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

能預知未來的唐代高人李淳風
中華傳統文化歷來被稱作神傳文化,因為歷朝歷代都有神人、神蹟的記載,無論是正史還是傳說,通過各種形式流傳下來。這些神人當中就包括一些能夠預知未來的高人。正史中記載的歷史上比較著名的預言家有周文王姬昌、姜子牙、諸葛亮、李淳風、袁天罡、邵雍、劉伯溫等。
劉伯溫預言 賈家世世佩金帶 與國同休
宴飲之際,忽然颳起一陣大風,吹來一片金箔。明朝開國軍師劉伯溫見此徵兆,預言了江南富豪賈銘家的運程「世世金帶,與國同休」。
1916年,李叔同假期到杭州虎跑寺斷食,開始是想藉此療治長期折磨他的神經衰弱症。期間的一些神奇體驗,讓他悟到很多東西,同時他也接觸了很多佛經,對名利情執的虛妄,有了進一步了悟。第二年,李叔同又去聽法,自己改名為「李嬰」, 示脫胎換骨之意。
民國風流人物:李叔同為什麼出家(上)
1880年9月23日,李叔同生於天津名門望族。他降生之日,一隻喜鵲口銜松枝送至產房內,人們都說這是佛賜祥瑞。其父李筱樓當時已是68歲,老來得子,非常高興,給他起名文濤,字叔同,他排行第三,小字三郎。李叔同的母親王氏,是李筱樓的五姨太,當時是20歲。
唐代畫家吳道子被尊為「百代畫聖」,尤其擅長佛道人物畫像。他曾於長安的景雲寺繪《地獄變相》圖,轟動京城。當時,長安民眾都去觀看,圖中表現的地獄的陰森慘狀令人毛骨悚然。眾人害怕死後下地獄受苦......
【徵文】樂聖師曠 天下至聰 琴藝傳神
「樂由天作」。兩千五百多年前,晉國的師曠展現了出神入化的音樂技能。他精於音律,能從樂曲中預見戰事成敗、國勢興衰;他的琴聲,引來玄鶴起舞,令天地動容。
太平天國(13):重開堯舜天
大清經過康雍乾盛世之後,至道光年間逐漸衰落。清朝內有天災兵禍,導致四海惶惶,百姓生計艱難。在此時局之下,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登高力呼,群山響應,四方豪傑,聞風而起。短短幾年之間,太平天國囊括了中原半壁江山,為神州注入新的活力。
【徵文】醫聖張仲景留下了藥方和警世名言
一千九百年前,一部《傷寒論》開闢了中國及亞洲醫學的新局面,拯救蒼生無數。今天,在張仲景的故鄉,歷經朝代更替,又經過數十年砸爛傳統的運動,傳統中醫的精髓已漸失傳。現代社會的中國人被無神論徹底地洗腦後大多不相信神力、神通,認為順應天道五行的中醫不合時宜。
太平天國(12)「太平真主」去邪留正
太平天國,像世間極其罕見的一股清流,既包容西方正教,也傳承神州自上古留下的道統。光陰飛逝,已為百年歷史蒙上神祕面紗。從新回顧過往,洪秀全締建太平天國,公開地大規模地倡導世人敬奉「上帝」(或皇上帝),在中國史上可謂是第一位。對這位「造天造地造萬物大主宰之上帝」,洪秀全說:「人人皆當敬畏他、崇拜他。」
喬致庸,生於清朝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出身商賈之家。幼年喜好讀書,後中秀才,曾雄心勃勃要走舉人、進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難違,由於自幼父母雙亡,撫養其長大的兄長在其考中秀才後突然病亡,無奈之下,喬致庸為了挑起家庭的重擔,放棄了讀書致仕的道路,開始經商。但毋庸置疑的是,深受儒家「仁義禮智信」思想薰陶的喬致庸,在經商中亦秉持待人以誠、信義為重的理念,開啟了喬家以儒興商之路。
【中華商道】為國立功為民立德之晉商猗頓
猗頓,春秋時期的大鹽商,太史公曾評價道:「長袖善舞,多財善賈,其猗頓之謂乎。」猗頓祠中的古碑文亦有如下的文字:「猗頓不朽有三:為國立功,為民立德,己身立言。」山東民間迄今仍流傳著他扶危濟困的故事。
【中華商道】富而行其德之「商聖」范蠡
在越王成就霸業後,深諳勾踐品性的范蠡選擇了功成身退。他帶著家人、弟子,輾轉來到了齊國,並將自己的姓名改為「鴟夷子皮」,意思是「有罪被放逐的盛酒的皮囊」,目的或者是為了打消當地人的疑慮。眾人在海邊結廬而居,並墾荒耕作,同時兼營商業。沒過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的家產。
歷史上唯一「九代同居」的千口之家
《舊唐書》中記載,有一位老人,是山東壽張縣人,相傳是漢代張良26代孫,生於南北朝時期,死於唐朝時期,活了99歲,經歷了三個朝代,家族九世同堂。
《西遊記》裡唐僧的真實原型玄奘,一生堪稱傳奇。此文以玄奘的口述及眾弟子的回憶為基礎,結合史書中的記載,力圖還原歷史上真實的玄奘。
由武入道的一代宗師 民國武林高手孫祿堂
孫祿堂,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咸豐時期生人(1860年12月),河北完縣人。自幼聰慧絕人,性情沉毅。其父為正七品文林郎,樂善好施,聞名鄉里。孫祿堂7歲入私塾,隨拳師習拳。
【文史】成吉思汗女兒「壺蓋公主」阿剌海
對於成吉思汗的女兒,人們鮮少了解,不過她們也並非柔弱之輩。其中,第三女阿剌海別吉即「壺蓋公主」,當成吉思汗遠征在外時,賜予她生殺大權,由她全權行使監國權威。
他與皇帝賭棋 贏得華山永不賦稅
陳摶,生年難考,字圖南,自號扶搖,又號「希夷先生」,唐末宋初毫州真源人(今安徽亳州)。陳摶的出生是個謎,毫州一帶傳說陳摶誕生於荷花之中。五六歲時,陳摶還不會說話,一次,他在渦水岸邊玩,有一青衣女子出現在他面前,贈他書一冊、詩一首,陳摶突然就心竅慧開,開口說話了。此後無書不讀,尤喜易經,看一遍便能記誦。
名不見經傳 路易十四的中文翻譯官黃嘉略
康熙十八年(1679年),黃嘉略出生於福建莆田縣,祖父黃江卿曾任御史,巡視江南和山東兩省。父親生性善良,常接濟窮人,後成為位虔誠的天主教徒。
太平天國(11)西人眼中的太平軍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義之前,曾說:「我當教各國各自保管其自有之產業,而不侵害別人所有;我們將要彼此有交誼,互通真理及知識,而各以禮相接」。洪秀全締建的太平天國,呈現的新氣象,晚清難以匹及的治國能力,令西人都為之讚歎。
【閨閣雅趣】採桑女傳奇:別樣林下風(下)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孔子在陳絕糧的故事,其實在孔子適陳之前,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話說孔子帶著弟子們從衛國出發去陳國,在途中也遇到了一位儀態優美的採桑女。孔子見了她忍不住吟唱:「南枝窈窕北枝長。」採桑女對曰:「夫子行陳必絕糧。」
【閨閣雅趣】採桑女傳奇:別樣林下風(上)
《世說新語》在品評東晉才女謝道韞時,用了一個簡潔傳神的詞彙——林下之風。但是仔細想來卻有了疑問,什麼樣的風韻能以林下譬喻,為何又要用林下風形容女子才情?山林清幽,人在其中自有一番脫俗出塵之氣,這倒讓人想起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那麼,有沒有一片樹林,是古代女子的專場,演繹她們的高情遠致?
書法美食並稱第一的「民國一完人」
譚延闓為民國初期的傳奇人物,12歲就被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稱為「非常之才」,一目十行的能力爲人稱道。他曾任國民政府主席、中華民國首任行政院長,還是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民國第一大美食家。平步青雲的他,最為後世稱頌的,還是他的人格特質。
可預知人生死吉凶的「團圓神仙」
唐朝的《酉陽雜俎》記錄了這樣一件事:一天,唐中宗夢見一隻三足烏在飛,被幾十隻蝙蝠追逐而墜落到地上。三足烏,也叫「金烏」,是太陽神鳥。據說后羿射日,太陽被射死墜地,大家上前圍觀,發現是金羽鴉。「金烏」墜地,顯然是不祥之兆。
傳奇的大明皇親 「八大山人」小傳
八大山人揮筆盡興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鳥、竹石,幡然另一種景觀,他的繪畫實在妙不可言。
冥冥之中有定數 宋神宗與龍壽丹
北宋沈括的鉅作《夢溪筆談》記載著這樣一件事,江浙嘉興有位叫「道親」的僧人,號通照大師。有一次他途經大龍湫時,見到一位奇人身著短布衣在山間水道邊行走。此人身體輕飄飄好似在飛,腳踏落葉而過,那葉子卻都紋絲不動。
記得前世的康熙老師 台灣入清版圖與他有關
李霨是清初保和殿大學士、一品文官,傳說他親自講述過自己的前世,而台灣有段重要的歷史也和李霨有關。
敢把腳搭在皇帝肚子上睡覺的人
在古人眼中,星空是人間在天上的投影。《後漢書》記載,有一次太史令從星空中觀測到:有客星冒犯帝座。原來,不過是當時有人把腳搭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睡覺。
「睡仙」陳摶的預知功能
古代修佛修道的人有一種奇特的修煉方法,那就是長時間睡覺,有的甚至可以睡上幾十年。五代至宋初,就有這樣一位嗜睡的修道人,名叫陳摶,人稱「陳摶老祖」或「睡仙」。他經常閉門睡臥,往往累月不起。
【千古英雄人物】堯舜禹(9) 開創華夏新紀元
帝舜歸天後,服喪三年完畢,禹為了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躲避到陽城。但天下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來朝拜禹。禹繼天子之位,國號夏。
竇燕山是范陽人,五代時期的人物,到了三十多歲時還無子嗣。一天,竇燕山夢到爺爺與父親對他說:「你要早修正行為啊,你沒有兒子,壽命也不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