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新聞網
電子報
贊助
訂閱
購買
聯絡我們
Facebook
YouTube
大紀元時報(香港)
搜索
目錄
主頁
目錄
標普:若市建局及港鐵財政受壓 料獲政府適度支持
港交所推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
港維園花展|約3,500盆花今早派完
滙豐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2.5%
積金評級:強積金人均增1100元 中港股基金創最佳開局
影片
目錄
【軍事熱點】中共海軍參與南海衝撞 菲海防旗艦受損
【時事軍事】南海衝突 對中共意味著什麼
【時事軍事】美太空軍確認移動目標追蹤能力
【軍事熱點】烏軍在庫爾斯克行動 改變戰爭敘事
【時事軍事】烏克蘭戰場上謎一樣的鳳凰幽靈
中國/兩岸三地
目錄
澳門「洗米華」被改判加重洗錢罪 仍囚18年
穆迪調降中國評級展望前 籲大陸員工居家工作
中共強改香港選舉制度後 區選投票率創新低
澳門特首不尋求連任 此前與中共統戰部長會面
中共南下幹部成澳門特首 「京人治澳」模式啟動
港聞
目錄
香港民主黨成立小組處理解散安排
標普:香港樓市低迷削弱開發商信貸力 中小銀行面臨風險
港終院4月1日起網上直播上訴案 國安案等除外
港政府統計處公布調查 約三成外送員月入少於5000元
港維園花展|約3,500盆花今早派完
國際
目錄
中國經濟瀕臨崩潰 程翔:中共故技重施討好美國
美副卿提名人確認 從未邀李家超參加APEC
澳洲移民新政上熱搜 哪些人將受影響?
程翔:埋葬基辛格的綏靖主義
【突發】冰島南部火山在持續地震後終爆發
財經
目錄
港屋宇署1月批出14份建築圖則
標普:若市建局及港鐵財政受壓 料獲政府適度支持
港交所推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
滙豐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2.5%
積金評級:強積金人均增1100元 中港股基金創最佳開局
評論
目錄
錢志健:「世界的香港」在海外延續
錢志健:香港進入「特色時代」
區惠蓮:對「台港會」掀起言論風波之我見
【我手寫我心】錢志健 港禁聲下 人財兩空
一年已巨變 說香港故事
人物
目錄
相信音樂肩負使命 加拿大港人延續蕭邦精神
由「電競聰」變成流亡者 羅冠聰成香港民主倒退寫照
加拿大港人無悔選擇:繼續抗爭 希望在前方
已故詩人余光中:十年最好時光 香港是失去夢土
香港發記貿易公司70週年紀念 獅子山下互勵互勉的故事
生活
目錄
羽絨衣手洗更長壽!5個清洗技巧常保如新
香港饒宗頤文化館洋紫荊盛放 群花包圍成打卡熱點
一封遲了四十餘年的來信 道不盡感謝之意
信念造就一生:在湖中橋上學英文的年輕學子
墨茶如何成為奶茶店經營者的最強後盾?
健康生活
目錄
補錯得腎結石?醫師告訴你鈣鎂、維生素D補充比例
台教授罹癌後更健康 抗癌3法寶 這1寶最重要
艾灸是除濕神器 這些穴位降糖防中風 但有3禁忌
癌細胞被餓死 他斷食抗癌成功 但這類人不適用
春季愛發火?消炎解毒 蒲公英是養肝寶物
文化
目錄
現代家規30條考量你的家教 你聽過幾條?
【解密時分】台灣原住民大洪水的傳說
盛夏時光-高美溼地 招潮蟹家族正熱鬧
石山:香港在近代中國的作用 遠遠未得到研究
科技
目錄
天文奇景 下週火星大衝逢月全蝕
蘋果研發新功能 希望助人檢測抑鬱症
香港中大研究:嗜肉飲食加劇空氣污染
可散發彩虹般光澤的細菌顛覆科學家認知
AI詐騙 深偽換臉冒充親友 視像通話騙取百萬元
教育
目錄
香港自閉症大專生校園生活遇困難
香港近六成文憑試考生不考慮到大灣區發展
香港67%大學學科全球排名下滑 被指跌幅最大
調查發現港DSE考生壓力仍高
香港最後一屆通識科今開考
娛樂
目錄
楊紫瓊再被香港官員稱作「香港演員」
林青霞獲港大頒名譽博士學位 深夜發文感恩
《飛鴨向前衝》影評:勇敢擁抱未知領域
甫擊敗梁朝偉封帝 吳慷仁再戰金像獎:不敢想像
風雨無阻承傳 紀念家駒音樂會困境中激勵港人
組圖
目錄
組圖:習近平訪港首日 所到之處高度戒備
組圖:香港科學館舉行「八大‧尋龍記」恐龍展
組圖:香港藝術館展出巴洛克時期畫作
組圖:香港藝術館舉行「漢字城韻」書法展
組圖:香港七一 維園警員巡邏 銅鑼灣駐重兵
工商
目錄
一站式專業室內清潔消毒除甲醛服務
SANFI興輝國際 設計師Kenny與岩板瓷磚之緣
贊助新唐人選美大賽 天然護膚品深受佳麗歡迎
將「銅」加入衣物內究竟發生了什麼奇效?
展現中華文化不同時期藝術風格的珍藏古董紫砂茶壼
健康生活
春季愛發火?消炎解毒 蒲公英是養肝寶物
【健康1+1】正確吃味噌 補腎長壽抗老
2023-06-07
有句俗話說「有味噌就不用醫生」,味噌是日本人十分喜愛的食物。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統計,2022年全日本百歲以上人口已突破9萬人,比前一年新...
如何預防和治療灰指甲?
2023-06-05
健康人的指甲,看上去紅潤、堅韌、平滑、有光澤。如果指甲變色、增厚、變得粗糙、容易斷裂,那很可能就是感染了黴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灰指甲。灰...
長者也能做的核心鍛鍊 起床上下樓都有力
2023-06-05
健身室運動成為時下流行,不僅是年輕人,連長者也在鍛鍊核心肌群。台灣體適能教練徐棟英在《健康1+1》節目中講解長者如何有效鍛鍊核心肌群,可...
痔瘡怎樣治療免開刀?喝碗中藥加2種運動
2023-06-05
俗話說,「十人九痔」,即是說痔瘡的發病率非常高。痔瘡發作時疼痛難忍,令人坐立不安。不過,有人即便手術後仍然會感到疼痛難忍,台灣詠生中醫吳...
為何總打鼾?打鼾原因大公開 這些運動防打鼾
2023-06-05
打呼,也稱打鼾,是人在睡眠狀態時,舌頭和軟顎的肌肉放鬆、往後墜,讓上顎喉嚨空間,或懸雍垂跟後咽喉壁的空間變狹窄,加上空氣快速進出,而引發...
研究:使用手機增罹患高血壓風險
2023-06-04
很少有人考慮到這種習慣是否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最近有研究發現,每周使用手機通話30分鐘或更長時間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中醫治長新冠秘訣在腸胃 日常護理6要點恢復快
2023-06-02
長新冠就是新冠後遺症,COVID-19症狀發病後,持續至少二個月或三個月一直好不了,也被稱為「慢性新冠」。常見的症狀包括腦霧、頭痛、咳嗽...
內臟疲勞有早逝風險 日醫師推薦1呼吸法改善
2023-06-01
內臟疲勞會導致身體機能惡化,引起各種病症。但内臟無法從體外檢視,人們更不知道當下內臟處於何種狀態?日本醫師為民衆介紹了內臟疲勞的自我檢測...
中醫師推薦5種健康零食 抗炎抗癌又好吃
2023-06-01
營養均衡的飲食對維持健康很重要,除了正餐之外,零食也可以吃得很健康。補充下面這些健康又美味的零食,既可以解饞,又可以增強免疫力、減少慢性...
如何活成高品質老壽星?百歲執業醫生分享5秘訣
2023-05-31
人能活多大年齡?人又能工作到多大年齡?今年7月即將度過自己101歲生日的美國神經科職業醫師霍華德·塔克(Howard Tucker),自...
堅持生酮飲食好似得了流感?酮症狀態的7種跡象
2023-05-31
我的朋友DR Monti告訴我,他堅持了生酮飲食兩個月,在這期間他身體感覺非常好。他還告訴我一定要在亞馬遜買一個試劑盒,用來檢測自己是否...
40歲以後易健忘 小心這9件事加速大腦老化
2023-05-30
大部分人對生活中的健忘情況不太在意,不過年長者就可能會擔心是否患上了阿茲海默症。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常常健忘呢?哪種情況是阿茲海默症的先兆...
研究:消費品散發的有毒氣體或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2023-05-30
人們普遍認為他們每天使用的日常消費品是安全的,製造商通常不需要詳細披露其產品中的成分,這使人們很難知道自己接觸到了什麼,及其對健康的潛在...
告別水濕胖 按摩3穴位拍打經絡 祛濕消腫自然瘦
2023-05-29
胖有不同類型,有一種胖叫「水濕胖」,這類人看上去外型腫脹虛胖,還伴有嗜睡、易疲勞、體味重等症狀,這種病態的胖不可不減。人體自帶「除濕機」...
蔬果農藥多 怎樣吃才安全?毒物專家薦4妙招
2023-05-28
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但是如果沒有清洗乾淨,就可能把農藥或病菌吃進身體裡,對健康造成損害。近日台灣超商被驗出沙拉中含有李斯特菌,連鎖大賣場的...
膳食纖維防痴呆 補多反有害 補充上限是多少?
2023-05-28
膳食纖維能幫助降低患早老性癡呆的風險嗎?哪些食物含這種營養素最多?哪類人群補充它會有危險?
枕套細菌比馬桶座圈高萬倍 換洗不勤有4大危害
2023-05-27
大多數人在睡前會淋浴或洗臉,有些人甚至每天更換一次睡衣。但很多人都忽視了他們的床單和枕套。研究發現,僅使用一週後,枕套中的細菌數量就超過...
失眠讓你很痛苦?6種健康食物是天然助眠劑
2023-05-27
睡眠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它能讓我們的身體進行休息、修復和重建。睡眠不足不但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效率,還會增加慢性疾病出現的風險,如2型...
6類人易骨鬆!專家:存骨本靠4招 越早越好
2023-05-26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及絕經後婦女普遍存在的問題,嚴重者可導致骨折、永久性殘疾,甚至死亡。醫學專家認為,骨質是年輕時奠定的,預防骨質疏鬆越早越...
研究:中藥可為治療膠質母細胞瘤提供新途徑
2023-05-26
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腦癌,現代醫學的療效很有限。最近一項動物試驗顯示,由中藥天然化合物靛玉紅製成的藥物可提高患該病小鼠的存活率...
血管好人不老!中醫教你清血管、護心臟最強攻略
2023-05-26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致命的疾病。在美國,2021年有近70萬人死於心臟病,佔全部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隨著年紀增長,血管漸漸受到損傷,甚至開...
你吃的蛋含激素嗎?專家告訴你雞蛋怎樣吃最滋補
2023-05-25
雞蛋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食材,但一天可吃多少蛋呢?有人說雞蛋的膽固醇很高,可以吃蛋白,不要吃蛋黃,否則容易患心血管疾病。撰寫《蛋療》一...
長期便秘恐致癌!按摩4穴位10分鐘緩解
2023-05-25
研究證實,慢性便秘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果能客觀了解和運用中醫理論,結合穴位按摩和對症給予中藥方,同時注意日常飲食,就能有效治療便秘...
防痴呆抗氧化 綠茶這樣沖泡更有效 喝時有9禁忌
2023-05-25
綠茶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健康飲品。研究發現,綠茶富含兒茶素,可強力除自由基抗氧化,多喝綠茶的老年人不容易失智。綠茶還有減輕壓力,對抗抑鬱的功...
護眼抗失智 還防心臟病 營養師分享地中海飲食5要點
2023-05-24
連續六年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評為頂級飲食的地中海飲食,被認為有利於心血管健康,但...
1週減1餐 外科醫生1年半減重27公斤
2023-05-24
肥胖是指體內脂肪過多,導致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一種病理狀態。它不僅影響人的外形,還會增加人們患心臟病、中風、糖尿病、不孕等多種慢性病的風險...
頭痛隱藏病變 這種頭痛是肝膽出問題 4招化解
2023-05-23
很多人頭痛找不到原因,只好吃各種止疼藥,結果吃傷了胃,也加重了肝腎臟負擔,其實有一類頭痛可以從根本上緩解。那麼,如果出現頭痛究竟該怎麼做...
廚師名流突辭世 罪魁禍首大腸癌到底要怎樣防治?
2023-05-23
5月1日淩晨,年僅46歲的澳洲著名廚藝比賽節目MasterChef評委喬克·桑佛瑞洛(Jock Zonfrillo),被警方發現陳屍墨爾...
大人耳鳴脫髮?9信號是腎虛 小孩這樣補腎長得快
2023-05-22
髮枯、落齒、耳鳴、腦力衰退等症狀困擾很多人。在西醫的治療上,這些症狀多分屬不同的專科。但從中醫角度上講,這些症狀很可能都與同一種原因——...
【健康1+1】超慢跑降三高 改善慢性病
2023-05-21
超慢跑是一種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不傷膝蓋,適合所有人。有70幾歲的奶奶因超慢跑,從走路困難到健步如飛,85歲的爺爺透過超慢跑可以做到平板支...
«
1
2
3
4
5
6
…
9
»
熱門文章
1
室內晾衣服快速晾乾、沒臭味!只要簡單7招
圖
2
這些食物是「天然降壓藥」 你吃對了嗎?
圖
3
2022春夏時尚7大趨勢 淡雅、簡約、療癒併行
圖
4
羽絨衣手洗更長壽!5個清洗技巧常保如新
圖
5
信念造就一生:在湖中橋上學英文的年輕學子
圖
6
家庭旅遊的首選之地 美西大峽谷
圖
7
「吃什麼」來自台灣的人情味
圖
8
全港首間一人蒸氣海鮮火鍋
9
香格里拉海鮮自助餐
10
一封遲了四十餘年的來信 道不盡感謝之意
圖
編輯推薦
越吃越瘦?專家:「負熱量食物」有助減重
癌細胞被餓死 他斷食抗癌成功 但這類人不適用
【時事軍事】垂直起降隱身運輸機將改變規則
【時事軍事】從B-21首飛看隱身技術高峰
【財商天下】美房貸政策要變 購房者需小心
評論
【秦鵬觀察】Signal安全門 川普團隊驚險過關
【名家專欄】切莫讓憎恨腐蝕我們的靈魂
圖
夏林:加拿大大選,誰真正準備好了?
圖
夏林:美國之音應該關門嗎?
圖
【九評徵文】淺談中共欺騙伎倆
圖
李燕銘:何衛東凶多吉少?多名前上司被傳出事
圖
姚國付:從李克強、 顧萬明與本人的遭遇看中共的流氓本性
圖
王赫:台灣增強軍備 須過財政三大關
圖
王友群:習近平會退休嗎?
圖
周曉輝:美參議員訪華傳遞一信息 北京未回應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