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世界經典名人
企業家
金融家
醫學家
科學家
教育家
慈善家
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音樂家
藝術家
當代名人
王室采風
總統總理
工商名人
政界名人
軍事名人
科技名人
文藝名人
時尚名人
娛樂名人
體育名人
閃亮人生
維權人物
公益人物
勵志人物
繽紛人物
人間有愛
卓越人物
特色人物
現代修煉故事
社會菁英修煉
各行各業修煉
老年長青修煉
青青學子修煉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人物春秋
當代名人
藝術名人
王室采風
總統總理
工商名人
政界名人
軍事名人
科技名人
文藝名人
時尚名人
娛樂名人
體育名人
第一家庭
抗日名將
傑出女性
名人語錄
藝術名人
藝術家訪談系列 (14) 夏曼.藍波安 達悟文學勇士擁抱飛魚之夢
1988年,台灣的民主運動蓬勃發展,原住民的正名運動、環保運動、反核四運動也在此時風起雲湧。夏曼.藍波安沒有錯過這 一波波要求改革的浪潮。他的自我覺醒,正是來自他在台灣社會底層工作過的生命經驗。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4月2日 10:30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13) 沈明正 掌中絕藝 指上超塵
布袋戲在台灣文化中,一直扮演著一個很特殊的角色。從過去到現在,包括日治時代與國民黨統治時代,布袋戲的歷史演變,相當崎嶇坎坷。1970年代之後至今,從李天祿「亦宛然」、新莊許家班「小西園」、雲林黃家「雲州大儒俠」、「霹靂」,到中南部的沈明正布袋戲團,都為台灣的布袋戲文化,做了很大的貢獻。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3月26日 10:13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12) 台灣出版蠻牛-林文欽
2005年10月,海外的美國《台灣公論報》和台灣島內的《自由時報》合辦一個活動,由海內外17位作家、19位學者、27位意見領袖,共同評選、推薦50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主體意識的啟蒙書。在這個票選活動中,前衛出版社與其同系列的草根出版社所出版的書籍,踏踏實實地佔了一半之譜,足足25本。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3月19日 8:32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11) 百岳畫家郭明福 玉山頂上彩繪美景
郭明福,1950年,出生於嘉義市。1977年,師大美術系西畫組第一名畢業。1988年,師大美術研究所暑期班結業。1989年,40歲才開始攀登第一座台灣百岳。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3月12日 8:14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10) 漢人學者林清財 熱情研究平埔族音樂
平埔族(西拉雅族)是漢人來到台灣第一個接觸的原住民,400來她一直在台灣歷史文獻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腳色。台灣人若要建構自己族群的主體性,瞭解自己的歷史文化,對平埔族群作系統性的研究工作,不但重要而且是非常迫切的課題。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3月5日 3:59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8) 紙風車李永豐 有風就動沒風自己動
李永豐,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負責紙風車劇團(兒童劇創作)、綠光劇團(成人歌舞劇)、風動舞蹈劇場(現代舞), 和風之藝術工作室(專事舞台、佈景、道具及雕塑藝術品設計製作)四個藝術團隊的創作、經營;並擔任「紙風車劇團」藝術監督,以及「紅樓劇場」館長。李永豐強調:「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的話,自己跑,也會變成有風,一樣能讓風車動。」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2月19日 8:04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7) 許亞芬 台上稱帝台下教戲
我和許亞芬的認識,要從2001年她演出河洛歌仔戲團的重量級戲碼【秋風辭】談起。那一年的暑假,我帶著五歲的女兒去看【秋風辭】,原本心儀戲裡小生的女兒,看見舞台上的老皇帝「漢武帝」的表演,竟轉而敬佩起來,還央我帶她去認識這位「漢武帝」。這齣戲碼中,擔綱演出「漢武帝」的,正是許亞芬。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2月12日 9:43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6) 洪瑞珍 一把月琴唸歌不斷
洪瑞珍,嘉義新港人,從小就沈浸在音樂氣氛中。自己和家人都愛唱歌,父母親受的是日本教育,非常喜歡唱日文歌曲。家族中的堂兄弟姊妹亦然。只要有家族聚會時,大家就會唱歌自娛。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2月5日 9:34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5) 陳永明抗癌寫作 台灣歷史劇第一人
歌仔戲資深編劇陳永明,自1960年代,台視、中視、華視開播的「電視歌仔戲」時代起,就開始參與製作與編劇,從事歌仔戲編劇工作已長達40多年之久。陳永明的代表性作品,如【孔明三氣周瑜】、【陳三五娘】、【台灣,我的母親】、【東寧王國】等,皆是膾炙人口的精彩好戲。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1月29日 9:21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4) 河洛團長劉鐘元 台灣歌子戲推手
提起台灣傳統戲劇,很多人都認為「歌子戲」是最具代表性的戲劇。但是仔細深究過去「歌子戲」的戲碼,幾乎氾濫著「愚忠愚孝」、「貞節牌坊」的中國文化,看不到台灣本土有血有淚的歷史軌跡。河洛歌仔戲團創辦人兼團長劉鐘元,不但致力提升台灣歌子戲的精緻化,也改寫了台灣歌子戲演出曲目的歷史,從台灣本土文學中,找到了台灣歷史的題材,製作以台灣故事為主題的歌子戲。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1月22日 9:05 AM
作曲家梁雷:掙得中華文化的自豪感(上)
梁雷,哈佛大學作曲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音樂系助理教授。梁雷說,中國人有很強烈的自豪感,但這種自豪感經常是非常空虛、盲目的。他認為,重要的是,怎麼樣才能從文化的意義上「掙來」、「得到」這種自豪感,這種真正的自信。從某種意義上說,梁雷的學習和創作歷程,就是一個不斷掙得對中華文化自豪感的過程。
作曲家
梁雷
2010年1月15日 10:16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3) 台灣國寶王金櫻 舞台人生永不落幕
王金櫻期待,有朝一日,台灣能成立一個「文化電視台」,讓台灣的藝術文化,有更大的表演空間,不但可以保障奉獻藝術的表演者,也可以讓全民隨時都有藝術節目的選擇。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1月15日 9:46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 (2) 高子洋 卑南牧童流浪歌手
高子洋,本名賴飛龍,卑南族原住民,因隨母姓,後改成「高飛龍」,從前親友都叫他「阿龍」,從小在台東知本部落長大。部落裡有三條大馬路。第一條馬路住的大部份是漢人;第二、三條馬路,則大都是原住民。高子洋的家座落在第一條馬路和第二條馬路中間,四周圍的鄰居,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皆有。這樣的成長環境下,讓高子洋的創作歌曲,包涵了多種語言文化的豐富性。
卑南族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1月8日 10:24 AM
藝術家訪談系列(1) 台灣聲樂教父曾道雄
曾道雄教授,我國著名的男中音,也是台灣聲樂教父。除了從事歌劇演唱、教學之外,曾道雄也積極參與指揮、導演與編劇的工作。曾道雄本人文筆流暢優美,不但把莫札特歌劇作品「可愛的牧羊女」,填上中文歌詞,甚至還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編導一齣「稻草人與小偷」青少年歌劇。他涉獵的範圍之廣,令人不得不敬佩他的精力充沛。
聲樂
藝術家訪談系列
2010年1月3日 11:12 PM
甲上水彩畫家 ──陳甲上
陳甲上熱衷於四處旅遊寫生,題材也隨著視野拓展而更為開闊, 他的作品呈現自然山水的飽滿潤澤、祥和寧靜與濃郁情味, 使人產生一種返璞歸真的聯想,在同好間獲得「台灣米勒」的尊號。
水彩
2009年12月31日 11:37 PM
【藝海漫遊】築夢紀實──林洸沂
林洸沂常利用假日,到各處廟宇找老師傅所留下來的作品,然後在作品中,找出老師傅遺留下來的精神,經由吸收、消化、反芻到自己的作品上。短短幾年,林洸沂從傳統中走出來,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他在造型及線條上的掌握,自然而流暢
【藝海漫遊】
2009年11月30日 7:39 AM
【藝海漫遊】古厝 陶藝家──許明香
在現代忙碌的生活步調影響下,許多人已經遺忘了傳統與古典, 但在空氣中都瀰漫著陶瓷味的台灣陶瓷之鄉鶯歌,有一位鍾情於古蹟創作的藝術家, 她就是全國唯一獲得「全省美展免審查資格」的女陶藝家──許明香。
【藝海漫遊】
陶藝
陶藝家
2009年11月7日 11:19 AM
華裔指揮第一人--專訪林望傑(下)
林望傑表示,自己沒有特別偏愛的作曲家,“我指揮的每首作品都是我的摯愛。”二十多年來,他指揮表演過的曲目接近1000首,自己都數不過來。“我演奏過很多次西貝流斯的《第二交響樂》,我很喜歡西貝流斯,很喜歡馬勒、德沃夏克、伯拉姆斯、貝多芬、舒曼等等。我每次演奏時,都有不同的感覺。”
古典音樂
2009年11月5日 5:24 AM
華裔指揮第一人--專訪林望傑(上)
Jahja Ling,林望傑,這是一個在古典音樂界擲地有聲的名字。聖地亞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克里夫蘭管絃樂團資深駐團指揮、三藩青年交響樂團創建人、伯恩斯坦親傳弟子、魯賓斯坦鋼琴大師賽和柴可夫斯基鋼琴賽得獎者、愛美獎得主、等等,他的頭銜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很多評論家把他稱為迄今為止成就最高的華裔指揮家,然而跟他坐在一起攀談,他給人的感覺更像一位豪爽直率的音樂界前輩、一位對音樂充滿激情的藝術家。
古典音樂
2009年10月28日 7:28 AM
張正傑 翟山坑道展琴藝
大提琴家張正傑今天以金門戰爭遺跡的翟山坑道為舞台,演奏多首西洋古典名曲,為古寧頭戰役和平祈福音樂會熱身。他以「蕩氣迴腸」表達心中的興奮心情。
琴藝
祈福
音樂會
2009年9月23日 7:03 PM
專訪:台灣戲曲唯一女花臉王海波
訪問王海波這位瀟灑率性的戲曲家,整個過程就像聆聽她的廣播節目一樣精彩,每每要為她不可思議的快人快語而絕倒!她不但是兩岸喜愛的京劇演員、美國華人界熱門的廣播主持人,也是精通資訊的企劃家、愛好戲曲百藝的欣賞家…
京劇
2009年9月10日 8:36 AM
豐子愷的漫畫與人生
文化大革命爆發,豐子愷遭到共產黨的批鬥、迫害,一代大師蒙受莫須有的罪名與羞辱,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殘,晚年抑鬱寡歡。
歷史回眸
2009年8月19日 11:38 AM
攝影家李松茂的靈山秀水
李松茂清而精神抖擻,當我們來到他位於巷弄一角中的居室時,他正在閣樓暗房沖洗照片,半晌才回應我們的門鈴。很難想像在這老舊蝸居的公寓中,洗出多幀令國際攝影名家讚嘆再三的巍峨崇峰,造就人間罕見的靈山秀景。
攝影
李松茂
2009年8月7日 3:54 PM
雲濤雙絕傅狷夫 開台灣山水畫先河
一九四九年,渡海來台的前輩書畫家傅狷夫,對台灣壯麗的高山大海、阿里山的雲海煙嵐情有獨鍾,數十年身歷其境、寫生取材,開創以「裂罅皴」畫山石、「點漬法」寫海浪、「染漬法」染雲海,將傳統筆墨活用在台灣自然山水中,開創水墨畫新紀元
【新紀元】
2009年6月27日 7:53 PM
小神童到老頑童 書法家曾臥石一揮而就
年幼就享負盛名的曾臥石,走過一甲子書法鑽研、創作的歲月之後,人生與書藝都跳脫繁華,擁有更多真淳與自然。
書法
書法家
2009年5月10日 9:12 AM
亞洲製琴大師:每年贈琴贊助小提琴大賽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研究五十年小提琴製造技術,通曉手工製琴奧祕的亞洲製琴大師蘇丁選,記者造訪他時,他正在打造一生中最後一把手工琴。雖然即將退休,但他許下心願,每年致贈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一把提琴,為弘揚正統文化藝術努力。
小提琴大賽
2009年5月1日 11:46 PM
舞蹈界母子檔 蔡麗華林文中悠遊舞蹈天地
台北民族舞團團長蔡麗華有子林文中承衣缽,但林文中走上舞蹈之路完全是誤打誤撞。母子在舞蹈界各擁一片天,要聯手為台灣舞蹈持續開創新局。
2009年2月5日 5:00 AM
挽救世界藝術品的隱形人
2008年12月27日 6:25 PM
世界著名單簧管演奏家費德曼訪談錄 (二)
世界著名單簧管演奏家吉歐拉·費德曼(Giora Feidman)的信條是,寧靜比噪音更能影響聆聽音樂的環境。在世界各地的表演中,費德曼給觀眾帶來迷人的寧靜,領他們走上悠遠的心靈之旅。
2008年11月20日 11:13 PM
世界著名單簧管演奏家費德曼訪談錄 (一)
世界著名單簧管演奏家吉歐拉‧費德曼(Giora Feidman)的信條是,寧靜比噪音更能影響聆聽音樂的環境。在世界各地的表演中,費德曼給觀眾帶來迷人的寧靜,領他們走上悠遠的心靈之旅。
2008年11月13日 12:00 AM
1
2
3
共有約 70 條記錄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我沒有鄉愁
承天皇太后——蕭綽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