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實錄:祖宗不邪淫 子孫中狀元

莫求
font print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

清朝順治已亥年間(西元1659年),江蘇昆山人徐立齋考中了狀元。在他剛剛考中狀元時,有個人去城隍廟祈禱,晚上就留宿在廟裡。

夜深時分,他看見廟裡城隍神威嚴升座,並召喚這人過來,對他說:你知道徐立齋考中狀元的原因嗎?那是因為徐立齋的祖先累代都不淫邪,長久積累了德行,深深的符合了天心。今天鼎甲之發,只是徐家科舉高中的開始而已啊。正所謂:功名雖秘,果報昭昭。今天我把件事的真相告訴你。你要把這件事傳揚出去,讓那些在世上昧然於邪淫的人,及時醒悟。說完了,城隍神就離開了。這個人後來就將此事廣泛傳播。

後來果然如城隍神講的一樣,徐立齋中狀元只是徐家科舉高中的開始:徐立齋的兄弟徐健庵、徐彥和分別於康熙九年(西元1670年)和康熙十二年(西元1673年)高中了狀元。同胞三弟兄,皆中狀元,天下少有,其後他們的子孫都接連不斷的登科高中。

看了這則故事,我想古人說的「祖宗積德」這句話真的有道理。作為一個人一定不可淫邪,一定不能發生任何非婚姻的性關係,一定要拒絕、遠離一切色情、淫穢的資訊,在涉及到性的任何一方面都一定要遵守正統的道德規範不可妄為;而作為一個有更高標準要求的修煉人,則不僅在語言、行為上一定要如此,還要在思想中徹底去掉一切對色慾的執著。

(資料來源:《壽康寶鑒》)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的姥姥是一位非常樂於助人的善良的老人,她的一生有很多神奇的故事。50年代時,生活還很困難,這時她們家旁邊搬來了一家鄰居,是服役軍人的家屬,丈夫是解放軍,妻子帶著剛出生兩個月的孩子租住鄰居的一間下屋,母子二人生活困難,母親有病,孩子快餓死了。這時我的姥姥就特意為她們送去一籃子自己節儉省下的土豆,並教給她如何將土豆烤熟,碾成糊狀餵養孩子。孩子吃了土豆後慢慢好轉了過來。我的姥姥就一直接濟這窮苦的鄰居,直到後來他們的孩子慢慢長大。
  • 清朝江蘇溧陽縣縣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訴訟的書吏,姓焦。他為人正直,常常為眾人排憂解難,因此為鄉人所尊敬。他鄰居家的兒子,年齡不到十八歲,但卻好勇鬥狠,焦某少不得為他調解事端,是故鄰家子對他十分感激。
  • 更多證據顯現,靈魂真的存在,擁有多世記憶!前世殘酷折磨囚犯,泰國醫院院長怎樣才能還清罪業?《未解之謎》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償還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陽間法律無法審判,上天也絕不饒過,無論時間長短。有的是當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個發生在清朝的神異故事就在告訴世人:無論何時害了人命都難逃報應的。
  • 古今中外,在劇火的大災難發生時,誰能讓「神出手」得到奇跡福祐呢? 本文這些真人實事給了我們參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善有善報,可能是事後報,也可能是立即就報!報應不爽呀!
  • 清朝撰寫《勸戒錄》的梁恭辰的父親曾擔任江蘇布政使,與蘇州江鐵君是以詩文相交的朋友。江鐵君曾出家為僧,後又還俗,回歸儒學,不過他應該還是相信因果報應的。他曾講了這樣幾件離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沒好報」這樣的說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善報,甚至還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覺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著一切,禍福早已註定,好人遇到的壞事,恰恰是老天在幫你消減之前的罪業,以讓你在消減完罪業後,來世得福報。清朝梁恭辰編撰的《勸戒錄》中記述了兩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 清朝安徽商人汪某,在浙江一帶從事鹽業生意。他性格素來豪爽,雖每日與錢打交道,卻並無利慾之心。
  • 善有善報,自古不虛。據清朝梁恭辰的《勸戒錄》記載,浙江仁和縣(今杭州市)有一位汪先生,世代經營鹽業,家道殷實。
  • 人們常說善惡有報是天理,那麼如果心有所求的善舉,善報又如何呢?若僅是心生妒嫉的一念也會遭惡報嗎?這兩個故事耐人尋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