邀請美國國際心身醫科大學副教授陳彥玲為校內老師傳授生命教育課程,做為教師研習主題。饒明國小表示,透過課程讓老師們瞭解生命的本質,進一步的教育出身、心、靈都健康的下一代。
38雙強悍的眼神檢視著我這隻菜鳥,此時我也留意到了,幾乎無例外的,每個人都是滿身刺青,露出的手與腳也布滿圖案,一圖一畫似乎是在提醒我,他們是道上的,南北二路的兄弟!
法雲「大樹計畫」:樹人的「希望工程」
兒童節特別報導:「大樹計畫」關懷兒童從根(家庭)做起,落實兒童關懷,營造家庭溫馨,健全弱勢單親孩童的人格教育。為了防止社會亂象,改善社會治安,大樹計畫是我們社會的一個「希望工程」…社會需要更多這樣的人和團體的付出與關懷。
這樣吃苦耐勞、無怨無悔的孩子,我相信他會記得他說過的那句話:「那些人本來就不對啊!」我也相信阿忠知道怎麼去做對的事,因為他良善的世界太堅強,不容易被輕易摧毀!
脫離弱勢的最大力量就是尊嚴,尊嚴會讓人對自己負責,避免去依賴別人,讓人有再生的力量。爆發戶式的粗糙行善手法,表面上好像照顧了他人的生計與需求,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慰藉,更糟的是金錢會消磨人的尊嚴,如果下跪就能獲取為數不少的捐助,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扼殺脫離弱勢的動力。幫助他人,不是給了錢就算,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更重要,有句話說得好,與其給他魚,不如給他釣桿!
師生心得交流 帶出正面思考與言行
我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提問,希望學生了解其意義,並能統整重要概念,找出文句、段落與標題之間的關係,進而能摘要整篇文章的大意,再整合出文章的布局、結構和主旨,最後則是評論文章,希望學生找到文章對他們健康、作文、情感上的價值與幫助。全班學生向我報告讀報心得後,我再上台指出優缺點提供意見,並褒獎、鼓勵學生。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固然是學生對老師的感恩與尊敬,不也可以解讀為老師對學生永遠的關懷與教導?雖然我從教職退休了,我還是可以盡自己的力量,於是我跟學校主任聯絡,希望一起助孩子一臂之力,再次把孩子拉拔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