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23日電)南投水里鄉上安村現在是著名的觀光農村,美麗的田園景色,讓人很難想像這裡曾在5年內,連續遭逢賀伯颱風、921地震以及桃芝颱風的肆虐,造成民宅倒塌、居民傷亡的慘劇。
「災後重建的心酸,我們知之甚深!」南投縣水里鄉上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宏忠說,政府慰助金只能救急,居民重建家園的堅強決心與學會與天共存,才是重建成功的關鍵。
水里鄉上安村過去是典型的農村社區,人口約1400人,境內居民閩南、客家族群約各半,主要產業是茶、梅和葡萄。
美麗的景色,隱藏著災害的致命危機。位於陳有蘭溪流域的上安村,5年內連續遭逢賀伯颱風、921震災與桃芝颱風的肆虐,不僅使上安村居民賴以維生的田園盡毀,光是桃芝颱風帶來的土石流爆發,就造成25戶房屋全毀、32戶半倒,死亡27人的慘劇。
不過,現在的上安村已回復農村熱鬧、富庶的景象,小孩們組成說唱藝術劇團,配合村裡春梅、夏茶、秋葡萄產季活動,在外地遊客面前展示自己家鄉的特色佳餚,其中最有趣的是社區居民們把梅枝廢物利用,將梅子樹每年修剪下的長枝,製作為代表社區的「呆呆鉛筆」。
看著電視報導88水災肆虐的災情,當地居民阿明說,「之前的賀伯、桃芝颱風過後,我們也是吃了幾10天的空投救濟糧食,吃到快吐了,但現在靠著生態工法整治三部坑溪奏效,社區也重建成美麗的觀光農村,我們終於再也不用擔心受怕了!」
除了整治成功之外,什麼是上安社區重建成功的關鍵?張宏忠說,「我們有一群願意為自己家園團結出力的好夥伴,社區的籃球隊在災難時把大家的心串了起來」。
921震災前,上安社區就有籃球隊,結合老中青三代分成4支球隊打一年賽事。上安社區發生嚴重災情後,球隊馬上變成救災組織,儼然小型的指揮中心,村長負責對外聯絡,4個中隊長負責物資整合及發放,在政府力量還未來到前,社區內部就能紓緩居民頓失所依、茫然無措的心情。
上安村居民災後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深刻體悟唯有團結才有重建可能。災民穿梭在縣政府、水保局,一關關的拿著各式各樣的表格,領取災害補助、處理變更地目等瑣碎的行政事務,用自己的力量,恢復原來的生活。
另一方面,當地居民也尊重專業意見,啟動「產業重建」,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南投縣政府等資源的投入,把傳統農業轉型成休閒觀光農業。
上安村居民深知,土地沒了可以靠意志力與政府資源協力重建,但人命關天,與天鬥的結果卻是什麼也喚不回。
張宏忠說,社區定期派員參加水保局舉辦的土石流防災訓練,並在颱風警報前分配巡防任務,如果發現危急狀況,「經過桃芝後,我們都很配合撤離」。
水里鄉民代表張豐富建議,當初上安村民重建耗費太多的時間在行政表格作業,希望政府這次處理88水災能成立單一受理窗口,讓災民免於奔波之苦,並在符合安全的前提下,尊重當地人意見選擇適合地方重建,而非政府強勢主導。
天災肆虐威脅,上安村民選擇與天共存、原地重建,但富庶景象不是從天而降,而是需要完整配套;危機就是轉機,上安村的成功經驗,或許可以提供政府和88水災災區參考,讓災民找回希望,重建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