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白菜-双色球历史开奖结果-双色球历史数据下载

人間有愛

(據中廣新聞龐清廉報導)愛心無國界,嘉義市一對老夫妻李介原和李曾桂蓮,許願分享大愛,拿出個人積蓄和老人年金,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了十位貧童,愛心遍及東南亞、中東、中南美洲及非洲等國家。曾經過過艱苦日子的兩人期許能年年加碼資助,還說要子孫們一起參與接力,達到資助一百名貧童的願望。
老夫妻愛心認養10貧童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嘉義報導)一對老夫妻早年生活貧苦,一生省吃儉用,到老存有一些錢,心想世上貧困之家其多,因此將心比心,以人飢己飢之心,將房租租金收入用來救助貧童,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了10位貧童,愛心遍及東南亞、中東、中南美洲及非洲等國家。李价原、李曾桂蓮夫妻不但完成濟貧目的,同時也溫暖了這些海外貧童的心。
愛循環 李月春感恩回報家扶
當年是家扶中心扶助的小女孩,李月春從出社會後就不斷捐款回饋家扶,每分錢都是她辛苦所賺,她也成為認養人,已有10年資歷,讓愛循環,並且加入家友會義工隊,在大小活動中都可看到她賣力么喝的身影。
截肢伯當志工送便當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嘉義報導)截肢對一個男人而言是人生的一大悲哀,無法面對正常的生活,今年62歲的涂水田,12歲時因意外導致右小腿截肢,雖然成為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者,反而投入嘉義基督教醫院縣居家服務中心送餐志工的行列。每天穿戴著重達3公斤的義肢,騎著來回40公里的路程為20名獨老送餐,即使相當吃力,但也不改其樂。
台灣老榮民感恩行善 捐820萬與3房
(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79歲老榮民呂振誠將60多年來省吃儉用的積蓄新台幣820萬元,慷慨捐給榮民遺孤照顧基金會。退輔會主委曾金陵11日表示,呂振誠自幼受人領養,生活悲苦,年幼失親的他捐錢給退輔會,希望能照顧榮民的遺孤。此外,他還把位於台北市石牌的3間房產捐給創世基金會,用來協助照顧植物人。
銜命出世 他捐臍帶血骨髓救姐命
(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我不要再輸血吃藥了!」患有先天重度海洋性貧血的侯珮儀,雖然只有6歲,但2/3的人生已在吃藥、輸血中渡過。父母為了她,聽取醫師的建議「再生一胎」,想以臍帶血或骨髓移植來換取珮儀的重生,對於這個平均年齡只有12歲的疾病,經濟弱勢的侯家一直生到第三胎,直到侯老三銜命出世,才成功救姐「脫離苦海」,活脫脫是《姊姊的守護者》翻版。
台南市一群藥事照護志工無私奉獻,透過訪視指導安全用藥,讓民眾身體盡快恢復健康外,無微不至的關懷也讓獨居老人倍感溫馨,如今服務的行動已做出專業口碑而獲得肯定,引起民眾循線找上擔任志工的藥師,幫忙協助藥事照護。
今年香港電影最大的贏家,是小成本製作的《桃姐》,橫掃眾多獎項,感動中港台、歐美亞等不同地域的觀眾。
台灣習俗中,民眾若遇到有人辦喪事,通常是避之唯恐不及,但越南媳婦嚴沛瀅卻打破習俗,到公墓當志工;她說,越南習俗中對喪事較無忌諱,服務過程中只看見兒女對父母的孝心。
「養育之恩大於天!」因為寄養的雅婷要參加廚藝競賽,徐季幼四處打電話給鄰居,要求包辦午餐,為的就是讓雅婷有多點練習機會,即使1個月來都吃同樣幾道菜,她也毫無怨言。
法國神父劉一峰 深耕後山46年
(大紀元記者詹亦菱台灣花蓮報導)花蓮縣玉里鎮中山路上的天主堂,一樓大廳設有日安老人站,一大早即可看到紅色麵包車,在資源回收場穿梭;忙碌的身影,數十年如一。
慈月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今天舉辦「第一屆十大南丁格爾獎」,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師李存白等人獲獎。對於護理人力問題,李存白希望大環境能改善,同時也能給她們更多正向能量。
志工系列報導-尼泊爾國際志工2(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14日電)因為資源匱乏,尼泊爾婦女沒有使用衛生棉的習慣,頂多用布代替,有些婦女甚至放任流血不管,清大國際志工教導當地婦女使用布衛生棉,減少婦女病橫行,廣受在地好評。
志工系列報導-尼泊爾國際志工3(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14日電)從日常課輔到國際志工,清大學生王筱芳把志工當成一種習慣,她認為,志工是敲門磚,讓她發現身邊有那麼多種人,重新思考公平,也重新認識「課本裡沒有教的世界」。
年近90的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一方面與肺腺癌奮力搏鬥,另一方面拚命寫書、演講,希望能完成人生大願,建設「天主教真福山社福園區」,天主教會希望大家一起來幫他圓夢。
「做這些事,只是希望人生多一種嘗試,分享愛給需要的人」。在非洲,有如黃其麟、連家恩般付出自己,愛心遠播,這般現代版史懷哲的感人事蹟,至今仍不斷流傳與上演。
原本只是為慶祝學畫10年所策劃的畫展,因為台南私立菩提林教養院人員的意外造訪,讓首次舉辦的莊淨蓉畫展成了慈善畫展,賞畫還送個人專屬客製名片。
英國萊雅染髮專家 放棄高薪為家扶兒義剪
(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幼時接受過桃園家扶的照顧,曾是英國倫敦萊雅染髮專家,為感念家扶對自己幼年時期的協助,決定貢獻自己的技術,提供給家扶兒童免費義剪資源,讓愛延續。
為及早發現孩童口腔問題並及早接受治療,愛心牙醫朝輝雄慷慨解囊,捐贈專業的牙科醫療設備給海墘國小,並於每週五上午到校為學童診療,讓每位小朋友都能得到良好的牙齒保健醫療。日前海墘國小83週年校慶當天,舉行「校園牙醫巡迴診療室揭牌典禮」正式啟用營運,對海墘國小來說是一大喜事!
長期照顧員幾乎全是女性的天下,新北市長照中心三重分站督導陳俊凱靠著獨特「男人心」,洞悉長者的想法,在此領域發光發熱。
嘉義縣首名居家服務員郭德旺照顧半身癱瘓的妻子長達21年,在妻子去世前6年,縣居家服務中心開始照顧他太太,令他相當感動,因此決定以「服務更多人」來回饋。
「台灣人很風趣、很可愛,愛和平,不愛戰爭」,說著一口流利台語的美籍神父范賦理,來台傳教58年,愛上台灣的美,以台灣為家,今天獲移民署頒發永久居留證。
傳愛到台灣的故事:范鳳龍醫師
990年10月19日,蘭陽陰霾的午後,羅東聖母護校的禮堂內正舉辦一場殯葬彌撒暨告別式,可容納五百多人的禮堂內早已擠滿了臉色悲傷、神情凝重的群眾,有穿著粗衣拖鞋的鄉下人,也有衣冠楚楚的政要高官,禮堂外聚集了更多若有所失,甚至眼眶紅澀的群眾,他們不是被分配來充場面的學生,也不是來應酬的生意人,更不是死者的親人;他們之中許多是特地請假或翹班的公務員,更有些是放下一切,大老遠從中南部專程趕來的老婦人。
天主教靈醫會,是大多數台灣人還覺得很陌生的團體,但是這個團體所屬的外籍神父、修士、修女們,已經默默在台灣奉獻了60年。 一甲子的歲月過去了,這些異鄉人遠從歐洲來到台灣,學台灣話照顧台灣的痲瘋病患、殘障者、智障者、結核病患、小兒麻痺兒童、失智老人、原住民、小朋友……數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他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苦難的大地,變成了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異鄉人,可是有多少台灣人認識他們,記得他們呢?
今年70歲的吳林梅香20年來4度罹癌,但她並未被病魔打倒,反而向上帝禱告,以實際行動前往老人日間照護中心當志工,希望用「多出來」的生命陪伴更多的失能老人。
苗栗彭姓癌末更生人獨居殘破木屋,唯一願望只想有遮風避雨的棲身之所,苗栗地檢署9日發動志工、社會勞動人幫他修屋圓夢;不料男子昨天下午即陷入昏迷,今天凌晨離開人世。
南韓性感歌手李孝利行善不落人後,繼去年底捐助獨居老人5000萬韓元(約新台幣132萬元)後,今天又大手筆捐贈1億韓元給南韓慈善團體,可謂名副其實的人美心也美。
2012年最具美國小姐潛力的娜娜.梅利維德(Nana Meriwether),正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蘇威托區(Soweto)拜訪外祖父母,並與家人攜手協助當地弱勢族群。
頂著冷風,54年次的單親張媽媽熟練地烤著地瓜。雖然收入微薄,但她非常感恩。看到比自己更需幫助的街友,張媽媽毅然捐出半日所得,響應街友尾牙,希望拋磚引玉引起更多迴響。
故事媽媽吳婉甄獲教育部生命教育推手獎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蘭潭國小志工團故事組組長吳婉甄女士人稱「花媽」,獲得嘉義市政府推薦參加「教育部100年度親近幸福家長參與生命教育故事案例徵集活動」,近日成績揭曉,全國共錄取19個績優案例,吳婉甄女士是嘉義市唯一獲獎的家長。吳婉甄26日表示,掌握說故事的技巧,走過的路留給孩子的是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