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隨筆

(shown)這是一部令人回味的好電影,幽默、輕鬆又溫馨的情節滌淨繁忙生活的壓力。當網路新世代來臨時,《高年級實習生》以其紳士風範指點迷津,破解虛擬世界中人際與待人處事中存在的盲點。
蘇聯解體,東歐變色,共產主義正在全球範圍土崩瓦解,社會主義實踐徹底失敗。六四屠城後,中共打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旗號,實行「權貴裙帶資本主義」。官方意識形態全面破產,還堅稱「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紛紛把子女家屬送去歐美、用貪腐的錢買國外房地產,卻整天忽悠老百姓的孩子做「共產主義接班人」,這就是今天中共貪官們的嘴臉。
電影《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是部驚艷又隱晦的另類電影,非常「侯孝賢」。這是一個武功絕倫的女刺客,最終選擇不殺人的故事。它顛覆了以往武俠片的套路和風格,沒有眼花繚亂的特效炫技,也沒有血肉橫飛的慘烈刺激,簡潔凌厲的武打動作,沒有絲毫花哨,全片甚至沒有見到一滴血。在侯導標誌性的長鏡頭、空鏡頭下,美輪美奐的是大唐古韻和空靈明淨的九世紀山水……
1998 年,一部巴西影片《中央車站》(Central do Brasil)不僅榮獲德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也於次年榮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以及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也被影評家贊為「最好看的電影」。影片海報的宣傳詞是:「男孩要尋找他的父親,婦人要尋找她的歸宿。而這個國家,要尋找它的根。」尋找生命的根本,從自我的迷失中,找回賴以生存的心靈之本,影片以情感道具「書信」詮釋出答案,那就是信、信任和守信。
瀝粉貼金箔的畫面,熠熠生輝,金光璀璨。畫中美人與畫外模特一樣雍容華貴,還有點絢爛之極的空洞迷惘。象徵主義畫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的著名代表作呼之欲出。凝神專注的畫家問金衣女子:「阿黛爾,你怎麼焦躁不安?」阿黛爾悠悠地說,她擔心的是未來。
《遠離塵囂》(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是一部女性成長電影,根據英國文豪托馬斯• 哈代(Thomas Hardy )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19世紀中葉英國鄉村的年輕女農場主在三位追求者之間搖擺不定、愛慾衝突激盪的故事。那設置在維多利亞背景下的婚戀探討,依然是當代人繞不開的話題。
英美合拍的懸疑驚悚片《第44個孩子》(Child 44)改編自2008年出版後橫掃歐美17項文學大獎的同名小說,這本全球銷量突破35萬冊的犯罪小說,也是俄羅斯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第一本禁書。4月15日在影片上映前夕,俄羅斯文化部宣佈禁播該片,理由是「扭曲斯大林時期的歷史事實」。
一位900多年前出生的修女何以穿越時空魅力無窮並且引起強烈共鳴?希德嘉•馮•賓根(Hildegard von Bingen,1098—1179)是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女作曲家。巴赫、貝多芬、瓦格納各代表了德國音樂不同時期的頂峰,而中世紀最有創造力的音樂家則是希德嘉。她在萊茵河畔的賓根(Bingen)創建了自己的修道院,因此被稱為「賓根的希德嘉」。不僅如此,她還是德國神學家、天主教聖人、教會聖師,同時也是作家、醫師和預言家。
最初的最真,陳英雄的越南三部曲中,最動人的是處女作《青木瓜之味》(The Scent of Green Papaya)。那是14歲移民法國的陳英雄到31歲時對故土厚積薄發的個人表達,用影像構建了早已遠逝的古樸寧靜的越南,一個源自兒時美好回憶的夢幻家園。緬懷50年代傳統女性的辛勞和淑德,娓娓道來什麼樣的女人才是男人心目中的珍寶。貫穿始終的不僅是清新雋永的東方詩意,還悠然暗湧著空靈深邃的禪意哲思。
鮮花、巧克力、香水、鑽戒、燭光晚餐、看電影逛街,一個商業化的情人節無非如此吧?當然不乏誇張的表演秀、微博的曬恩愛……沒得到與眾不同的驚喜就索然無味,種下分手誘因的也大有人在。
《霍比特人:五軍之戰》正在國內熱映,以王者歸來的架勢登頂2015開年票房冠軍,首周3天就衝破3億人民幣,一路高漲,大受歡迎。
他是《十誡》中的猶太先知和立法者摩西,是《萬世千秋》的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是《萬世英雄》裡的西班牙民族英雄熙德將軍,也是《萬世流芳》中的施洗者聖約翰……在半個多世紀前的好萊塢黃金年代,最偉岸雄壯的是以出演聖經史詩而聞名的查爾頓•赫斯頓(Charlton Heston),他1959年主演的《》(Ben•Hur)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首創了11項奧斯卡的最高獲獎紀錄,赫斯頓也榮獲了影帝的桂冠。
沉靜:電影《諾亞方舟》的爭議和思考
斥巨資1.3億美元、明星陣容強大的《諾亞方舟》(Noah),以史前末日的漫天洪水席捲而來,雖賣座勢頭不減,但因與《聖經》的差異較大引發不少爭議,褒貶不一。
她是大銀幕上叱吒風雲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是《魔戒》三部曲和《霍比特人》中飄逸神秘的精靈女王,也是多年來各大電影頒獎禮上品味超凡的紅毯女王。不怒而威的凜然氣勢,睿智高雅,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通過小女孩的視角和死神的旁白,電影《偷書賊》(The Book Thief)娓娓道來一個震撼人心的成長故事,如何藉由閱讀的力量和關愛溫暖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時期。
德國電影節佳作紛呈,但《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是我不能錯過的首選。
韓劇《大長今》是用傳統文化培煮出的一壺好茶,甘甜香醇,沁人心脾。淡雅的東方之韻,回味雋永。而沏茶的長今體現著久違的傳統淑德和東方女性之美,令億萬人傾倒。
愛的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愛在午夜希臘時》),對於全球眾多影迷而言,不失為不同階段情感歷程的鏡子,心有慼慼焉。
「六•四」後,蘇東波共產極權統治土崩瓦解,改變了世界格局;而「六•四」前的1988年,除了緬甸軍政權槍殺遊行抗議的學生和民主精神領袖昂山素姬的湧現外,在南美洲,智利民眾向專制暴政說「不」,投下了「反對」的一票,迫使皮諾切特1990年向民選總統艾爾文交權,終結了長達17年的獨裁統治,實現不流血的成功轉型。
電影中,每一次盤長結的出現,是一個生命的結束,卻也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是一個終點,也是一個起始。這個結,也隱喻了編劇兼導演的劇情,環環相扣,道盡宇宙的循環之理。
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不是我熱衷的,但得知《被解救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在國內遭遇緊急叫停,反倒無論怎樣也要抽時間去看看了。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林肯》(Lincoln)遠比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Argo)深邃厚重。《林肯》令我震撼、感動的程度,就像多年前看《聖雄甘地》一樣。
《邊城》裡的翠翠,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清純的少女。在遠離塵囂、民風古樸的湘西,翠翠和爺爺守著渡船為生。「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眸子清明如水晶」。她健康美麗,靈秀活潑,溫柔可愛。
儘管被搬上銀幕已高達20多次,但最新版的《悲慘世界》卻是根據在全球熱演了28年的經典音樂劇改編,史詩般磅礡的氣勢,濃郁的油畫色彩,明星薈萃,聲情並茂,扣人心弦。觀眾趨之若鶩,全球票房告捷。
「Jiro Dreams of Sushi」中文譯為「壽司之神」的紀錄片,封面只有一個表情嚴肅的老人,皺紋、老人斑裡,究竟藏著什麼壽司的祕密呢?
今年香港電影最大的贏家,是小成本製作的《桃姐》,橫掃眾多獎項,感動中港台、歐美亞等不同地域的觀眾。
經過風雨洗禮,相伴成長的是誰?在記憶中閃亮的不可缺少的,也許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台電腦,一本好書,一把大提琴……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寶塔,綠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銀色的妖怪,灰色的精靈笑哈哈……」這是《說唱臉譜》中的歌詞。
小學時沒甚麼娛樂,只有學校偶爾帶大家到戲院觀賞武術氣功表演,甚麼開磚、臥釘板、金槍刺喉、耍刀弄劍……等等,也看過幾場魔術和馬戲團表演!那不可思議的戲法,那匪夷所思的變化,看得我們驚叫連連!還有那些獅、虎、馬、猴、像…… 精湛的演技以及小丑逗趣的肢體語言,引得大夥兒歡聲雷動!當時收費低廉,每個人出幾角錢就能滿足那小小心靈的好奇與刺激感。不久,有了外國電影輸入了,舊戲院紛紛改裝成電影院,新戲院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出現!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人們開始注重起休閒消遣來,因此只要換上新片 ,電影院裡就門庭若市!
雖然沒有史詩般的戰爭大景,沒有驚心動魄的懸疑情節,但卻仍直接穿透人的心靈,傳遞一股溫暖而威嚴的感動。
    共有約 121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