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Caipiao-中国彩票-彩票app

世界史

對於英國的歷史來說,主流的觀點是認為英國的中世紀時期開始於英格蘭諾曼王朝結束的1154年,結束於1485年(除了這一流行的時間劃分外,也有其它不同的時間劃分方式)。這一段時間同樣被稱作是「Middle Ages」 或「Medieval Period」 ,但特指的是英國歷史上短暫的300多年的時間段。
雅典的建築——衛城之外(下)
希臘獨立之後,為了感念拜倫的熱血奉獻,不但把他的忌日訂為國定紀念日,還在幾個地方建立了他的雕像。
捷克必遊景點:義大利庭園和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在全聖修道院墓園的正下方,František Rint木雕家設計,將堆積如山的四萬具枯骨徹底消毒之後,做成教堂的裝飾。現在的人骨教堂遊客如織。
雅典的建築——衛城之外(上)
在雅典的主要古劇場Theater of Dionysus,除了有戲劇創作的競賽之外,也有音樂方面的競賽。競賽之後,優勝團體的平時贊助人,常常會在去劇場的路上設立紀念碑來慶祝。
五百年的孤寂──捷克聖芭芭拉大教堂
聖芭芭拉大教堂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由著名的建築師楊.帕列馹於1388年設計監工,他的父親就是布拉格最著名的聖維特大教堂與卡爾大橋的建築師彼得.帕列馹。
西方世界三大古老文化之一  愛琴海文化
愛琴海地區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此外,這個地區的古史斷代以及文化脈動,和中國的上古史有很多契合的地方。
挖掘寶物的山──波希米亞金融重鎮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的地名在捷克語的意思就是「挖掘寶物的山」,此地挖掘銀礦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世紀,在十三世紀一躍成為歐洲的金融重鎮。
連戰皆捷的波希米亞鐵金國王──歐塔卡二世
歐塔卡二世擁有當時中歐地區最強大的鐵騎兵團,幾乎每次戰役都傳出捷報,被稱為「鐵金國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但丁在傳世大作《神曲》中尊稱他是「當代的偉人之一」。
美麗夢幻的建國傳說──高EQ捷克女王李布謝
相傳李布謝不但聰穎過人,而且還具有預言未來的特異功能,她成功地弭平國人的歧見並且團結部眾開創了捷克這個國家。雖然李布謝的傳說不足以構成信史,但是她卻早已成為捷克民族起源的象徵。
共產主義的黑暗源頭(上)
如果你要問共產主義的源頭,大多數人會說是《共產黨宣言》的作者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不過,如果你去問馬克思主義者,他們可能會回答,第一個共產黨革命者是巴貝夫。而假使巴貝夫今天仍然在世,問他信仰的根源,他大概會這樣回答:「嗯,這說起來有點複雜。」
盎格魯-撒克遜英國時期的建築 盎格魯-撒克遜英國早期的建築和羅馬英國時期的建築差異很大,前者像是山野派,後者像是宮廷派。早期盎格魯-撒克遜英國人摒棄了羅馬英國時的城市,遠離了那些高大磅礴的石頭建築,選擇了在農田邊或是要塞旁建立生活小鎮...
盎格魯-撒克遜晚期歷史(公元899年-1066年) 盎格魯-撒克遜英國晚期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是英國過去一千多年的歷史歷程的濃縮和重複。回顧英國這一時期之前的歷史,相繼有古羅馬人,盎格魯-撒克遜/日耳曼人的入侵征服。到了這個時期,在血統...
盎格魯-撒克遜英國時期的社會三大要素 回顧盎格魯-撒克遜英國存在的500多年,整體上當時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直在不斷地混合並融合各種各樣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元素,這一時期的人們不斷地更新著自己的社會觀及世界觀,形成了一個極具多樣化的社會。 ...
盎格魯-撒克遜中期歷史(公元660年-899年) --維京入侵及英國統一 盎格魯-撒克遜英國時代的早期是移民遷徒和新英國人群形成的時期。從公元660年開始,盎格魯-撒克遜英國時代進入了中期,大規模移民基本結束,穩定的新人群開始了新的一輪社...
盎格魯-撒克遜早期歷史(公元410年-660年) 盎格魯-撒克遜時代接替了羅馬英國時代,標誌著中世紀英國歷史的開始。公元400年至800年,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一次移民時期,日耳曼民族各部落的人,包括Goths、Vandals、Angles...
在羅馬英國時代的後期,古羅馬帝國逐漸沒落,各個行省出現了許多反抗,在偏遠的不列顛尼亞行省,也就是當時的英國地區,古羅馬大量撤軍,引入了北歐的盎格魯-撒克遜僱傭兵來鎮壓英國人的反抗,結果,卻演變成了「引狼入室」。隨著古羅馬勢力的減弱,盎格魯-...
龐大的羅馬帝國沒有入侵不列顛島之前,在英格蘭的土地上生活的主要是島上的原住民和從中歐遷移而來的凱爾特人。這些人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他們的社會、生活相較於當時強大的羅馬帝國,如同處於蠻荒時代。 古羅馬人在英國修建了公路、公共建築(浴場、鬥...
縱觀每一國每一地的歷史,曾有如恆河之沙一樣難以計數的生命出生又離去,無數的人生劇本看似不同,實則並無太大差異,我們正在體驗的酸甜苦辣,不過是天地間已重複上演了無數次的瞬間。 一人的一生,是規律下的曇花一現,一國一地的千年,亦是規律下的...
激進的現代藝術起源於共產主義
在我看來,現代藝術從起步時就很激進,今天依然激進。如我們所發現的,現代藝術其實源於共產主義——一種消滅所有形態文化的意識形態。後來所有的「主義」都堅持這樣幹,直到今天;其支持者要我們不加思考地接受他們的宣言。
羅馬英國通常稱為不列顛尼亞行省(拉丁語:Britannia;英語:Roman Britain),是指公元43年至410年大不列顛島被羅馬帝國佔領的範圍,包括英格蘭的大部分與威爾士。 古羅馬帝國的入侵和統治,是災亦是福。入侵給當時的英國...
巨石陣位於今日英格蘭的威爾特郡(Wiltshire),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樣,在歷史上曾經歷過反反覆覆的修建和利用,而關於它如何建成,為什麼而建,始終是個謎團。 根據目前的考古推測,巨石陣主要的建立時間是在新石器時代,並延續到銅器時代...
關於英國的史前時期 根據到目前為止對英國(本系列文章講述歷史上的英國,即Britain,大部分時候泛指今天不列顛群島的位置,引言中已作解釋,接下來的文章將不再贅述此概念)古人類遺骨和工具的檢測,英國大約在75-80萬年前就已有人類居住...
英國歷史系列文章列表(已經發表文章): --  英國歷史系列之(一)英國歷史縱觀 --  英國歷史系列之(二)史前時期–石器時代(1) --  英國歷史系列之(二)史前時期–石器時代(2) --  英國歷史系列之...
【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32) 以古為鏡
蠻族入侵雖然是導致羅馬帝國滅亡的直接原因,但絕不是本質原因。蠻族問題,從帝國初建時便已存在,強盛時期的帝國帝王們,不僅可以完敗蠻族,更可以把蠻族的強悍戰力為己所用。蠻族之所以可以滅亡羅馬帝國,完全是因為帝國內部出現問題,包括通貨膨脹等等經濟問題,也均是衰落的結果而非原因。
羅馬建築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發明混凝土和券拱。全新的建材及建築結構,大大擴展建築物的室內空間,進一步影響羅馬人的生活方式,其意義不僅限於建築學上的巨大貢獻,影響力甚至擴展到歷史和文化層面。
【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30) 歷史地位
人們總是習慣於把希臘羅馬相提並論,實際上希臘與羅馬的文化有著完全不同的特徵。雖然羅馬文化繼承自希臘文化,但相較於奔放自由浪漫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則是嚴肅、果敢、虔誠。簡言之,希臘代表了自由,而羅馬則代表秩序。「羅馬法」正是這種羅馬精神的重要表徵。
【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29) 西羅馬滅亡
公元410年,羅馬城經歷第一次浩劫時,舉國及周邊地區盡皆震動,而公元476年西羅馬真正滅亡時,卻顯得悄無聲息。「羅馬」這座城市、這個地區,不僅沒有了名至實歸的帝王,就算是名義上的傀儡帝王也沒有了。
【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28) 第二次浩劫
公元455年的羅馬帝國已是千瘡百孔,羅馬人早已失去往日的自尊和驕傲。教宗利奧與汪達爾人的協約也只是保證蠻族入城後不會殺害不抵抗之人,因此第二次羅馬浩劫與第一次相比,人員傷亡大大減少,但卻出現一幕令人傷感的景象...
亡佚千年寶典《群書治要》從日返中土(上)
奉唐太宗之命,以「務乎政術,存乎勸戒」為宗旨,治世寶典《群書治要》於大唐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而中國宋代和明代的儒家學者,沒有一個提到此書,在中國散失千年。亡佚千年《群書治要》重現中土,來源於1786年日本天明六年重印本,這一段流傳的歷史…
【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27) 阿提拉入侵
公元443年與447年,被基督教稱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兩次圍攻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狄奧多西二世不敵投降。其後東羅馬與阿提拉簽署的協約條款,每年向匈奴人繳納的歲貢從700羅馬鎊漲到2,000羅馬鎊(約787公斤黃金),同時還一次性賠償違約金6,000羅馬鎊(約2.25噸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