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中文

細說歷史

【歷史回眸】承製御藥200年 同仁堂夢斷誰手(上)
樂氏宗譜上記載的樂姓祖籍為浙江寧波府的慈水鎮,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昭宗光化年間,大司寇樂仁厚及弟太醫令樂仁規不滿朱溫亂朝,棄官歸隱,後移居到寧波,至清初共31世宗譜。其中,第26世樂良才隨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遷都,也搬到北京。
很多人都知道三國時期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其核心講的是諸葛亮如何運用攻心為上、以德服人的策略,徹底使南人歸順。而在春秋時期,也有類似的在征伐中以威服國、以德服人的故事。
傳奇才女張愛玲逃到香港的前前後後(下)
到香港後,張愛玲很快供職於美國新聞署在香港的新聞處,兩年後,她去了美國,與作家賴雅結婚,後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
清官軼事錄:「懸魚太守」
據《後漢書‧羊續傳》載:羊續,後漢泰山平陽(今山東泰安)人,為官清廉奉法。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羊續被任命為南陽郡太守。在此之前,江夏兵趙慈反叛,殺死了原任南陽太守,並攻陷元縣,一時間人心惶惶。羊續毫不畏懼,身邊只帶一個小書僮微服前往,他「觀歷縣邑,采問風謠,然後乃進。」到任後,快刀斬亂麻,迅速平定叛亂,人民歡欣鼓舞,得以安居樂業。
與她同時代的作家中,沒有誰的家世比張愛玲更顯赫了:父系承自清末名臣張佩綸、李鴻章,母系是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後代,繼母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之女。中學畢業後,張愛玲到香港讀書,香港淪陷,她又回到上海。
他們的言行為何打動了強盜?
中國古代每逢朝代更迭、社會出現動盪時,通常會強盜盛行,他們大多是被逼無奈、為了生存而走上這條路的。不過,由於當時的社會道德仍維持在一定水準,即便是強盜也多少秉持儒家思想,對至孝之人、對恪守道義之人,也都保持著應有的尊敬。史書記載了一些這樣的故事。
【歷史回眸】黃雀行動 港人義救六四學運人士
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可追溯到三十年前港人義救89六四學運人士的「黃雀行動」。「黃雀行動」始於1989年6月下旬直至香港政權移交前,香港商人、藝人、黑道曾募資千萬,前後將七八百名89「六四」人士成功從大陸救出,安全抵達海外,其中包括被中共內部通緝的趙紫陽次子趙二軍的妻女。
珍寶碎了 唐宋名臣只一笑了之
唐朝裴行儉統帥三十萬大軍平定西域,宋朝韓琦為相十年,輔佐三朝帝王。他們均是身分顯赫的朝廷大臣,面對毀壞無價珍寶的無名小吏,他們只是一笑了之。其寬宏大度的胸襟,令今人震撼。
一歲連坐入獄 流離民間 終成中興明君(下)
漢宣帝在歷史上,雖沒漢武帝、唐太宗等一代明君的名號響亮,但由於長期在民間生活,深知民間疾苦,洞悉世事人情,主政後親民愛民,勤儉治國。其學識涵養、見識韜略,都相當傑出,處處都顯露出天生的帝王之材。加上霸王道兼之的治國之道,使其統治時期文治武功鼎盛,史稱「吏稱其職,民安其業」,號稱「中興」。
北宋名臣名將器量過人 忍字功夫了得
歲月長河滾滾而逝,千載歲月轉眼即過,回首過往,閱讀先賢事蹟,他們的胸襟閃耀的光輝,依然能照亮今人的心靈。
古風悠悠:司馬光珍惜書籍
司馬光在洛陽置了一所庭園,起名「獨樂園」,裡面有他的「讀書堂」,其中藏有他收集的萬餘卷文史書籍。司馬光每天早晚常常閱讀這些書,然而即使讀了幾十年,這些書看上去都很新,如同從沒用手觸摸過似的。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歲連坐入獄 流離民間 終成中興明君(上)
他從小就命運多舛,生下來數個月還在襁緥中,就因「巫蠱之禍」被關在監獄裡。幸好碰到一位好心的監獄長丙吉,可憐這位皇室曾孫無辜受累,選了兩名女囚做他的乳母,哺育了這個奄奄一息的嬰兒。丙吉並私下供給他衣食,在丙吉和女囚的照顧下,這個嬰兒總算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他就是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後來名為劉詢),一代中興之主漢宣帝。
「棗 、梨、豇豆和西瓜」傳信 王陽明平叛亂
明朝時期,寧王朱宸濠將要叛亂,一位隱居山林的隱士許璋緊急派兒子給王陽明送了四樣東西:棗 、梨、江豆 、西瓜。王陽明收到這份特別的禮物,心中大吃一驚,即刻省悟,迅速平定了亂事。
改變世界的溫度 他從納粹手中救下669孩子
2015年7月1日,尼古拉斯·溫頓 (Nicholas Winton),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106歲。英國前首相卡麥倫(David Cameron)說:「世界痛失一位了不起的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尼古拉斯·溫頓爵士拯救如此多兒童逃離大屠殺的人道主義光輝。」
中共的票證時代,除了沒有選票外,其它啥票都有。但最荒唐的要數糞票。因農民和「公家」爭搶人糞,中共居然石破天驚地發明並發行了糞票。
《儒林公議》中的北宋歷史軼事
北宋時,張詠擔任杭州太守。有一天,一個平民跟他入贅的姐夫,為爭家產打官司。案情是,兒子年幼時,父親遺囑上寫得很清楚,「家產十分之七歸女婿,十分之三歸兒子。」但是,兒子現巳長成大人了,心裡不服氣,所以前來官府告狀。
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大陸人以往買東西除了貨幣之外,還需要一種蓋上各類紅章的票證。一個燒餅2兩糧票、7分錢;一碗大米飯4兩糧票、8分錢;一碗素湯麵4兩糧票、1角4分錢;一個麵包4兩糧票、1角7分錢。票證的品種五花八門,幾乎有多少類商品就有多少類票證。其中僅糧票就有上萬個品種,面值大到一張一萬斤,小到一張半兩。
不懼威脅 范仲淹直筆寫碑銘
范仲淹主管慶州(今甘肅省慶陽縣)的時候,有人託他寫碑銘,范仲淹就為他寫好了,卻因此暴露了一位死去貴人的人所不知的隱惡。
【文史】紫禁城大氣輝煌 體現天子至尊
明成祖下令遷都北京後,經過精心的選址,紫禁城建在北京的中心位置,因為皇帝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表,必然要居於人間的中心。從我們現在看到的故宮的朱牆黃瓦、雕樑畫棟、簷牙高啄,一景一獸無不透露著豪邁、大氣;它的金碧輝煌、雄偉壯觀、肅穆莊嚴也無不體現出天子的至尊。
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袁枚(1716—1798),字子才。他在《新齊諧》一書中,寫有《山東林秀才》一文。現譯述如下:
木訥寡言反而登上帝位 唐宣宗的翻轉人生
唐宣宗李忱是極富戲劇性的帝王。三十六歲前因嚴重木訥寡言,宮裡的人都認為他不聰慧 ; 後傳說被唐武宗迫害逃出宮外淪落民間,傳說曾遁入空門為僧。武宗病危的時候,宦官們認為他痴傻較易掌控,就迎接他登基,從此人生大翻轉。
領略輝煌西方文明和風光,歐洲是華人的首選,那麼你知道應該去歐洲的什麼地方度假呢?「馬耳他」具足歐洲風情,又非常經典袖珍,是歐洲的熱門旅遊勝地。她是一個地中海中的歐洲文明島國,是歐洲文化的交匯地,人類文明的蹤跡可追溯到7,000年前。
【歷史回眸】香港保衛戰(下)榮耀終歸於香港
抗戰時期的香港起到了物資運轉樞紐和巨額款項輸送渠道的重要作用。國民政府在港設有專門機關負責對外採購和對內輸入軍用物資。軍政部、貿易局、交通部、中央信託局都有駐港辦事處。抗戰初期,約75%的外援物質都是從香港經廣九鐵路運送到廣東和全國各地。九龍啟德機場每天都有定期航班飛往重慶運輸大量物資。
【歷史回眸】香港保衛戰(上):拒絕淪陷
1941年12月8日7時,香港啟德機場上空,突然飛來幾十架飛機,緊接著一陣猛烈的爆炸聲響起,香港街面上、酒吧間電影院裡享受著生活的人們,望著遠處濃煙滾滾的天空,疑惑地抬起頭:「70%是防空演習,報紙上沒說戰爭已經逼近了呀。」
歷史中,有這樣平凡的人,逃難途中遇到了危難。他們沒有武功,沒有法術,只憑著高潔的修為,感化了凶狠的盜賊。歷史故事散射出的光芒,見證著孝德的風采。
張方平飯間教婿
張方平在朝為相,平時在家,即使吃飯時,也總是穿戴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連他的女婿王鞏,也深受岳父的影響,不僅為人正派,而且平時行止,同樣也是一絲不苟。
【歷史回眸】闖過去,你就是香港人!
上個世紀50至70年代,發源於梧桐山的深圳河,被國際社會稱為中國的「柏林牆」。 對於數百萬渴望自由的人們來說,那裡是天堂與地獄的分界線。大陸50年代以後的各種政治迫害,包括屠殺、飢餓與貧窮,使民眾不得不想方設法逃離,當時香港幾乎成了最近的一處「天堂」。
漫談中國舞:唐代之《龍池樂》舞
《舊唐書·音樂志》記載:《龍池樂》是唐玄宗所作。在他還未做皇帝之時,住在隆慶坊。宅子南部突然有泉水湧出,變成了一個大水池,可以在裡面泛舟。會望氣看相的人深以為異,認為有「天子之氣」。後來玄宗登基做了皇帝,就將舊宅改為興慶宮,而池水更多了,瀰漫數里,該池被稱為「龍池」。為此,玄宗作了《龍池樂》,以記此事。
《笑談風雲》第24集 歷史變局(4)
在軍事上,秦始皇南征百越、北擊匈奴,基本奠定了後代中國的版圖,同時他修萬里長城,保住了中原地區不受到遊牧民族的侵襲,所以秦始皇的作為對後世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
《笑談風雲》第24集 歷史變局(3)
《東周列國志》在寫到六國滅亡時,最後有一首詩作為總結,這詩是這麼寫的:「卜世雖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綿延過歷緣忠厚,陵替隨波為倒顛,六國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東遷,總觀千古興亡局,盡在朝中用佞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