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歷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歷史故事
古代戰爭
古代遊記
經典史籍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現代史
各類專史
其他史料
歷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華五千年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世界史
上古時代
中古時代
近代
現代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史海鉤沉
歷史探源
古代教育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古代教育
【曾國藩·亂世自警】悔字如春 貞字配冬
同治六年(1867年),沅弟曾國荃寫信請求兄長訓示,讓曾國藩給他一些修身上的建議。因為這一年,曾國荃諸事不順,剿賊無功被摘去了頂戴,並託病以請假開缺,朝廷同意免除他的職務,他心裡著實難堪。
【曾國藩·亂世自警】
不怨天尤人
宋寶藍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2022年1月11日 11:00 AM
【曾國藩·亂世自警】功名誹謗如浮雲
同治元年(1862年),大清發生瘟疫。染疫的軍民大量死亡,屍體順著河流漂浮而下。由於屍臭彌漫,凡是聞到穢氣的人,十個人中就有八九人病倒。曾國藩看著河中堆積的屍體,大嘆:「誠宇宙之大劫,軍行之奇苦也。」意思是這情況真是宇宙天地間的大劫難,行軍打仗遇到的奇苦!
【曾國藩·亂世自警】
修身止謗
宋寶藍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2022年1月5日 11:00 AM
【曾國藩·亂世自警】花未全開月未圓
清軍常年與太平軍戰爭,導致百姓饑饉,民不安生。面對人間疾苦,曾國藩除了傷嘆,別無選擇。他不是聖人,只是朝廷的欽差大臣。當戰局扭轉,清軍接連反敗為勝,曾國藩總督的軍隊所到之處,面對黎民塗炭,他無法再袖手旁觀,置若罔聞。於是在轄區發放米票,賑濟百姓。百姓憑米票換取救濟糧。然而當米票回收後,曾國藩發現竟然多了二千三百多張假票。在如此艱難的時局下,地方官員竟敢公開造假,與民奪利。他直嘆:「人心之壞,殊可痛恨。」
【曾國藩·亂世自警】
宋寶藍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求闕
2021年12月28日 5:13 PM
【曾國藩·亂世自警】「人滿天刮平」
同治元年(1862年),正值亂世之秋。朝廷對內忙著剿匪,對外屈膝簽訂辱國條約。曾國藩在宦海浮沉愈久,愈渴望家族平安。
【曾國藩·亂世自警】
勞謙
宋寶藍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2021年12月22日 7:43 PM
【曾國藩·亂世自警】與眾不同的財富觀
身為封疆大吏,朝廷重臣,有人想著趕緊撈錢,趁著還在權位,為子孫多辦家產。曾國藩和曾國荃兄弟二人,一個封侯爵,一個封伯爵,在當朝風光無限,家門顯赫。然而在錢財問題上,曾國藩做出了與眾不同的選擇。
【曾國藩·亂世自警】
宋寶藍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賑濟親族
2021年12月19日 7:17 PM
顏氏家訓(3)思想激盪的時代 擇中道而行
值得深思的是,顏之推對子孫的叮嚀中,還包涵了心靈的信仰與生命的最終歸向。
明慧之窗
李翼雲
顏之推
顏氏家訓
2021年11月22日 5:02 PM
顏氏家訓(2)讀聖賢書涵養德行 教養方式重視細節
《顏氏家訓》中,沒有光鮮的妙論,沒有高調的奇想,中心思想就是「德行」。
明慧之窗
李翼雲
顏之推
顏氏家訓
2021年11月18日 7:46 PM
顏氏家訓(1)劇變的時代 一個父親的叮嚀
為人父母,總想把最珍貴的東西留給孩子。百年之後,我們最想留給子孫的是什麼呢?是田宅華廈?還是黃金珠寶?
明慧之窗
李翼雲
顏之推
顏氏家訓
2021年11月15日 7:30 PM
智慧故事:浪子的一個善念使全村免於饑荒
我們的「智慧故事」系列,旨在啟發人們對古老美德的珍視,這些美德讓我們心靈昇華,幫助我們回歸傳統。 我們希望您會喜歡閱讀本文。
智慧故事
美德
善念
善行
光明
2021年10月4日 5:08 AM
師道小故事:竭誠育人子弟 天賜蘭桂齊芳
在中國古代,有不少老師盡心教書,竭誠育人,成就了許多家庭的子孫。西方有諺語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冥冥之中,慈悲的上天嘉獎這些老師,將蘭桂齊芳的昌榮顯達賜予其子孫。代代相傳的民間懿行,古樸的師道故事,講述著「成就別人,也成就著自己」。
師道
杜若
2020年10月20日 5:06 PM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下)
明朝的整個教育體制是中國歷史上最完備的一個朝代。因此,在這種教育體制下造就出來的人才也一直被後世所稱道。
科舉
商輅
教育體制
古代教育
教育制度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5月31日 9:48 PM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上)
明太祖朱元璋戎馬得天下後,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太祖敕令京城設立國子學堂(國家的最高學府「國子監」,或稱太學),令九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及民間通文義的少年俊秀到國子學堂當學生。天下平定後,太祖詔令恢復科考制度,各府、州、縣考選秀才及舉人入國子學。並特地賜給少年舉人(14歲左右)李擴、趙惟一、董昶等衣服蚊帳等日用品,其中特別聰慧的李擴等人還被召入文華殿及武英堂說書,太祖謂之曰「小秀才」。
科舉
商輅
教育體制
古代教育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5月25日 5:01 PM
《幼學》故事(38)佛祖與老子
這是該教材節選的最後一課,回顧整部教材內容,從混沌初開,女媧造人,講到三皇五帝留下的歷史文化,各代的醫藥、技術,莫不體現神傳的特點,到了這最後一課,就只有講到佛道兩大修行文化的始祖。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9月10日 10:47 PM
《幼學》故事(37)魯班的天命
公輸班削竹木製成老鷹,飛上天空三日都還沒有落下;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龍,畫上眼睛之後,雷電交加,牆上的龍破壁而出,騰空飛上天。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9月3日 8:38 PM
《幼學》故事(36)神醫扁鵲
盧醫、扁鵲是古代的名醫;鄭虔、崔白都是古代著名的畫家。東晉的郭璞得到《青囊經》,所以擅長於占卜;唐朝的孫思邈得到龍宮的藥方,能夠醫好龍的病,拔除梗在老虎喉嚨的骨頭。
劉如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8月27日 8:15 PM
《幼學》故事(35)蔡倫造紙
造紙術,堪稱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千百年來備受人們尊崇,被奉為「紙神」。美國科學家麥克.哈特撰寫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排在哥倫布和愛因斯坦之前。可見其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貢獻之大。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8月20日 5:15 PM
《幼學》故事(34)羅盤與渾天儀
周公發明了指南車,而羅盤是他遺留下來的規制;南朝劉宋時的錢樂,奉命製造張衡創製的渾天儀,觀察天體運行,從事天文曆法研究的人自此才有所依據。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8月13日 8:15 PM
《幼學》故事(33)燧人氏鑽木取火
神農氏遍嘗百草,了解草藥的寒熱溫和等性質,相互配合的禁忌,才有醫藥的藥方;后稷教導人民播種五穀,讓糧食有了保障。燧人氏鑽木取火,使人民開始吃熟食,懂得烹飪;有巢氏架木為巢,發明了建造房屋的方法,開始了宮室的建築。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8月6日 8:15 PM
化之以德 理之上也
《忠經》的第七章談的是政理。開章的第一句:「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讓筆者穿越了時空想起了小時候課本裡面說的:「以德報怨」,那時說的是對待戰敗的日本。不管這四個字的原則帶給日本人民多少的恩澤,但對學生們來說確實留下了不復仇與善待侵略者的教育影響力。
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
陳彥玲
忠經
2019年8月4日 8:00 PM
《幼學》故事(32)黃帝規制漢服
一直到黃帝時,各種冠服衣著的等級制度才趨於完備;黃帝的妻子元妃嫘祖發明了採桑養蠶治絲的方法,並教導民眾如何織布製衣。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7月30日 8:15 PM
《幼學》故事(31)伏羲出自華胥國
在五千年有系統史料記載之前,也就是在黃帝之前,存在著一個漫長的三皇時期,這段時期大多以神話傳說的方式流傳,這些帝皇都神通大顯,具有聖德,以半神半人的形像教化人間,制禮樂正人心,定婚嫁懂人倫,帶領人類從矇昧無知走向開化,一步步走進了漁獵文明和農耕文明,最後才進入開啟這一輪五千年人文教化的黃帝時代。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7月23日 5:15 PM
《幼學》故事(30)炎黃二帝 開五千文明
曆日是神農所為,甲子乃大撓所作。算數作於隸首,律呂造自伶倫。甲冑、舟車,係軒轅之創始;權量衡度,亦軒轅之立規。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7月16日 5:15 PM
《幼學》故事(29)天授文化 聖人傳之
上古的時候,人們在繩子上打大小不同的結,來記載事件;到黃帝時,倉頡創造文字,才取代繩結記事的方法。伏羲氏時,有龍馬背負著「河圖」從黃河中浮出來,伏羲氏依照「河圖」畫成八卦;大禹治平洪水時,洛水出現背負「洛書」的神龜,呈現出祥瑞的徵兆,大禹依據龜背上文字,列出治理天下的九種大法則。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7月9日 8:27 AM
《幼學》故事(28)有巢氏
在遠古未開化的時代,人們夏天居住在荒野,冬天住在洞穴;自從有巢氏發明房屋之後,人們才建造出有屋梁屋檐,可以遮風避雨的房屋。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7月2日 8:27 PM
《幼學》故事(27)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背上刺有「精忠報國」四個字,楊震只把清白廉潔的家風傳給後代子孫。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6月25日 5:27 PM
《幼學》故事(26)大學首重明新
《大學》這一本書首先重視的是,每個人應當發揚自己原有的美德,日日更新,每天都有進步;小孩子首先要學應對進退的語言和禮節。人的儀態舉止固然應該適中合宜,說話尤其重視有條理。智慧要圓融而行為要端正,膽量要大而心思卻要細密。
劉如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6月18日 8:55 PM
《幼學》故事(25)羊祜緩帶輕裘
羊祜出身漢魏名門士族,祖輩歷代為官,母親蔡氏是漢代名儒蔡邕的女兒。家風以廉潔有德著稱於世,到了羊祜,德行更是比先人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的太原人郭奕讚嘆他是「當代的顏回」。能與孔子最為節儉,以苦為樂的弟子顏回並肩,可見他的仁德天下聞名。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6月11日 5:27 PM
《幼學》故事(24)虞舜製衣裳
這一課同樣講節儉的重要性,從古代帝王治國的角度來講節儉的重要性。目的還是為了養德。帝王節儉就可以實現「為政以德」,國家興盛的治國理想。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6月4日 7:01 PM
《幼學》故事(23)布被十年
卜子夏甚貧,鶉衣百結;公孫弘甚儉,布被十年。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5月28日 5:27 PM
《幼學》故事(22)看明君與忠臣
這一課的兩個典故,一個是君,一個是臣,雖然不是一個帝王的君臣,但是同樣體現了仁義為主題的君臣之道,用今天的話講,是上司、領導和下屬的仁義與忠義的相處之道。
幼學瓊林
幼學筆談
2019年5月21日 11:27 PM
上一頁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有約 155 條記錄
漫話風箏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