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新聞網
電子報
贊助
訂閱
購買
聯絡我們
Facebook
YouTube
大紀元時報(香港)
搜索
目錄
主頁
目錄
標普:若市建局及港鐵財政受壓 料獲政府適度支持
港交所推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
港維園花展|約3,500盆花今早派完
滙豐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2.5%
積金評級:強積金人均增1100元 中港股基金創最佳開局
影片
目錄
【軍事熱點】中共海軍參與南海衝撞 菲海防旗艦受損
【時事軍事】南海衝突 對中共意味著什麼
【時事軍事】美太空軍確認移動目標追蹤能力
【軍事熱點】烏軍在庫爾斯克行動 改變戰爭敘事
【時事軍事】烏克蘭戰場上謎一樣的鳳凰幽靈
中國/兩岸三地
目錄
澳門「洗米華」被改判加重洗錢罪 仍囚18年
穆迪調降中國評級展望前 籲大陸員工居家工作
中共強改香港選舉制度後 區選投票率創新低
澳門特首不尋求連任 此前與中共統戰部長會面
中共南下幹部成澳門特首 「京人治澳」模式啟動
港聞
目錄
香港民主黨成立小組處理解散安排
標普:香港樓市低迷削弱開發商信貸力 中小銀行面臨風險
港終院4月1日起網上直播上訴案 國安案等除外
港政府統計處公布調查 約三成外送員月入少於5000元
港維園花展|約3,500盆花今早派完
國際
目錄
中國經濟瀕臨崩潰 程翔:中共故技重施討好美國
美副卿提名人確認 從未邀李家超參加APEC
澳洲移民新政上熱搜 哪些人將受影響?
程翔:埋葬基辛格的綏靖主義
【突發】冰島南部火山在持續地震後終爆發
財經
目錄
港屋宇署1月批出14份建築圖則
標普:若市建局及港鐵財政受壓 料獲政府適度支持
港交所推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
滙豐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2.5%
積金評級:強積金人均增1100元 中港股基金創最佳開局
評論
目錄
錢志健:「世界的香港」在海外延續
錢志健:香港進入「特色時代」
區惠蓮:對「台港會」掀起言論風波之我見
【我手寫我心】錢志健 港禁聲下 人財兩空
一年已巨變 說香港故事
人物
目錄
相信音樂肩負使命 加拿大港人延續蕭邦精神
由「電競聰」變成流亡者 羅冠聰成香港民主倒退寫照
加拿大港人無悔選擇:繼續抗爭 希望在前方
已故詩人余光中:十年最好時光 香港是失去夢土
香港發記貿易公司70週年紀念 獅子山下互勵互勉的故事
生活
目錄
羽絨衣手洗更長壽!5個清洗技巧常保如新
香港饒宗頤文化館洋紫荊盛放 群花包圍成打卡熱點
一封遲了四十餘年的來信 道不盡感謝之意
信念造就一生:在湖中橋上學英文的年輕學子
墨茶如何成為奶茶店經營者的最強後盾?
健康生活
目錄
補錯得腎結石?醫師告訴你鈣鎂、維生素D補充比例
台教授罹癌後更健康 抗癌3法寶 這1寶最重要
艾灸是除濕神器 這些穴位降糖防中風 但有3禁忌
癌細胞被餓死 他斷食抗癌成功 但這類人不適用
春季愛發火?消炎解毒 蒲公英是養肝寶物
文化
目錄
現代家規30條考量你的家教 你聽過幾條?
【解密時分】台灣原住民大洪水的傳說
盛夏時光-高美溼地 招潮蟹家族正熱鬧
石山:香港在近代中國的作用 遠遠未得到研究
科技
目錄
天文奇景 下週火星大衝逢月全蝕
蘋果研發新功能 希望助人檢測抑鬱症
香港中大研究:嗜肉飲食加劇空氣污染
可散發彩虹般光澤的細菌顛覆科學家認知
AI詐騙 深偽換臉冒充親友 視像通話騙取百萬元
教育
目錄
香港自閉症大專生校園生活遇困難
香港近六成文憑試考生不考慮到大灣區發展
香港67%大學學科全球排名下滑 被指跌幅最大
調查發現港DSE考生壓力仍高
香港最後一屆通識科今開考
娛樂
目錄
楊紫瓊再被香港官員稱作「香港演員」
林青霞獲港大頒名譽博士學位 深夜發文感恩
《飛鴨向前衝》影評:勇敢擁抱未知領域
甫擊敗梁朝偉封帝 吳慷仁再戰金像獎:不敢想像
風雨無阻承傳 紀念家駒音樂會困境中激勵港人
組圖
目錄
組圖:習近平訪港首日 所到之處高度戒備
組圖:香港科學館舉行「八大‧尋龍記」恐龍展
組圖:香港藝術館展出巴洛克時期畫作
組圖:香港藝術館舉行「漢字城韻」書法展
組圖:香港七一 維園警員巡邏 銅鑼灣駐重兵
工商
目錄
一站式專業室內清潔消毒除甲醛服務
SANFI興輝國際 設計師Kenny與岩板瓷磚之緣
贊助新唐人選美大賽 天然護膚品深受佳麗歡迎
將「銅」加入衣物內究竟發生了什麼奇效?
展現中華文化不同時期藝術風格的珍藏古董紫砂茶壼
健康生活
春季愛發火?消炎解毒 蒲公英是養肝寶物
浸大研發F-SLOH有望治療阿茲海默症
2022-08-27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研發出一種名為F-SLOH的多功能有機化合物,具備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潛力。該項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Redo...
病從口入! 多吃鹽少吃三類食物 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
2022-08-26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致命的疾病,據世衛估計每年導致1,790萬人死亡,而飲食習慣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主因。日本一項長期調查研究顯示,多吃鹽、...
中醫師揭感冒與新冠症狀最大差異 提5措施免染疫
2022-08-25
每到換季,氣候不穩、早晚溫差大,感冒的人越來越多。而感染Omicron常見症狀與感冒類似。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究竟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還是普通感...
男士一週兩杯乳酪 患大腸癌風險降低26%
2022-08-25
台灣藝人余苑綺2014年罹患直腸癌後,頑強抗癌8年,但8月21日不幸去世,享年39歲。大腸癌是一種常見的癌症,近年不少港台名人都因為直腸...
中醫師:日常飲食增加Omega-3 有助改善「長新冠」
2022-08-24
Covid-19疫情已持續兩年多,確診康復後出現長新冠症狀的患者日益增多,引起廣泛關注。其常見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胸痛、認知功能障礙...
長新冠|中醫調理氣血陰陽 可減輕長新冠症狀
2022-08-24
新冠肺炎確診後,大部分人都健康痊癒了,但有少部分人有長新冠的症狀,干擾到正常的生活及工作,令人十分苦惱。知名醫學期刊《刺針》(The L...
認清八種頭痛原因 從位置可判斷危險程度
2022-08-22
頭痛是一種發生在頭部、頸部,或是肩膊以上位置的局部疼痛。頻繁發生頭痛不但會影響生活、人際關係和工作,而且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也比較高。正梁中...
男子染猴痘鼻子壞死發黑 全身現白色膿瘡
2022-08-22
近日,德國一名中年男子因感染猴痘出現嚴重皮膚病變,鼻子皮膚壞死發黑,全身出現白色膿瘡。患者接受測試後發現,還感染了梅毒和艾滋病毒。醫生指...
中醫師:喝水不足易致肥胖 日常喝水要「少量多次」
2022-08-22
水分是人體重要組成部分,占人體體重的70%左右,亦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只要失掉15%的水,生命就有危險。喝水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但...
六成糖尿病患者忽視腎功能檢查
2021-12-13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最近一項調查發現,約六成糖尿病患者沒有或不知道需接受腎功能檢查,反映對「糖尿腎」關注不足,調查亦顯示患者與醫生溝通...
香港每月平均七兒童確診糖尿病 脂肪肝或成為糖尿病長期併發症
2021-11-11
兒童糖尿協會10日發表一份報告,表示香港約有一成人口(約70萬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月則有7名兒童確診糖尿病。報告亦顯示脂肪肝有機會成為...
痔瘡原因大公開!3樣食物擊退便祕、痔瘡
2021-09-14
民間有「十人九痔」的說法,痔瘡是現代人非常普遍的問題,其中便祕是造成痔瘡的最大因素。台灣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醫生從飲食、生活、運動...
痛風年輕化有一大原因 中醫推薦快速緩解食物
2021-08-30
痛風趨向年輕化,台灣上海同德堂中醫師胡乃文表示,甚至有國中生都罹患痛風。他指出,痛風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正確的飲食結構。胡乃文說:「吃過多的...
女性變老卵巢先衰?3方法保青春 延緩更年期
2021-08-17
現在女性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少10歲,但提供女性荷爾蒙的卵巢,卻出現了早衰的現象,哪些行為會造成卵巢早衰?如何保養才能避免呢?詳解卵巢早衰對...
4大常見因素引起高血糖 水果是其中之一?
2021-08-10
夏天是否更容易得高血糖呢?台灣上海同德堂的胡乃文醫師表示,吃太多高甜度水果是引發夏日高血糖主因,但他認為冬天血糖更易升高,到底引發高血糖...
香港逾兩成半學生患腸易激症狀
2021-07-30
中大醫學院聯同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一項調查發現,24.1%學生及10.2%家長有中等至嚴重程度的腸易激症狀。調查又發現,中等至嚴重程度腸易激...
丙肝新藥治癒率逾九成 醫生籲及早檢測
2021-07-29
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黃麗虹估計,香港至少一半丙型肝炎患者不知道自己受感染。醫管局在去年已經提供免費...
中大首創以糞便細菌基因 偵測大腸癌和瘜肉復發
2021-07-29
大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之一。中大醫學院28日公布研發新技術,透過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M3)偵測大腸癌,靈敏度高達94%,同時能有效偵測大腸...
中大研究:兒時患睡眠窒息症 成年後高血壓風險增
2021-07-20
中大醫學院19日公布全球首個歷時10年的研究結果。研究發現,患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兒童,會增加成年後患上高血壓的風險。其中症狀達中等至嚴...
中大研究:三分之一染疫後康復者認知能力衰退
2021-07-13
中大一項研究發現,128名參與研究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康復者中,有三分一人出現認知能力問題,另有三分一人出現情緒問題。
防疫攻略:終結口罩痘 皮膚炎
2021-07-12
悶熱的夏天,長時間戴口罩,擔心養出「口罩痘」或更多皮膚發炎問題?反覆洗手、噴酒精,讓富貴手、濕疹更糟糕?楊氏診所美容學專科楊名錦醫師教大...
防疫之夏好煩躁 心理調適很重要
2021-07-08
天氣好熱,心情好煩躁,難道生病了嗎?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又該如何做到? 特別邀請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夢涵來跟大家分享。
疫情當前 防護裝備五大攻略
2021-07-06
疫情當前,口罩、酒精、護目鏡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防護裝備,但是你做到位了嗎?有人主張戴兩層口罩,或是戴護目鏡,是否真的就能增強防護...
雙標靶藥物有效防乳癌復發 團體促納入藥物名冊
2021-06-29
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殺手之一。臨床腫瘤科陳穎樂醫生指,約三成乳癌患者即使接受1年單標靶輔助治療,仍存在復發或死亡風險。聯盟促請政府盡快與國...
移英港人分享急症室經歷:零收費醫護人員態度好
2021-06-03
持BNO移民英國的港人,醫療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環。移居英國近3個月的港人Dale(化名)接受大紀元訪問,講述他數日前進入急症室的過程以及對...
空氣污染致中風和急性心臟病風險升逾四成
2021-04-23
疫情爆發期間,心臟病和中風患者的死亡人數大幅增加,提高了空氣污染和中共病毒的互動效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表明,生活在PM2.5(微細...
將引領韓國食品全球化——宣奉食品
2020-12-07
宣奉食品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韓國人喜歡的各種湯類的食品企業。有著生產悠久和研究開發的豐富經驗。宣奉食品蔘雞湯在韓國很受歡迎,它是將新鮮雞肉...
港大研究:近半市民不知自己感染乙肝
2019-03-06
港大醫學院一項研究招募超過1萬名市民,進行肝炎病毒血液檢測,結果發現有7.8%人患乙型肝炎,但其中48%人卻不知自己已患病。學院促請政府...
濕疹過來人的難行路 走出類固醇上癮症
2019-01-31
資料顯示,香港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受濕疹困擾。不過患者馮先生完全未料到,這種常見的皮膚問題,會惡化到令他過去三個月無法上班,一度要坐輪椅...
香港已踏入冬季流感季節
2019-01-03
衛生防護中心2日宣布,香港已踏入冬季流感季節,呼籲社會各界必須提高警覺,做好個人保護措施,預防流感。
«
1
…
6
7
8
9
»
熱門文章
1
室內晾衣服快速晾乾、沒臭味!只要簡單7招
圖
2
這些食物是「天然降壓藥」 你吃對了嗎?
圖
3
2022春夏時尚7大趨勢 淡雅、簡約、療癒併行
圖
4
羽絨衣手洗更長壽!5個清洗技巧常保如新
圖
5
信念造就一生:在湖中橋上學英文的年輕學子
圖
6
家庭旅遊的首選之地 美西大峽谷
圖
7
「吃什麼」來自台灣的人情味
圖
8
全港首間一人蒸氣海鮮火鍋
9
香格里拉海鮮自助餐
10
一封遲了四十餘年的來信 道不盡感謝之意
圖
編輯推薦
越吃越瘦?專家:「負熱量食物」有助減重
癌細胞被餓死 他斷食抗癌成功 但這類人不適用
【時事軍事】垂直起降隱身運輸機將改變規則
【時事軍事】從B-21首飛看隱身技術高峰
【財商天下】美房貸政策要變 購房者需小心
評論
【秦鵬觀察】Signal安全門 川普團隊驚險過關
【名家專欄】切莫讓憎恨腐蝕我們的靈魂
圖
夏林:加拿大大選,誰真正準備好了?
圖
夏林:美國之音應該關門嗎?
圖
【九評徵文】淺談中共欺騙伎倆
圖
李燕銘:何衛東凶多吉少?多名前上司被傳出事
圖
姚國付:從李克強、 顧萬明與本人的遭遇看中共的流氓本性
圖
王赫:台灣增強軍備 須過財政三大關
圖
王友群:習近平會退休嗎?
圖
周曉輝:美參議員訪華傳遞一信息 北京未回應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