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歷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歷史故事
古代戰爭
古代遊記
經典史籍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現代史
各類專史
其他史料
歷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華五千年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世界史
上古時代
中古時代
近代
現代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史海鉤沉
細說歷史
中華五千年
春秋戰國/東周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連載:三峽工程36計
中國城市發展史
春秋戰國/東周
中國城市發展史:春秋戰國(三)
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建築快速擴張,城市繁榮,春秋戰國城市的輪廓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中國城市發展史
雅慧
中國城市神貌與發展
2012年4月21日 10:04 PM
中國城市發展史:春秋戰國(二)
輔佐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管仲,在其著作《管子》中對強國富民和城鎮的選址建設作了許多闡述。春秋時代管仲的建城觀念打破了以四方形為城池的傳統定規,開創了中國城市形態的多樣化。到底管仲對建城的看法有何特殊之處呢?
中國城市發展史
雅慧
中國城市神貌與發展
2012年4月17日 10:04 PM
中國城市發展史:春秋戰國(一)
為何春秋時代形成中國第二波的造城高潮?
中國城市
雅慧
中國城市神貌與發展
2012年4月16日 10:04 PM
隸書的由來
戰國時代,各國正互相紛爭徵伐,策士們到處遊說「合縱連橫」策略,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小夏山中。他認為當時通行的篆體字,寫起來很費事而用處不廣,而且人們很難在短時期內學會使用篆字。現在天下這麼紛亂,事情繁雜,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王次仲就把篆體、籀體字變化成隸書。
中華五千年
春秋戰國
2010年3月15日 2:18 PM
古代管理社會策略:尚書·周書·洪範
《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像之;河出圖,雒出書,聖人則之。」劉歆以為虙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雒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漢書·五行志第七》)
中國古代先王管理社會策略
2010年2月23日 10:28 AM
古代先王管理策略:孔子論語·八佾第三
人能夠遠色、欲,為情不過,修身養德,敬天知命,守人道,保持人的本性善念,就是一個好人。但是人類社會善惡同在,人很容易被慾望誘惑走向邪路,所以聖人制定禮、樂以教化萬民。禮、樂只是形式,歸正人心才是關鍵。
中國古代先王管理社會策略
2010年2月20日 10:19 AM
古代管理社會策略:道德
道化生萬物,萬物都具有道的特性,如果人溶於道中,他就是歸真的。道也規定了做人的標準,人就應該遵守道規定的做人標準。君王治理國家就應該教化萬民修身,順行天道,國家才能太平。
中國古代先王管理社會策略
2010年2月16日 10:11 AM
古代管理社會策略:孔子論語·為政第二
孔子講為政的原則就是講德,教化人民修身養德、保持人的善良本性,並且以《禮》作為行為標準,社會就能夠治理好,老百姓知道羞恥,不會做不該做的事情,這就是天下人嚮往的。
中國古代先王管理社會策略
2010年2月13日 3:01 PM
中國古代先王管理社會策略:樂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 」(《史記》樂書第二)
中國古代先王管理社會策略
中華五千年
2010年1月24日 9:39 AM
看中華古代愛情故事(中)范蠡與西施
范蠡與西施,這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卻因時代動亂而走到一起,他們之間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一直為後世津津樂道…
七夕
中華五千年
情人節
歷史故事
西施
2009年8月23日 4:25 PM
吹簫引鳳與乘龍快婿
弄玉公主長到十幾歲,姿容無雙,聰穎絕倫,但性情孤僻,尤其厭惡宮裡繁瑣的禮儀。她經常一個人呆在深宮裡,品笛吹笙。穆公見她這麼喜歡笙,命名匠把那塊美玉雕成碧玉笙送給她。公主自從得了碧玉笙,練習吹笙的時間更長了,技藝也更加精湛了。
成語
2009年1月21日 1:01 AM
歷史典故:管仲與鮑叔牙
春秋時代,齊國著名的宰相管仲,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東方的霸主。管仲有一個從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鮑叔牙。鮑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們曾經合伙做買賣,每次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些,朋友都認為鮑叔牙糊塗,吃了大虧了。
歷史故事
2008年12月15日 4:24 AM
中華俠士——濺君子之血,任天下之勇!
墨子說:「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這是諸侯所說的良寶。它們可以富國家、眾人民、治刑政、安社稷嗎?回答是:不能。所謂的貴重良寶,必須興天下之利。而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不能給人們帶來實利,所以這些都不是天下的良寶。今天在一個國家施行義政,人民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大治,社稷必然安定。所謂的貴重良寶,必須有利於民眾,而義可以使民眾得到利益,所以說:義是天下的良寶。」
歷史故事
墨子
2008年11月21日 3:25 PM
歷史故事:晉惠公背信棄義遭報被擒
春秋戰國時期,晉惠公夷吾,在秦軍的護送下,回國繼承了君位。在此之前,他曾向秦穆公保證:如果秦國支持他回國即位,他即位後,就把晉國的河西土地,奉送給秦國,作為回報。然而,他返國即位後,背信棄義,秦國一寸土地也沒得到。
晉惠公
秦穆公
背信
2008年11月19日 8:40 AM
孔門故事(8):相責以禮
孔子逝世後,弟子們守喪三年而後散游諸侯。子夏居西河開館授學,遂為魏文侯師。子夏喪其子,哭而失明,曾子吊之。依禮,朋友喪明而哭之。
中華五千年
2008年11月9日 2:23 PM
孔門故事(七):聖人無常師
子禽曾問子貢,孔夫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得的。子貢回答,文王武王之大道,散在民間,賢者抓其大要,不賢者只抓住了末節,夫子處處皆學,沒有固定的老師。
中華五千年
2008年11月5日 2:18 PM
孔門故事(六):師徒相知
子貢,名端木賜,是孔子利口巧辭的弟子之一,曾多次出使諸侯。孔子賞識他,曾把他比作貴重的祭器。而子貢知孔子卻來之不易。
中華五千年
2008年10月30日 8:33 AM
孔門故事(五):宰予問三年之喪
孔子善於因人施教。古時父母去世,守喪三年。守喪期間,孝子要住草廬,睡草墊,枕土塊,衣喪服,食粗食。宰予是孔子利口善辯的弟子之一。
中華五千年
2008年10月28日 2:13 PM
孔門故事(四):子路治蒲
子路是孔子弟子中善於施政者之一。衛國的蒲邑壯士多而難治。子路為蒲邑大夫,向孔子辭行。孔子告誡子路,恭謹謙敬,可以制服勇士;寬大清正,可以親附民眾;自身恭正,百姓安靜,即可報效上司。
中華五千年
2008年10月26日 3:32 PM
孔門故事(三):孔子論窮通
人皆以為,得高官、發大財,飛黃騰達謂之通,反之為窮。而孔子對窮通卻有異乎尋常的理解。
中華五千年
2008年10月22日 10:29 AM
孔門故事(二):孔子論「孝」 閔子騫行之
孝有層次深淺之分。一般所認為的孝順父母,只是孝淺層次的含義。 孔子所認為的全孝,才是其深層次的含義,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中華五千年
2008年10月17日 2:26 PM
孔門故事(一):聖人之勇
一般都認為,能上山擒虎、入水捉蛟、戰場不避槍林彈雨、行俠仗義者是真正的勇士,而孔子卻不這樣認為。
中華五千年
2008年10月14日 10:17 AM
至聖先師孔子與教師節
教師節也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先實行「平民教育」的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代的魯國人,自幼父母就去世了,家境不好,平日要幫忙家務,還得替人家放牧牛、羊等工作,十五歲才有機會入學讀書,他十分好學,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因此,而奠定了他深厚的學問基礎。
歷史故事
2008年9月28日 8:05 AM
神廚庖丁
庖丁為戰國時代的廚師,歷史上並無記載,只出現在《莊子.養生主》的「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在文惠君面前表演解剖牛的技術。庖丁解牛的動作乾淨俐落就像商湯時代的舞蹈,而解牛的聲音節奏分明就像唐堯時代的音樂。可見庖丁解牛的技術已達「神乎其技」的境界。
歷史故事
神廚
庖丁
2008年9月24日 11:22 AM
孔子論莫圖外表,要修內德
子路穿得整整齊齊,氣氣派派,來拜見孔子。孔子說:「仲由,你這麼神氣十足,是為了什麼?長江剛從岷山流出時,它的水流很小,只能浮起酒杯。
中華五千年
2008年9月15日 8:35 AM
孔子與捕蟬者
那人駝背弓腰,用竹竿來捕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從來不會失手。孔子走上前去,拱手行禮,問道:「先生技術如此嫻熟,有什麼道理嗎?」
歷史故事
孔子
蟬
2008年8月30日 8:43 AM
返老還童,猜一位孔子的學生?
學歷史
猜謎語
2008年8月22日 9:49 PM
荀況論「鬥」的危害
荀況(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他在一篇文章中,論述了不忍而好鬥的危害。
中華五千年
2008年8月20日 8:42 AM
孔子論學習的重要
孔鯉,字伯魚。有一次,孔子對伯魚說:「鯉呵!我聽說可以讓人整天不覺疲倦的,大概就是學習吧!有的人,容貌不值得看,勇力不值得怕,祖先不值得稱道,家族姓氏也不值得一提,可是終於成就了有益於社會的大業,名聲播揚四方,並能流芳百世的原因,難道不是學習的結果嗎?
中華五千年
2008年7月22日 2:39 PM
歷史故事:大惡不除,禍國害民
孔子擔任魯國的司寇、代理國相的職務後,第七天,就誅殺了禍亂國家的大夫少正卯。並在宮門外面執行刑罰,而且停屍三天示眾,以警示其黨羽惡徒。
歷史故事
正道
2008年7月20日 5:24 PM
上一頁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有約 255 條記錄
漫話風箏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