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七星彩开奖结果 - App Store shouye
中國園林名築

吳下名園之冠 蘇州留園

在蘇州閶門外,坐落這一處精緻的園林,即中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的留園。留園將以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與山水花木融為一體,園中奇石遍佈,配以亭台、古木,十分精巧秀麗,清代學者俞樾在《留園記》中稱留園「泉石之勝,華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誠足為吳中名園之冠。」

  

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罷官回到蘇州,從此不問戶外事,益治園圃。他邀請當時的疊石名人周時臣為其設計建造了一座私家園林,命名東園,宏麗軒舉。園內遍植各類松竹花木,有池盈二畝,清漣湛人,其中有一著名的太湖石,名曰「瑞雲峰」,相傳是北宋花石綱遺物,被認為「妍巧甲於江南」。此石原為湖州董氏所有,後來董徐兩家聯姻,將「瑞雲峰」作為嫁妝送與徐家,徐家將其放置在東園,清乾隆年間移到蘇州織造署內。徐泰時去世後,東園漸廢。

  

到了200多年後的清嘉慶年間,劉恕在東園的原址上進行修復和改建,並重新命名「寒碧莊」,意為「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又名「花步小築」,俗稱「劉園」。劉恕酷愛奇石,所以在園中置奇石十二峰,名奎宿、玉女、箬帽、青芝、累黍、一雲、印月、獼猴、雞冠、指袖、仙掌、干霄,一時傳為佳話。園中設有傳經堂、卷石山房、明瑟樓、聽雨樓、曲溪樓、綠蔭、石林小院等諸景。道光三年,此園開放,供大眾觀賞,一時門庭若市,極為轟動。

  

咸豐時代,時值太平天國戰亂,「劉園」也逐漸荒廢,到同治12年,此園為常州人,湖北布政使盛康(號旭人)所購得,盛康對其大加修復,並將「劉園」改為「留園」,取「長留天地間」之意。當時園內樹木蔥鬱,花草繁茂,清池流水,奇山異石,亭台典雅,水榭精緻,園中各類精緻高低錯落,比昔日更增雄麗。後來盛康之子盛宣懷流亡日本,園遂衰敗。

  

古往今來,留園幾度興廢,如今全園分中、東、西、北部四個部份。中部以山水為主,蔥鬱清幽。中間是一汪清澈明潔的池水,池之北部堆以假山,山上種植花木;山頂有一「可亭」,可觀全園;池的南邊點綴著古色古香的圖案漏窗,可謂別出心裁;池西是一條逶迤曲折的長廊。「涵碧山房」是這裡的主要建築,取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之意,此廳坐南朝北,前面有一露台,比鄰荷花池,在此賞荷,猶如舟行池中,別有情趣。

  

東部以建築為主,參以軒齋,其間奇峰秀石林立,重簷迭樓,曲院迴廊,曲折多變,是留園精華所在。其中高深寬敞的主廳「五峰廳」又稱楠木廳,有「江南第一大廳」之稱,為蘇州園林中規模最大的建築,其名取李白《觀廬山五老峰》「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之意,四周環繞著還我讀書處、揖峰軒、汲古得綆處、西樓、鶴所等建築。

東面是鴛鴦廳,又稱「林泉耆宿之館」,由南北兩廳組成,北為方梁有彫花,是男主人會客的地方,南為圓梁,無彫花,是女主人會客和男主人聽音樂的地方,此廳是古典廳堂建築的精品,著名的「留園三峰」-冠雲、岫雲、瑞雲三峰位於廳之北部,其中冠雲峰為江南園林湖石之最,玲瓏剔透。

  

北部遍植各類瓜果花木,還有月季花圃、葡萄籐棚、盆景園,一派田園風光。西部則是山林風光,一座由黃石堆砌的土山,一彎溪水在山下流淌,富有動感,山上楓林繁茂,深秋紅霞似錦,「舒嘯」、「至樂」二亭點綴其間,充滿山林野趣。

  

整個留園貫穿著700米的曲廊,隨形而變、順勢而曲、通幽度壑,變化無窮。廊壁嵌有歷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最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為明代嘉靖年間吳江松陵人董漢策所刻。留園有很多獨特的花窗,窗櫥上雕刻著各種花紋圖案,留有寬敞的窗口,使窗外的景物映入室內,猶如圖畫,給人以窗中有景,景中有窗之感,可謂獨具匠心。

  

留園的山水佈局宜居宜游,結構精巧嚴謹,庭院幽深,樓閣錯落,疏密有緻,對眾多建築再空間上的處理,居蘇州諸園之冠,再配以獨具風采的奇峰異石,不愧為江南園林藝術的傑出典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