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歷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歷史故事
古代戰爭
古代遊記
經典史籍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現代史
各類專史
其他史料
歷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華五千年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世界史
上古時代
中古時代
近代
現代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史海鉤沉
細說歷史
世界史
近代
上古時代
中古時代
近代
現代
柳笛
翰青筆談
近代
【歷史回眸】清末多災 報紙講真話 促變局
清末,中國政治由君主制向民主制度轉型的過程中,報刊熱可以看作是那個時代的風向標之一。報刊不僅數量激增,而且呈現民間化趨勢,新聞報導和評論越來越擺脫官方的鉗制,而凸顯廣泛的民意。
歷史回眸
媒體
疫情
真相
報紙
2020年4月19日 10:06 PM
【歷史上的瘟疫】上帝之鞭:歐洲黑死病
這場大瘟疫據說起源於中亞,由十字軍帶回歐洲。1347年9月,意大利西西里島的港口墨西拿,被它選為歐洲第一站。當時,一旦有人染疫而死,所有拜訪過他、與他做過生意甚至抬他到墳墓的人,都難逃此劫,恐慌從這裡開始了。
上帝之鞭
歷史上的瘟疫
黑死病
2020年3月26日 3:30 PM
【歷史回眸】抵抗極權 最簡單的方法是拒絕說謊
1918年,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爾仁尼琴出生於蘇維埃俄國基茲洛沃茨克市的一個東正教家庭裡。他出生時,是俄國十月政變的第二年,正趕上列寧發布紅色恐怖令,為「保衛新生無產階級政權」,大批「階級敵人」成為反對蘇維埃的「反革命」,從此大量被投進勞改營。
歷史回眸
索爾仁尼琴
俄共
共產黨百年真相
克格勃
2020年3月16日 12:15 AM
【歷史回眸】並不久遠卻被遺忘的一場疫病
「流腦」全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細菌感染導致的化膿性腦膜炎,易感者是青少年,它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強,發病率與死亡率都非常高。
歷史上的瘟疫
歷史回眸
流腦
腦膜炎
2020年3月6日 2:40 AM
【歷史回眸】共產極權喪鐘:切爾諾貝利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蘇聯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區普里皮亞季市的核電站4號機組發生爆炸,巨量放射性物質和燃料直噴天頂,大火燒了8天,700萬人受到輻射。當時參加救援的84萬人中,7萬人終身殘疾,30餘萬人因受放射傷害而死去。專家揭示,此次爆炸相當於1945年投到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的400~500倍。
歷史回眸
切爾諾貝利
2020年2月10日 7:02 PM
【歷史回眸】炮製進化論 達爾文怪病纏身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1809年出生於英國什羅普郡什魯斯伯里鎮的芒特莊園。父親羅伯特‧達爾文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醫生,祖父伊拉斯謨‧達爾文是英國醫學界權威。祖父認為生命起源於海洋,具有內在進化的力量,這種觀點對達爾文產生了一定影響。
歷史回眸
達爾文
進化論
2020年1月24日 4:09 AM
【歷史回眸】做夢都是滅共復國的上將陳誠
陳誠,字辭修,1898年出生於浙江青田。父親陳希文為青田縣立敬業高等小學校長。青田以盛產凍石而揚名中外。自青田縣沿甌江西行30多公里即為浙江省著名的石門洞風景區。
光復大陸
反共
歷史回眸
陳誠
民國風流人物
2020年1月18日 4:18 AM
【歷史回眸】驚世災難是怎樣被中共抹去的
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唐山大地震還要慘絕人寰的中國災難,是被美國曝光的。2005年美國《Discovery》節目向全世界披露了一個排名世界第一的人為災難:1975年河南板橋水庫潰壩事件。
歷史回眸
災難
潰壩
SARS
薩斯
2020年1月7日 11:29 PM
【歷史回眸】蘇聯解體:槍桿子保不了政權
蘇聯解體前,有一則關於克格勃的笑話。公共汽車上,一位乘客對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人說:「先生,您目前為祖國的克格勃服務嗎?」對方回答:「沒有。」乘客接著問:「那您有親人為克格勃服務嗎?」回答:「也沒有。」乘客還是堆滿笑容地問:「那您有要好的朋友為克格勃服務嗎?」對方還是回答「沒有」。乘客突然變臉:「請把臭腳挪開,你踩著我了。」
前蘇聯
蘇聯解體
克格勃
契卡
戈爾巴喬夫
2019年12月27日 1:06 AM
【歷史回眸】西安事變中的蔣介石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身處危難中的蔣介石拒絕向叛軍做出任何承諾與妥協,並訓示張楊二人:「此次西安事變,實為中國五千年來歷史絕續之所關,亦為中華民族人格高下之分野,不僅有關中國之存亡而已。」
歷史回眸
民國風流人物
蔣中正
蔣介石
西安事變
2019年12月17日 7:58 PM
【歷史回眸】亂世行春秋事 滅共肅諜的戴笠
近日,中共軍事情治官員王立強在澳洲投誠,揭祕中共特工活動對香港、台灣及國際社會的全面、強力滲透,引發全球關注。在中共竊政前,素有蔣介石佩劍之稱的軍統戴笠,有著超常的滅共肅諜才能,令當時的共匪聞風喪膽。
戴笠
歷史回眸
民國風流人物
2019年11月29日 3:22 AM
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下)
史學界一般則習慣於把十四到十六世紀間不同於中世紀的一種更為關注人自身理念的思想風貌稱為歷史上的「人文主義」,可以看作是涵蓋於文藝復興期間的一種思潮。
Arnaud H.
藝術史
文藝復興
教會
人文主義
2019年11月22日 6:30 PM
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中)
西方學術界也一直有不少著名歷史學家、哲學家認為古希臘的哲學在當時並非是今天人們認識到的學問,而直接就是一種精神的修煉(Exercice spirituel),並將其與釋迦牟尼佛和老子傳出的修煉法門進行類比。
Arnaud H.
藝術史
文藝復興
教堂
雕塑
2019年11月20日 5:46 PM
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上)
歷史的演變猶如天體運行、星球運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也確實體現出了不同於其它星球的時間概念,而歷史恰好就是在這特定的時間中一步步演繹著,其中也包括了文藝復興前後這一重要戲目。
Arnaud H.
藝術史
文藝復興
教堂
哥特式
2019年11月18日 9:09 AM
【歷史回眸】蔣介石運70萬件國寶赴台祕史
一國珍寶花落兩岸。關於中國的兩座故宮一直有個說法,北京故宮「有館無寶」,台北故宮「有寶無館」。如今北京故宮博物院裡95%的精品文物都安詳靜謐地躺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裡。
故宮博物院
文物
歷史回眸
民國風流人物
蔣介石
2019年11月14日 3:36 AM
「開槍還是不開槍」推倒柏林牆的燭光大遊行
89六四北京天安門,中國示威學生血濺廣場,在國際社會上引發的餘波未平,四個月後的昂納克就叫囂著對東德遊行者們要「中國式」解決。
歷史回眸
柏林牆
星期一遊行
萊比錫遊行
萊比錫尼古拉教堂
2019年11月11日 5:58 AM
【歷史回眸】富想像力的偷渡:上天下海入地穿牆
烏布利希(Walter Ulbricht)早年流亡蘇聯,是斯大林的忠實信徒。雅爾塔協議後,烏布利希在柏林建立了一個親蘇的臨時政府。
柏林牆
歷史回眸
偷渡
57號地道
2019年11月9日 4:29 AM
【歷史回眸】承製御藥200年 同仁堂夢斷誰手(下)
樂家從康熙至道光年間也曾幾度因經營不善而面臨危局,引入外氏股份,但因同仁堂號保持不變,且樂氏從未徹底撤股,使得樂家同仁堂得以起死回生。
同仁堂
中藥
歷史回眸
樂松生
2019年10月15日 7:00 PM
【歷史回眸】承製御藥200年 同仁堂夢斷誰手(上)
樂氏宗譜上記載的樂姓祖籍為浙江寧波府的慈水鎮,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昭宗光化年間,大司寇樂仁厚及弟太醫令樂仁規不滿朱溫亂朝,棄官歸隱,後移居到寧波,至清初共31世宗譜。其中,第26世樂良才隨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遷都,也搬到北京。
歷史回眸
同仁堂
中藥
2019年10月9日 7:14 PM
傳奇才女張愛玲逃到香港的前前後後(下)
到香港後,張愛玲很快供職於美國新聞署在香港的新聞處,兩年後,她去了美國,與作家賴雅結婚,後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
張愛玲
香港
逃港
歷史回眸
2019年10月7日 1:33 AM
傳奇才女張愛玲逃到香港的前前後後(上)
與她同時代的作家中,沒有誰的家世比張愛玲更顯赫了:父系承自清末名臣張佩綸、李鴻章,母系是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後代,繼母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之女。中學畢業後,張愛玲到香港讀書,香港淪陷,她又回到上海。
張愛玲
香港
歷史回眸
2019年10月3日 2:36 AM
【歷史回眸】黃雀行動 港人義救六四學運人士
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可追溯到三十年前港人義救89六四學運人士的「黃雀行動」。「黃雀行動」始於1989年6月下旬直至香港政權移交前,香港商人、藝人、黑道曾募資千萬,前後將七八百名89「六四」人士成功從大陸救出,安全抵達海外,其中包括被中共內部通緝的趙紫陽次子趙二軍的妻女。
黃雀行動
八九六四
89學運
反送中
歷史回眸
2019年9月29日 6:43 PM
【歷史回眸】一票難求(下) 大糞統歸中共所有
中共的票證時代,除了沒有選票外,其它啥票都有。但最荒唐的要數糞票。因農民和「公家」爭搶人糞,中共居然石破天驚地發明並發行了糞票。
糧票
歷史回眸
票證時代
大饑荒
2019年9月19日 2:32 AM
【歷史回眸】一票難求(上)60斤糧票娶個媳婦
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大陸人以往買東西除了貨幣之外,還需要一種蓋上各類紅章的票證。一個燒餅2兩糧票、7分錢;一碗大米飯4兩糧票、8分錢;一碗素湯麵4兩糧票、1角4分錢;一個麵包4兩糧票、1角7分錢。票證的品種五花八門,幾乎有多少類商品就有多少類票證。其中僅糧票就有上萬個品種,面值大到一張一萬斤,小到一張半兩。
糧票
計劃經濟
大饑荒
歷史回眸
2019年9月15日 7:23 PM
【歷史回眸】香港保衛戰(下)榮耀終歸於香港
抗戰時期的香港起到了物資運轉樞紐和巨額款項輸送渠道的重要作用。國民政府在港設有專門機關負責對外採購和對內輸入軍用物資。軍政部、貿易局、交通部、中央信託局都有駐港辦事處。抗戰初期,約75%的外援物質都是從香港經廣九鐵路運送到廣東和全國各地。九龍啟德機場每天都有定期航班飛往重慶運輸大量物資。
歷史回眸
香港保衛戰
抗戰
2019年9月7日 2:56 AM
【歷史回眸】香港保衛戰(上):拒絕淪陷
1941年12月8日7時,香港啟德機場上空,突然飛來幾十架飛機,緊接著一陣猛烈的爆炸聲響起,香港街面上、酒吧間電影院裡享受著生活的人們,望著遠處濃煙滾滾的天空,疑惑地抬起頭:「70%是防空演習,報紙上沒說戰爭已經逼近了呀。」
香港
緊急條例
日軍突襲
香港保衛戰
歷史回眸
2019年9月3日 10:29 PM
【歷史回眸】闖過去,你就是香港人!
上個世紀50至70年代,發源於梧桐山的深圳河,被國際社會稱為中國的「柏林牆」。 對於數百萬渴望自由的人們來說,那裡是天堂與地獄的分界線。大陸50年代以後的各種政治迫害,包括屠殺、飢餓與貧窮,使民眾不得不想方設法逃離,當時香港幾乎成了最近的一處「天堂」。
香港人
逃港
人權
中共洗腦
歷史回眸
2019年8月27日 2:47 AM
美國電影《真假公主》與末代沙王滅門慘案
美國電影《真假公主》(Anastasia)是1956年的好萊塢名片,由英格麗·褒曼、尤爾·伯連納兩大明星聯合主演。影片取材於真實歷史,以歐洲皇室的一樁慘案為背景。
Anastasia《真假公主》
安娜斯塔西婭
尼古拉二世
2019年3月14日 9:29 PM
傳奇名將麥克阿瑟在韓戰聽證會上的驚人之舉
當麥克阿瑟走上講台,正要準備開始政府政策和聯軍統帥部對政策的執行做檢討時,他接到了當時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傳來的小紙條,上面只有兩個字:注意密碼(Notice Code)。
中共
傳統文化
老兵不死
韓戰
麥克阿瑟
仰岳
2018年12月3日 11:54 PM
日本江戶時代書籍以插圖描繪美國 世上罕見
江戶時代(西元1603至1868年)是指日本在江戶幕府統治下的歷史時期。該時期對外採行鎖國政策,斷絕與其他國家的往來,此時人們對外界的觀感可以從其文學作品中一窺究竟。現有一名美國歷史學家介紹江戶時代一本書籍的插圖如何描繪美國歷史,內容多有偏誤,讓人看了不覺莞薾。
江戶時代
插圖
美國
歷史
2018年11月20日 1:57 PM
1
2
3
4
共有約 117 條記錄
我沒有鄉愁
承天皇太后——蕭綽
【岳飛傳】收復建康 岳家軍首次大捷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