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算法

現代散文

文苑逸事:「連升三級」與「遺臭萬年」
浙江平湖縣,有一姓王的人,中舉之後,諂上欺下,官從司馬升到觀察,不久又從觀察升到廉訪使。他橫行市井,強搶鄉間物產,弄得怨聲載道。有打抱不平者,撰一聯以獻之,
抱恨遺憾的感覺經常像隱祕的疼痛不斷地襲來,因為世人的執著在象徵著人類的行為方式。世人常常忘記了自己的未來可能出現的現實,努力地在爭取著似乎是屬於自己的東西,給它們起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叫做情感,叫做愛,叫做恨,叫做喜歡,叫做無聊,叫做名,叫做利,叫做現實,叫做生存,叫做感覺,叫做擁有,叫做無所不有……
文苑逸事:「王戎李核,童貫梅仁」
某大官,生平貪贓枉法。除夕,命某秘書撰寫春聯。秘書對他的所作所為,早已恨之入骨,於是藉機給他的果品倉庫,作一聯云: 王戎李核; 童貫梅仁。
寫作叢談:文有佳句倍精神
唐朝的著名詩人杜甫,談到他的創作體會時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之所以被人尊為「詩聖」,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他重視錘煉語言,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文苑逸事:「士為知己,卿本佳人」
上聯套用「士為知己者死」,詛咒他死期在即;下聯用《北史》「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的典句,譏刺他貪污盜竊。
因為孔子他也知道,大美必無言。可以將此稱為一種偉大的發明?一種奇特的發現?一種無盡的創造?畢竟都是一種假設而已。水過石上,皆因時間之水而流播、沉積、消失。
文苑逸事:「灑幾點普通淚,死兩個特別人」
以諷刺著名、在成都發行《詩亮隨刊》的劉詩亮,在清末光緒、慈禧的訃告傳到成都時,官方照例停止娛樂,以示哀悼。劉詩亮作聯輓之,意頗潑辣。
殘秋冷雨,我開了檯燈,坐在書桌前。見窗外的長風吹落滿樹瀟瀟落葉,綠絨絨的草坪上落滿了濕濕的黃葉,一片一片,無數的多,那麼多感傷的靈魂,自枝頭墜到滯濕的塵埃裡。若盆景似的梧桐樹,綠色的葉子先變成青色,一點一點地黃,一點一點自枝頭剝落。陰潤的天色裡,樹枝猶如滿樹繁花,有一種楮色的溫柔、平定。
彩繪生活(292)美好的晨光早餐
今年中秋巧遇兩個颱風,讓大家期盼的4天連假全泡湯了!所幸假期最後一天,一早太陽公公竟然露臉了,讓我有種喜出望外的感覺,趕緊換穿運動服;畢竟下雨的颳風天,沒上附近公園做例行的晨間運動,在家裡吃喝了不少甜點月餅,心裡真有點罪惡感,擔心卡路里爆增……不過後悔無濟於事,還是外出運動最實在!
文苑逸事:章太炎斥西太后聯語
章太炎這則聯語,筆力悍健,氣勢磅礡。上下聯末句,更以「一人有慶,萬壽無疆」 顛倒用之,巧上加巧。
文苑逸事:嘲捐官者
有頗為關心時事的甲,乙、丙三人,有一次經過某縣衙門,忽見大門上,懸一聯云:眼前皆赤子;頭上有青天。
到了此時,對坐著,似乎在互相傾聽,是作為獨立的朋友、真實的朋友在對話。有時候,話很多、很熱烈;有時候卻在垂頭,或靜靜的對視,儘管桌子間的距離意味著理解間的距離,但生命間的寬容與支持比以往更為有力量。
文苑逸事:梁啟超與張之洞鬥對
三教,指儒、道、釋;三才,指天、地、人。這個對句,表面自卑為「小子」,實則 自負不凡,直叫張之洞無可奈何,不得不為之歎服。
文苑逸事:妙語雙關 諷刺辛辣
巧妙地把他們兩個人的官職、籍貫和政績,分別織入上下聯,「肥」與「瘦」,「熟 」與「荒」,妙語雙關,諷刺辛辣,十分貼切。
現在,我所能和你說話的,當然不是用摸不著邊際的聲音,而是用看得見的有形象的文字。以前曾有位友人曾寫道:記憶是鐘鳴,時鐘鈴那煩人的滴滴答答,自行車鍾鈴那嚇唬人的嘩嘩朗朗…
散文:「紅柿若出頭,羅漢腳目屎流」
柿子紅的時候,寒氣跟著來了,早晚村子裡,會看到幾個流浪漢在街腳巷尾出沒。阿公望著蒼白的天空,乾癟的嘴唸著:「紅柿若出頭,羅漢腳目屎流。」
於是,他就攏著嘴呼喊,大聲的,呼喊英雄起來。一直到了山頂,聲音在迴盪,面對的只有幾朵白雲,還有藍天和海洋。聲音繼續打了好幾個圈圈,悠悠的飄去了。
文苑逸事:左宗棠對語曾國藩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清代赫赫有名的人物,二人在後來的關係很好。可是,在對外問題上,曾經有段時間兩人態度截然不同
彩繪生活(291)中秋難忘的雨夜
中秋節來了!一年三節裡,我最喜歡中秋節,覺得各式各樣的南北口味月餅,林林總總有甜的鹹的、葷的素的,還有標榜少油少糖的養生月餅,真的要比端午節的棕子更有滋味;何況連蛋黃酥、芋頭酥、鳳梨酥、文旦柚子都來幫襯助興,簡直就是甜蜜不斷的人間美味。
文苑逸事:戲題秦檜夫婦像
岳飛,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死是千古奇冤。八百年來,人民一直在心裡紀念 他。而秦檜之流的人間丑類,雖曾猖獗一時,終於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我所能明白的不在於海的那邊。浮游著的我的雙手,扶著廣闊無垠的海面,一不小心的瞬間,嘴唇觸到了海水,是淚水的味道。
文苑逸事:惟以不貪為寶
清朝有一位鎮江知府,到任後,把官廳修建得煥然一新,大宴賓客,並請當時的詩文 大家吳鼒(1755—1821年),撰題楹聯,吳鼒不假思索,立即拈筆直書上聯:山色壯金銀——惟以不貪為寶;
寄:流浪心緒(一百)選擇
心心相映也會是一種感應吧?那麼相由心生,境遇的輪迴不可能不來自流浪者的心緒選擇裡,煩惱也罷,歡喜也好,感受的必然存留在心裡而回應在身體之外
製作瓷器,是在延伸人類自己的手的捧握能力。製造馬車,是在延伸人類自己的奔跑步伐和負重能力。繪畫綿延了眼睛的美妙,音樂滌蕩了耳朵的奇特,烹調感應了舌頭的繁華,書寫微妙了思緒的漂流。人世間的所有製造,都轉變為人體之外的物類,想方設法衝擊甚至殺伐對於世間的依賴,驅趕了流浪者流浪步伐的因因果果。
空氣的瀰漫,唯有刮過的風兒才會告訴世間那空氣存在的溫柔和狂暴。而人海茫茫潮起潮落的的流浪者,被帶動的是流浪心緒的糾結、傷感以及歡樂的是是非非。那麼,人海之間瀰漫的眾生,在發生著怎麼樣的有情有義呢?
彩繪生活(290)店裡的客人
記得有一回,我在臉書的「速寫社團」裡面分享了一張「客人用餐」的作品,馬上有畫友按讚,並留言給我:「都是我們去畫店家,頭一次看到店家畫客人!真有趣。」對啊!我就是那位忙裡偷閒、顧盼之間不忘偷偷描繪客人的老闆娘哟!
寄:流浪心緒(九十七)經營
四海為家的流浪者,不得不經常經營自己的小窩,窩裡陳設擺置床桌椅凳,對著照明的光線,點綴了牆壁上的幾幅奇麗的美圖,好似一個家的溫馨在迷糊著流浪者流浪的心緒。
看著虹吸壺裡的水滾了,從冒泡的圓肚玻璃壺裡望過去,他用緩慢的語氣說:「我們都打拚了一輩子,也該休息了。」「是該休息了。」阿飛點著頭。他繼續說:「我已經找好了寺院,我們去山上靜一靜,一起去禪修。」
踏過了多少山山水水,路過了多少城市鄉村,結識了多少流浪過客,遭際了多少坎坷艱辛,流浪者的流浪本身就屬於一件不大不小的世間經歷,書寫的個人故事或許能流傳片刻,或許悄然無聲的消失在茫茫人海的潮起潮落之中,使得懵懵懂懂的天真都在癡癡的困惑著:流浪,到底是怎麼樣的一件事情呢?
流浪者流浪何方?或許再簡單不過了,就是跟著感覺走。感覺在哪兒?或許就在心裡,或許就在不經意裡,或許根本沒有什麼感覺,反正流浪者的流浪一直都在四處招搖,卻沒有招來任何值得在意的追逐和渴求。流浪者幾乎是百無聊賴的成就著繼續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