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Rappf版本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少兒心理

山達基教會雪梨中國城中心於5月16日在雪梨華僑文教中心舉辦每個月一場針對華裔青年生活改善課程講座,五月份講座近30人參加,因講題適合現今社會現象,所以博得滿堂歡笑,當參與者雙雙互相做E.Q.演練時讓所有參與者更加了解E.Q.指數(情緒等級)所代表的行為及語言模式。講師林漢蓮老師以他多年來教學經驗加上近年來致力於學習山達基教會生活改善系列課程上的心得, 一一解剖情緒等級及在各個等級表上的人的言談舉止及行為特徵, 她不但唱作俱佳的表演各種情緒反應, 並且強調一個人可以自由的在情緒等級上下游走時, 他的E.Q.狀態是最佳的, 因為當人們被卡在某個情緒等級裏無法自由上下游走時, 那就會產生不良效應。 而這個講座的目的就是讓人們可以來親自體會各個不同的情緒等級及讓人們來觀察他的生活圈裏的親戚朋友們的情緒等級,由此人們不但不會入錯行,嫁錯郎,且可以找到一份可以發揮自己長才的工作環境及工作夥伴,又可以找到一位可以互託終身的好伴侶。總之講座在輕鬆有趣又易於學習的方式下進行, 讓所有參加講座的人快樂又無壓力的學習。 難怪在茶點時刻不斷有人反應要馬上先報名參加下個月6月20日的“援助法—讓你病痛不求人”。
如果孩子對毒品產生好奇,向你詢問毒品的種類和名稱,儘量答覆他們。否則他們因為好奇而去親自嚐試,反而會鑄成大錯。
約莫半年了吧!每遇到剪髮洗髮孩子是拼了命的抵抗,用盡方法都不洗,更不用說是剪髮了。聽著孩子的爸爸和阿公說到,帶孩子去理髪院的情景(哭著喊著中夾雜著尖叫聲,後來更是吐得滿身)。總也想不明白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孩子對剪髮害怕至此。
新加坡政府今天宣布,將嚴厲管制青少年使用「一九零零」交友熱線服務。規定包括,青少年刊物從今年六月一日起不能刊登交友熱線服務的廣告。 新加坡在過去四年,共有五十多起性侵害案件是和「一九零零」交友熱線服務有關。
一篇刊載在美國《心理科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的研究報告指出,含有暴力內容的電視節目、電影、電玩遊戲與音樂,會增加兒童與青少年的攻擊性與暴力傾向。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台灣的兒童節,「兒福聯盟基金會」今天公佈一項台灣都市兒童家庭生活狀況的調查,發現兒童心中期待的生活與現實上並不一致,專家呼籲家長要多傾聽兒童的心聲。
郭先生從小家裡就很窮,同學們都是穿鞋上學只有他打着赤腳;過年時同學穿新衣他卻還是那件別人給的破衣裳。同學們常會嘲笑他的衣服破舊,而他也在內心裏默默告訴自己將來一定要成為有錢人……
小平是個老師心目中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在學校從來就只有幫老師分憂解勞,而不曾讓老師擔心過。也許對他太放心了,也鮮少「深入」了解其家庭背景,直到有一天,他的母親打了一通電話來向我求救,我才驚覺原來小平在家還有另一面是身為他老師的我所未曾觸及的。
有一則新聞一直存在我的腦海裏,相信有不少人應該還有記憶,就是前些年轟動台灣的「王水事件」,一位就讀于國立大學的女生,因為不想和別人一同分享男友,于是調製王水將另一名女生殺害,而近日新聞上也有類似情殺事件,這讓我聯想是不是現在的孩子都習慣了獨占呢?因為獨占慣了,所以,當有另一人出現搶走了原本自己擁有的東西時,就開始嫉妒心的萌發了,也造成了悲劇的開始。
什麽樣的家長是孩子喜歡的呢?美國學者尼赫茨調查了10萬個孩子做研究,以了解孩子對自己的父母究竟有什麽要求,到底喜歡的是什麼樣的家長。
年紀尚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的青少年,是家庭的香餑餑,學校的小天使,國家未來的棟樑,然而一起又一起青少年或自殺或被殺或侮辱或被侮辱的新聞如今冬的寒風一樣一陣一陣的刮著,直刮得人心頭戰戰兢兢抖抖索索。
這一波自1996年開始的失業率提高過程中,一個引起關注的現象是青少年高失業率問題。根據主計處統計,2002年15-24歲勞動力的失業率高達11.9%,若進一步觀察依年齡別區分的失業率,15-19歲和20-24歲勞動力的失業率分別為14.59%和11.31%,都超過2002年全體失業率5.17%的2倍以上。
香港今天公佈的一項研究發現,五成香港青少年表示與家人或朋友缺乏良好的溝通關係,主要是他們自我為本的傾向,阻礙人際聯繫及削弱家庭關係。突破機構於今年二月至五月進行了一項「青少年人際溝通與聯繫研究」,訪問了八百四十九名十二至二十五歲的本地青少年。結果發現,在各種溝通關係中,青少年與朋友的溝通最好,其次是同學、同事和家人。近半數的青少年能同時與家人及朋友溝通良好,但亦有四成七表示與家人缺乏良好溝通;一成六受訪者與家人及朋友均缺乏良好的溝通。
地區社團每年有一個社會服務的主題,今年以「凝聚台灣生命力」做社會服務之訴求。社團對於未來將踏入職場的青年,舉辦兩天一夜的研討會,邀請國內學者專家做專題討論。連續兩週,獲得每場數百位年輕人熱烈的回響。
據大陸「新華社」報導,大陸兒童目前出現「心理障礙」的人數,有上升趨勢,以上海為例,在3000名接受調查的兒童當中,各類情緒問題發生率為17.66%,在其他的城市,例如南京,佔了21%,而北京則佔了11.6%。
現代社會給人們帶來的壓力從無形到有形,從社會到家庭,缺少容忍的人與人之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大動干戈,時常令人膽颤心驚。大人們常因為個人的性情難以控制或各種壓力等,在外礙於顏面盡量克制,卻將怒火帶回家中發洩,慢慢的日久天長,很多家庭就變成了『戰場』。
余因修煉法輪功流亡異國兩年有餘。夫君來信,謂小女近日成績下降,孤獨,余心甚痛。聞小女班級欲開班會,給所有11月出生的同學過生日,宣讀家長信,乃修書一封。小女告曰,該信宣讀後,「全班人(包括老師)第N次哭得一塌糊塗。」
有的孩子總是動來跳去,連短時間都沒有辦法靜下來,更別說自己乖乖的在一旁看書或長時間自己玩游戲等,即便是家長用命令的,他也是靜不下來。
調查中發現,都會地區的孩子似乎充滿了許多擔心和害怕:高達兩成五的孩子想離家出走,其中一成三的兒童甚至「非常想」;有百分之廿三點九的學童,表示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有六成七的學童,擔心自己被壞人誘拐或綁票;高達八成以上的學童,擔心被傳染到疾病。
我原先是同學眼中的美少女,可是自從上了國中之後,清秀的臉龐卻成了凹凸不平的月球臉,前陣子看見一則新聞說,一個高中生為了臉上的青春痘太多想不開因而自殺,我很能體會他的心情,
一、問題的提出皮格馬利翁實驗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與雅各布森于1968年進行的。結果表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這一結果當時在美國教育界引起轟動。此後,布羅菲等人又作了一個實驗,把教師的期望與學生的學業成績做了相關分析,結果表明:教學成功的個人期望與學生學業成績是相輔相成的。
你想瞭解高考狀元們成功的關鍵是什麽?他們有什麽特殊的天賦嗎?他們學習的秘密是什麽?他們的父母是什麽樣的人?今天我們就從狀元們成功的關鍵是什麽?他們有什麽特殊的天賦嗎?他們學習的秘密是什麽?他們的父母是什麽樣的人?今天我們就從王極盛教授的研究成果談起。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教師說,這個學生很聰明,那個學生比較遲鈍;這個學生善于思考;那個學生有音樂才能,那個學生繪畫很出色;這個學生活潑好動,善于交際,那個學生沈默寡言,喜歡深思。
兒童憂鬱症通常可分爲急性憂鬱、慢性憂鬱、隱匿性憂鬱三種。   
人一生的成長、發展、成功、幸福,離不開社會;人一生的愉快、煩惱、快樂、悲傷、愛與恨,也同樣與其他人的交往分不開。沒有同他人的交往、也就沒有人生的悲歡離合,也不會産生文學、藝術和科學,換句話講,沒有與他人的交往,也談不上其他的一切。也許正因爲這些原因,馬克思提出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人是社會性動物。因此,與人交往不僅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基本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建構人類文明的基礎。
補鈣、補腦……千萬不能讓孩子缺了營養”,當許多家庭將培育後代的注意力放在生理營養上時,心理營養的缺乏日漸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目前,我國有8%到10%的兒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學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現,17歲以下的兒童現有3000萬人受情緒障礙和行爲問題的困擾。   
青少年期是個體身心全面發展的時期,就像心理學家霍爾所說:“此時的男孩和女孩們處于一個騷動的年齡,一個與情緒衝動、精神混亂有著必然聯繫的發展階段。”
 奧地利心理學家A·阿德勒在他的《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曾列舉豐富的材料說明,一個人的心理特徵可以從他童年的記憶中尋找其蛛絲馬迹。
現在的孩子煩惱特別多,根據兒童福利聯盟今天公布的「台灣地區兒童心理資本投資調查」,近八成的成人認為現在孩子壓力比過去大,不過,九成以上的成人卻不知增進兒童心理健康的管道,兒福聯盟建議大人協助孩子增加心靈能量,累積心理資本,使面對問題時毫不畏懼。這項調查是兒福聯盟基金會今年八月十八日至二十 日,以電話調查方式,隨機抽樣訪問七百三十四位台灣 地區二十歲以上成人,有效問卷數為六百五十九份,誤 差為正負三點九個百分點。
由于三四歲的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有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出更大的選擇性。因此常常表現出任性,不聽話,你叫他這樣,他非不這樣,開始“鬧獨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爲“逆反心理”,是一種心理特點,不必奇怪。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當,可能加劇逆反心理的現象,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