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成績不佳的天才學生——第一部分
成績不佳的意思,是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達不到你依據他們的能力所抱的期望。雖然解釋起來簡單,但成績不佳的原因是複雜的,而且這種情況在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
小臻滿4歲後,到附近的幼兒園就讀,可是才去了兩個星期,每天早上起床就一直哭鬧,不肯去上學......
「歐母教子」故事中的教養啟發
父母如能像歐母那樣從小重視培養孩子的學識,並教導孩子把高尚品德看得比物質財富更重要的話,才能讓孩子擁有富足的心靈。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4)
對小學的孩子來說,說謊並不是不道德的行為,而是展現內心脆弱及逃避的行為,只要給予孩子正視恐懼的機會即可。
教師心得:教導孩子正確看待自身的貧富問題
「金錢」往往是人在生活中產生很多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錢還是沒錢、貧窮還是富有,不僅關係到人的基本生存問題,也關係到生活品質的高低。如何正確看對與對待自身金錢的寬裕與否,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青少年獨立守則(一):為什麼重要
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在沒有成人陪伴的情況下安全地外出,去社交、探索、學習和玩耍,是他們走向獨立成年人的重要部分。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3)
大部分的對話都不是合理的理性結果,而是受到情緒性與非理性的判斷左右,同時用民主的名義加以包裝。唯有脫下這層包裝,察覺坦誠的情緒時,這一刻,真誠的對話才會開始。
8個方法促進兒童發展均衡的人格
孩子的人生觀、知識、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其它很多東西,都對其均衡的人格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雖然人格是無法「教」出來的,但兒童成長的環境會卻會對其產生重要的影響。
青少年如何應對同儕壓力與同儕影響
同儕影響是人為了被朋友接受和重視,從而選擇做一些原本不會去做的事情。這不僅僅是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做某事。 我們可能還經常聽到「同儕壓力」這個詞。但同儕影響更為貼切,因為它描述了青少年為了融入朋友群或同齡人而改變行為這一現象。 同儕...
兒童房清潔清單 和孩子一起動手打掃
有了小幫手,收拾孩子的房間就變得容易多了。讀一讀下面的孩子臥室清潔清單,還包括了應該在什麼時候讓孩子參與其中的小貼士。畢竟,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到了能把房間弄亂的年齡,那麼他(她)就也能幫助把它恢復原樣。
「岳母刺字」故事中的教養啟發
有些父母就會表現出特別的心疼,生怕孩子受到半點傷害和委屈。這種極度的保護真的對孩子好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古時候「岳母刺字」的故事。
孩子總是予取予求? 臨床心理師談五個教養策略
為什麼孩子總是予取予求?如何遠離這個無底洞?不少家長為此困擾不已。臨床心理師談到,孩子索求無度,不能單純地期待孩子改變,事實上,問題往往出在父母身上。他建議家長先反思:自己如何看待孩子的要求?每當孩子哭鬧發脾氣,為何就迅速妥協?對此,提供相應的親子教養策略。
如何教孩子誠實(第 2 部分)
在孩子8歲及以上的年齡段,孩子說謊更加深思熟慮。他們可能會故意「忘記」要告訴你某些事情或省略某些細節。比如他們沒有任何作業,但將有個數學測驗。
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並且生活得健康快樂。但生活總是伴隨著各種挑戰,許多事情是無法控制的,孩子也會面對自己的行動或經歷帶來的結果。
「真心分享」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你有喜歡做的事嗎?例如下廚。所以每次走進書店,你會往食譜區前進,打開電視就會轉到做菜的節目,因為你想精進自己的料理能力、想要挑戰不同的菜色⋯⋯這些行為,都是出自於那顆太喜歡下廚的心,對吧?
解救沈迷網路的孩子 他不想唸書的原因是什麼?
天色漸漸暗下,工作了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子,終於回到了家。卸下公事包、癱在柔軟的沙發上,整個身體都放鬆了,這時,若要看些什麽,你會從口袋掏出手機滑一滑臉書、線上購物?還是按下遙控器、打開電視?或是拿起擺在茶几上的書?如果那本書是經典書籍——《紅樓夢》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子不教父之過」、「有其父必有其子」等等。這些說法的流傳都在告訴人們,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的重要。
如何教孩子誠實(第 1 部分)
所有的孩子都會說謊,但重要的是要教他們領會誠實的價值。本文針對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講一講如何鼓勵您的孩子說實話。
真正的為孩子長遠打算,首先就是要讓他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父母不但要以身作則,對孩子言傳身教,同時還要特別重視孩子的交友情況。
改善學生睡眠質量的9個方法
緊迫的學習、實踐、家務以及其它課外活動,占據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而睡眠往往被排在待辦清單的底部。
孩子不聽話? 臨床心理師授三招管教技巧
孩子老愛唱反調,要不就是用哭鬧、發脾氣等激動情緒來反抗。曾幾何時,我們和孩子之間,只剩互看不順眼?如何教導不聽話和喜歡情緒勒索的孩子,是讓父母萬分頭疼的教養難題。臨床心理師提供正向管教技巧,指引父母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重建良性的親子互動。
如何養育性格堅毅的孩子
意志力堅韌的孩子為迎接世界上的挑戰做好了準備。需要明確的是,精神上的強大並不是行為強硬或壓抑情緒,也不是無禮或反抗。相反,意志堅強的孩子,他們有勇氣和信心來發揮自己的全部潛能。有毅力的孩子能夠解決問題,從失敗中站起來,並能應對困難。作為父母...
教導孩子收玩具 臨床心理師:融入「玩」的元素
孩子老是把父母的話當作耳邊風,怎麼要求就是不收玩具。如何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是讓父母萬分頭疼的教養難題。臨床心理師提供正向管教技巧,指引父母融入「玩」的元素,誘導孩子樂意收拾玩具,重建良性的親子互動。
孩子遊戲成癮了嗎?先觀察3特徵再行動
如果父母覺得子女遊戲玩得太兇,首先該做的不是把電腦砸爛或把手機沒收,而是要觀察、判斷孩子是否確實「遊戲成癮」。孩子是否因為玩遊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是否有發生令孩子想逃避的問題,包括:家庭問題、交友問題、不適應學校生活、課業壓力大等。此外,孩子是否除了打電動之外,沒有其他事情可做?讓遊戲成癮的孩子接觸電動以外的領域,例如做料理、閱讀、運動、手工藝、音樂、美術等,以健康的方式打發時間、而不是一直玩遊戲。
母親大膽棄教科書 育兒靠大自然和生活體驗
現居英國的一位母親對教育自己的兩個小孩秉持獨特的見解和方式。她幾乎完全拋棄課本,取而代之的是時常帶孩子出門探險,在大自然和現實生活中汲取學習經驗。
訪談:為何「在家教育」母親談育兒心得
「在家上學」的新手父母渴望從前輩那得到智慧、理解和鼓勵。當您踏上這一勇敢的旅程時,與其他在家上學者互通有無至關重要。有不少媽媽慷慨地在網上分享分享經驗所得,激勵後來者,讓這條道路看起來並沒那麼孤單可怕。
「剛剛好,就好」親子關係融洽的祕訣
有子女正值青春期的父母,應用「剛剛好的愛」不僅能讓親子關係更融洽,也能讓孩子的成長更理性,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如照顧子女,但不是凡事都要順子女的意;跟孩子約定好的事情,沒有做到就不要給予獎勵,訓練孩子為自己的承諾負責,此外,管教孩子也像音樂一樣,要拿捏鬆緊的節奏,試著在「強烈要求」之間,穿插溫柔的「請求」或「稱讚」,維持著類似「強弱弱、中強弱弱」的tempo。
不再焦慮的深層教養:讓自己慢下來
慢下來,真正的連結才會發生。花時間想一想,你有多久沒認真看著孩子,一起坐下來談談心......
每個孩子都很獨特 個性不同教養無法複製
首先該從何說起呢?就從入園參觀及入園典禮時,我們向家長們傳達的內容開始吧!也就是我對孩子們的期許。
確定孩子優勢的方法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勢,這些優勢可以成為我們成功的關鍵。一旦確定了孩子的長處,就可以幫助他們在學校、職業生涯和生活中的那些可以獲得最大成功的地方進行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