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0日訊】(中廣新聞林麗玉報導)依據內政部的資料統計,去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大約有240萬人,占總人口比率10.43%,而隨著人口老化,預計到民國120年時,臺灣老年人口將增加到551萬人,也就是說,每五人就有一位是老年人。正因為老年人口增加,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也發現,今年3-7月,社區企圖自殺通報個案中,8.3%是65歲以上的銀髮族,銀髮族自殺原因以「情感與人際關係因素」最多,佔了三成。
台北市衛生局統計,臺北市去年1月,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為12%,到今年6月,高齡人口數已經增加到32萬5,331人,佔全台北市人口的12.43%,而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也發現,越來越多銀髮族意圖自殺個案。
以自殺防治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3-7月接獲社區企圖自殺通報的個案中,有8.3%是65歲以上的銀髮族,而導致老年人自殺原因,以「情感與人際關係因素」最多,佔了三成左右;其次為「久病不癒」佔了兩成以上,而社工人員進一步關懷心情有困擾的銀髮族,發現老人家想不開,很多都是來自於心理上的空虛感,使得部份老人家放棄自助、不再向外求援,為了協助老年人走出心理困擾,台北市衛生局委託民間單位,進行社區民眾心理服務。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所長李玉嬋表示,當銀髮族面對身體機能衰退、自我能力表現機會減少時,常會感到挫折與壓力,不過家人常因生活壓力缺乏耐心,家中晚輩總是以「幫忙」解決問題,忽略了老人在乎的情緒紓解,使得老人家更加失落。所以親友家人的陪伴相當重要,同時聆聽老人家的情緒,也有助分擔老年人的心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