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博彩app

閃亮人生

資訊網路科技急速成長,弱勢團體資訊落差甚距,形成M型資訊兩極化的現象,導致貧富差距更大。台灣NPO正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沒有專業管理人才及績效管理制度,以致常常無法得到捐助者的認同及滿意。
「看得慣殘破,是歷練,是豁達,是成熟,是一種人生境界。」台北花博舉辦徵文比賽,參賽者林月姑是漸凍人病友、剩眼球與手指能動,她靠著滑鼠打下「曇花人生」,拿下冠軍。
專訪墨爾本新任僑務秘書鍾文昌先生
「做一名好的僑務秘書,最主要是心胸要開放,且須具備服務的熱情。」駐墨爾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僑務秘書鍾文昌先生在接受大紀元專訪時這樣說,「因為在海外你面對這麼多僑胞,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社團也不一樣,面對不同的反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困難,你怎麼樣去克服它,完成它。如果你沒有服務的理念,是做不來的,解決不了問題。」
高雄市民陳昭勇與太太曾金敏都因罹患小兒麻痺導致重度肢障,必須以輪椅代步,但這對輪椅夫妻相扶相持25年,勇敢樂觀面對人生。
人類歷史上,心中裝著受苦人,在晚年離家出走的,在高耀潔之前只有一個,是俄國大文豪老托爾斯泰。這位俄羅斯貴族晚年離開自己的莊園,坐上火車一路離去,為了尋找良心的安寧;而離開自己根深葉茂的大地和故國家園的中國民國貴族高耀潔,為的是尋找人身的庇護,以便把經年在中國血禍之河上獨木泛舟的經歷見聞披露於世。她把這當成自己人生最後一項使命。她現在每天工作幾個小時,用她寫得青紫的手指,捉拿那些殺貧濟富的兇手,誓為中國人為的血患作證。
摩莉‧吉西因聽到在海軍服役的兒子說,有些沒親人的同袍在軍中不曾收到信,她馬上寫信表達關懷。漸漸的,薄薄的信籤成了大大的包裹,她「認養」的海軍官兵越來越多。
台灣超級馬拉松好手陳彥博甫在南極超馬拿下亞軍,小時候被爸爸認為最沒膽的他,已完成3 項馬拉松賽事,明年春天還有新的挑戰,朝著「馬拉松大滿貫俱樂部」夢想前進。
142公分小巨人鄧哲明獲國家講座榮獲第14屆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的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鄧哲明。(自由時報記者叢昌瑾攝)榮獲第14屆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的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鄧哲明。(記者叢昌瑾攝)
拒絕到中國去的器官移植專家
在臨床試驗市場逐漸東移、外國藥廠紛紛看好中國之際,一位美國器官移植專家卻拒絕了到中國進行臨床試驗的邀請。12月22日,他在加州扥倫斯市(Torrance)向媒體吐露,中國的人體器官來歷不明是他做出這樣決定的原因。
苗栗縣竹南鎮民陳松生自民國69年起,每年捐贈白米幫助貧困人家,長達31年不間斷,只因年幼時家境清寒,常受人幫助,現在行有餘力,回饋社會。
專訪墨爾本錦涵舞蹈藝術學校校長
一個從小不怎麼愛說話的孩子,由於對舞蹈藝術的酷愛和學習,慢慢培養了她靈動外露的藝術表現力。好強喜鑽研的她憑藉著自己的天賦自學成才。富有創意的編舞能力使她在中國幼兒舞蹈、健美操教育方面大獲成功,名噪一時。年逾半百她又來到澳洲闖蕩,經過艱辛創業,再次舞出一片天來。她就是墨爾本錦涵舞蹈藝術學校校長何錦涵女士。耳順之年的她仍舊身材苗條,活力四射,豁達洒脫。與何校長的一席談話,讓人感受最深的是她對幼兒舞蹈教育事業、對中華文化傳播弘揚的那一腔熱情,在她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可以觸摸到那份投入生命的熱度。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 基隆市有一位國小畢業的計程車司機,撿到乘客遺失的鉅款後,原地苦等施主,放棄載客機會,昨天〈15日〉還將鉅款送到北縣瑞芳警分局招領,讓員警相當感動!
日本前自行車賽車手多以良泉己,因比賽摔倒,造成頸椎受損,被判定將終生臥床。但他靠做麵包復健逐漸恢復健康,現在麵包訂單已排到4000號,從下訂日算起,要等4年才吃得到。
邁向整體造型設計師 王心齡勇於築夢
「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很優秀的整體造型設計師」,美和科技大學美容系三年級的王心齡,一心想在整體造型有所成就,因此在大二的時候毅然決然轉進美和,跟著專業的老師學習做造型。外表甜美的她,目前已通過乙級證照,並在多項美容競賽中拿下佳績。
「和信不是貴族醫院,因為每個人都是貴族。」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20多年前從美返台創立首家癌症專科醫院,多年來堅持讓病人「直到康復或陪伴走到最後一刻」,成為醫壇佳話。
【新紀元】「緬甸之花」 昂山素姬
2010年11月13日,緬甸民主聯盟的領袖昂山素姬再次被釋放。為了堅持以和平的方式推動民主,她一路走來,割捨愛情、親情,在軍政府血腥暴力的光影中,依然深信「精神無法被殺害」。她踽踽獨行的身影,讓全世界的人,不由得深沉的關注著這邊陲國家子民的苦難……
孫立人將軍紀念館揭牌   見證一代名將
歷經8年的規畫整建,位居台中市向上路的抗日名將孫立人故居,21日舉行「孫立人將軍紀念館」開幕揭牌。孫立人家屬與舊部屬百餘人,共同見證一代名將的豐功偉業。孫立人將軍之子孫天平感謝各界支持,他說,今天是許多老部屬、家屬、學者大家20年來的期望,他希望大家能持續給予支持,讓這一位偉大的將軍永遠被大家記住。
王蓉蓉陪獨居長輩包水餃迎兔年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明年適逢民國百年,各地慶祝活動豐富,為響應支持百年獨老團圓尾牙會,「福忠字號 偉忠姊姊的眷村菜」王蓉蓉與「Jo''s 甜蜜陷阱」Joanna於今(15)日下午陪11位獨居長輩包蘿蔔水餃迎兔年。
單親媽媽的天使—洪信慧
嫁自臺灣的洪信慧,自1987年至今已23個年頭。她從最初單純的“私愛”逐漸昇華蛻變成“博愛”,綿延滋潤著這片土地,給許多單親媽媽帶來了安慰與希望….。
从瘾君子到社工的故事
(大纪元记者欧文奕马来西亚吉隆坡采访报道) “我不相信孩子养不起父母!难道一天三餐也给不起吗?父母怎样错,也是父母。我们要有一颗宽容和接纳老人的心。要珍惜亲情,别将他们踢来踢去的。”恩典羊棚住宿中心负责人梁家明牧师感慨地道出他的心声。
一個彈鋼琴的嗎咭佬
第一次踏進葉國健的嗎咭車廠,就被擺在門口的鋼琴給吸引住了。心想,怎麼在這麼髒、亂的場地擺了台高貴的鋼琴,根本就不搭調嘛!或許修車廠的主人是個精通琴藝的絕世高人也不一定?!帶著好奇的心,於是便和老闆葉國健,也就是鋼琴的主人攀談了起來。
奔跑的人生——四十年漫漫長跑路
有人四十年如一日的愛好著長跑,將長跑作為自己畢生的運動愛好。他不是體育明星,也不是運動健將,而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百姓,他就是家住在八打靈舊區的黃兆賢先生。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今天21日的新書發表會「擁夢飛翔(6)─10位北縣勇者故事」,在北縣府舉行,是由竹圍國中林家湄的電子琴演奏拉開序幕,這一本勇者的真實故事書,是由縣府收錄了北縣今年的兩位總統教育獎的成長故事,她們是竹圍國中的林家湄與重慶國中的顏曼如(已考上北一女),
環保創意 連苑伶化垃圾為美學
她有一雙巧手 能將垃圾變為美學 結合生活 藝術 文化 在世界各個角落散播創意種子 她有一顆善心 愛物惜福、樂觀虔誠 用愛心、耐心,熱心推廣環保公益 協助家人、朋友、世人提昇生命品質
身殘志堅 10歲男孩失去四肢仍馳騁球場
邁克爾是個非常勇敢的10歲小男孩。在患了罕見疾病失去了雙手與雙腳後,仍然保持著純真的心,廣闊的胸懷和樂觀的精神,繼續馳騁於美式足球場上。
(大紀元記者田宇德國報道)四川「牛人」──廖亦武手裡這本護照稱得上是一個值得收入博物館的小小奇觀:上面前前後後貼著一堆外國簽證,而直到一週前,這本護照還乾乾淨淨,上面找不到任何一個出入境的章。
當人對我提起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郭秋義主任時,我腦海裏第一個閃過的印象就是「道地的台灣人」─為人謙遜有禮,即使有顯赫的學經歷背景,待人總是隨和親切,沒有一點架子。
(中央社記者唐筱恬台北30日電)喝對咖啡,也能救農民、推行環保,徐文彥與余宛如成立「生態綠」,販賣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認證的有機咖啡,幫助第三世界農民改善生活,轉採環保耕作,善待地球。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22日電)年僅18歲就隨部隊來台的阿兵哥張鳳岡,因緣際會踏上行醫路,他曾在烏坵和越戰砲火下搶救無數生命,在花蓮偏鄉行醫救人無數,一直到81歲高齡才選擇退休。
魚類即將在2048年滅絕,你能想像嗎?紀錄片「魚線的盡頭」敲響海洋資源警鐘,學者邵廣昭更進一步為此開設講座,呼籲人類重視海洋版「不願面對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