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歷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歷史故事
古代戰爭
古代遊記
經典史籍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現代史
各類專史
其他史料
歷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華五千年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世界史
上古時代
中古時代
近代
現代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史海鉤沉
歷史探源
歷史文物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歷史文物
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乾隆品牌 皇帝鍾愛藏家熱捧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汝窯價值千年前早有傳說,皇帝鍾愛,惹得收藏家熱捧。清乾隆皇帝熱愛,「乾隆品牌」古文物,就是人間寶物的代號。汝窯是「乾隆品牌」不可或缺的招牌。
品藏古藝.品嘗古意
乾隆品牌
2018年4月26日 8:44 AM
古人愛今人捧 風華絕代古文物 青瓷獨領風騷
古人愛、今人捧,獨領風騷千百年,「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價值連城,這是啥寶物嗎?絕代風華來自「雨過天青雲破處」觸動人清澈之心的天青淨色……她展現中華傳統美學的丰標。品賞也好、裝飾也好,令人高雅、令人出塵、給人招福。
品藏古藝.品嘗古意
青瓷
汝窯瓷器
2018年4月19日 12:00 PM
「橫幅」、「橫批」、「橫披」三詞考證
考考自己的素養和直覺,門聯上橫寫橫貼的那一幅聯叫什麼?橫幅、橫批或橫披?作者對三詞做了考證。現代人習稱「橫批」,到底出自何時?錯在何處?
春聯
橫幅
橫披
橫批
2018年4月12日 4:54 PM
「世界拍賣紀錄連5年霸主」的中國文物 藝藏妙意
在收藏家手中17年,轉手間翻了四倍價金的、創下中國古陶瓷器最高價拍賣紀錄,是哪件中國古文物之寶?它具足了一個自得其樂的世界,是一個明代的五彩蓋罐,它到底具有什麼驚人的特色呢?簡單說來,其所展現悠遊浮沉的空間之外還有空間,雖沒畫出水,而水自在其中矣。
品藏古藝.品嘗古意
古文物
五彩魚藻紋蓋罐
2018年4月12日 12:00 PM
背後中箭、大啖貝類,史前南科住了誰?(2)
「我們的任務是,透過科學方法、科學理論,找出遺址遺物背後的故事。」李匡悌推了一下眼鏡說。鏡片前方有四尊模擬的史前人像,是《南科史前文化住民面部復原研究計畫》的成果
考古
研之有物
南科遺址
大坌坑文化
2018年2月7日 8:00 AM
背後中箭、大啖貝類,史前南科住了誰?(1)
出土遺骸背後插著頁岩製成的箭,大量貝殼從遺址中挖出。南科園區曾是海洋,隨著洪氾沖積成平原,距今 5000 年前人們來到此地,運用各種環境資源謀生存。
研之有物
南科遺址
考古
貝殼
2018年2月5日 8:00 AM
埃及豔后的飾品居然是高科技 考古界發現震驚學術界
如果說遠古時代的人使用燈泡,還懂得使用電鍍技術做飾品,那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遠古時代有電力和燈泡可使用嗎?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的出土文物中有驚奇的發現。
古埃及
古羅馬
考古
電鍍
巴比倫電池
2018年1月20日 4:56 AM
出身金門的貿易航海王:長崎泰益號
古人可能沒想到,後來的歷史學者和大眾,會那麼喜歡他們寫的書信、帳冊和日記!這是因為「個人」與「家族」檔案,比起官方觀點的公文書,更能真實呈現當代的生活樣貌。
泰益號
臺灣
日治
貿易
研之有物
2018年1月1日 12:00 PM
諾亞方舟在土耳其? 專家:有證據
聖經記載,諾亞方舟在洪水後第150天停靠在土耳其「亞拉臘山上」,科學界也試圖尋找方舟的遺跡。最近有科學家說,他們有「新證據」,證明諾亞方舟最後停靠在土耳其亞拉拉特山(Ararat,中文聖經譯為亞拉臘山)。
諾亞方舟
聖經
2017年12月29日 11:42 PM
法國克呂尼修道院發現罕見金銀幣寶藏
在法國東部索恩-羅亞爾省(Saône-et-Loire)著名的克呂尼修道院(Abbaye de Cluny)的一座舊建築腳下,考古專家挖掘出2200多件12世紀時期的貨幣寶藏。其中有古代的銀幣、金幣和紋章金戒指,同時證明這個地點在當時歐洲的重要性。研究團隊在11月14日向媒體公布了研究結果。
法國
寶藏
考古
古代金幣
克呂尼修道院
2017年11月16日 5:47 AM
泰坦尼克號來信 賣出12.6萬鎊天價
近日,沉船泰坦尼克號上一名乘客寫給他母親的信在威爾特郡舉行的拍賣儀式上賣出了12.6萬鎊的高價,創下了同類物品世界最高拍賣價
泰坦尼克號
拍賣
最值錢的信
2017年10月26日 11:20 PM
晚明古人愛旅遊!還有推薦文、套裝行程(3)
從近代史來看,晚明旅遊業超前世界一百年。但工業革命後,英國旅遊業有了革命性發展。
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
晚明
巫仁恕
2017年10月8日 5:42 AM
晚明古人愛旅遊!還有推薦文、套裝行程(1)
若穿越回明代,除了看到幽雅的園林、風流的江南才子,你還會發現許多熱衷旅遊的古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巫仁恕研究員,蒐集史料時發現晚明旅遊書的數量達到巔峰,旅遊活動從上層階級普及到庶民,甚至發展出商業化的住宿、遊船、套裝行程。而回顧歷史,「交通發展」是促進旅遊的關鍵要素。
人文
巫仁恕
研之有物
2017年10月2日 7:48 PM
千秋有夜千秋月 月宮鏡的月亮神話
唐朝有一種精湛的「月宮鏡」,融合傳統中秋節的民俗故事於工藝鑄造中,既實用又精美,代代傳說中秋故事。「月宮鏡」是盛唐時期的人物故事鏡的典型品項。文飾可以一應對照到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的角色。可見,中秋節傳說神話故事,應該早在唐代之前就已經流傳。
千秋鏡
嫦娥
月亮傳說
月宮鏡
玉兔
2017年10月2日 12:46 PM
巴黎古董雙年展 探尋文物背後的故事
2017巴黎古董雙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於9月11日至17日在巴黎大皇宮舉辦。這一從1962年開始在此舉辦的展會,雖然名字還是雙年展,從今年起已經由每兩年一次改為一年一次。
巴黎古董
巴黎大皇宮
古董家具
巴黎古董雙年展
2017年9月26日 3:43 AM
打開深海中的藏寶箱──臧振華的水下考古
人類雖然生活在陸地上,但經過千年萬年的地殼變遷,桑田可能變滄海,古代祖先在地表上的生活遺跡,就被隱沒在水中;另一種情況,則是因意外或戰爭,讓飛機船舶隨著文物資料一起沉沒。廣大無垠的海底,其實有著從古到今許多的歷史發展足跡。水下考古,就是研究這些的領域。
水下考古
文物保存
2017年9月24日 11:21 AM
歐洲文化遺產日
想要探尋法國的文化寶藏嗎?每年9月的第三個週末最適合了,這兩天是歐洲文化遺產日。今年在法國已經是第34屆,於9月16日和17日這個週末舉行。
歐洲文化遺產日
巴黎宮殿
文化遺產日
法國文化
皇家宮殿
2017年9月22日 6:05 AM
世界最早紙幣「使到十八九紙錢飛上天」
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是北宋時期稱為「交子」的貨幣。它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據《宋史·五行志四》中記載:宋朝初年,陳摶便有使用紙錢不能通行的說法,當時全國只用銅錢,沒人懂「使到十八九,紙錢飛上天」的謠讖。
交子
殷鑫
紙幣
讖言
關子
2017年8月29日 7:00 PM
畫中有話!原來古人的日常生活這麼文青?
你以為「圖文部落客」是現代產物?走進中研院文哲所李豐楙研究員的收藏世界裡,你會發現老祖宗將「文字」化為「圖像」的功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被用來祭祀祈福,或作居家擺設的圖像,其中蘊含的文學與宗教意義,早已普及於古人的日常生活。
四大奇書
圖像
李豐楙
民俗文物
2017年8月24日 11:00 PM
法國牧羊人踩高蹺牧羊 高人一等
法國西南方的朗德省(Landes)擁有一大片森林,其中以本地產的松樹為主。早在19世紀,這裡還是長有許多灌木叢的一片平原,當地居民用來飼養綿羊,而且以獨特的踩高蹺方式來牧羊。
踩高蹺
牧羊人
綿羊
森林
沼澤
2017年8月24日 11:45 AM
城市哈哈鏡──老上海的新式百貨文化(3)
工業革命後,各種產業加速發展,首當其衝就是商業模式的改變。當物資開始充足,我們對生活有另一種想像,百貨公司也因而誕生。中研院近史所連玲玲,研究歷史悠久的上海百貨公司的現代化過程,建構出其背後傳達的意識。
娛樂
百貨公司
研之有物
2017年8月16日 11:00 PM
組圖:法國人百年前想像今日生活(下)
人類擁有豐富的想像力,這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技術與產品的研發。早在20世紀初期,就有法國人想像百年後的人如何生活,並將其繪製成圖。今天,人們可以回顧這些圖畫,看看先人的預測有幾分正確,以及他們如何將智慧發揮在生活上,以作為現代人朝向未來發展的借鑑。
圖畫
想像
未來
生活
預測
2017年8月15日 2:36 PM
城市哈哈鏡──老上海的新式百貨文化(2)
百貨公司改成用「開放式玻璃櫃」兜售商品,商品上也以「明碼標價」,採用不二價制度。 這些現代商業制度,與以往店鋪內藏商品、靠關係喊價相較之下公平許多,變得有其合理性,不用報上祖宗三代名號都付一樣的價錢買東西。
百貨公司
SOP
Facebook
研之有物
2017年8月14日 5:00 PM
組圖:法國人百年前想像今日生活(上)
人類擁有豐富的想像力,這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技術與產品的研發。早在20世紀初期,就有法國人想像百年後的人如何生活,並將其繪製成圖。今天,人們可以回顧這些圖畫,看看先人的預測有幾分正確,以及他們如何將智慧發揮在生活上,以作為現代人朝向未來發展的借鑑。
圖畫
想像
未來
生活
預測
2017年8月14日 2:20 PM
投資超1億的新歷史課堂 美國獨立戰爭博物館
作為美國第一個首都的費城,以擁有眾多歷史遺蹟和博物館為傲。新開放的美國獨立戰爭博物館(Museum of American Revolution),投資超1億美元,全方位再現了美國的建國歷史,在美國更是獨一無二。 該館於今年4月19日...
美國獨立戰爭博物館
費城
賓州
博物館
美國獨立戰爭
2017年8月12日 10:26 PM
城市哈哈鏡──老上海的新式百貨文化(1)
工業革命後,各種產業加速發展,首當其衝就是商業模式的改變。當物資開始充足,我們對生活有另一種想像,百貨公司也因而誕生。中研院近史所連玲玲,研究歷史悠久的上海百貨公司的現代化過程,建構出其背後傳達的意識。
商業
歷史
百貨
研之有物
2017年8月12日 5:00 AM
清朝詔書大發現!皇帝原來這樣想(上)
宮中爭權奪位的可怕,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想必體會最深,一方面要讓自己坐穩、一方面也要阻止別人竄位,透過頒詔的總動員儀式,將皇帝對自己的期許、對政權的看法布告天下。
清朝
皇帝
詔書
研之有物
2017年7月23日 5:00 PM
權杖少婦木乃伊現真容 大嘴美女驚艷秘魯
秘魯神秘的北部地區出土了一具1700多年前的木乃伊,手持權杖,生前只有20歲出頭,是部落當權者。如今她的面容通過3D打印技術等完美再現,讓當地人驚呼:好美。
3D打印
卡奧夫人
復原真容
木乃伊
秘魯
2017年7月6日 4:11 AM
組圖:19世紀「彩色」照片 呈現日本人生活
日本在明治時期力行改革,不但推行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明治維新,也制定首部憲法,致使該國在19世紀下半葉歷經一連串改變,並逐步朝向現代化發展。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收藏了一些19世紀末期的日本「彩色」照片,從中人們可以看到當時老百姓的生活,或多或少受到西方影響,而且在經濟上已有所改善。
改革
日本
明治
生活
維新
2017年5月30日 3:23 PM
組圖:19世紀舊金山中國城照片 展昔日風采
美國舊金山中國城創建於1848年,是北美最早、也是第二大的中國城,目前約有15,000名華人居住在此地。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收藏了數百張19世紀末期的當地照片。從這些黑白畫面中,現今的人們可以一窺這個華人大型聚集地的昔日風采,並緬懷先人篳路藍縷的艱苦生活。
舊金山
中國城
照片
華人
歷史
2017年5月22日 3:23 PM
上一頁
1
2
3
4
...
下一頁
共有約 245 條記錄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我沒有鄉愁
承天皇太后——蕭綽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