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5日電)在上半年景氣底部確認後,下半年有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 (MOU)可望簽訂,加上利差回升、股市行情欲小不易,券商認為,金融業下半年獲利可望優於上半年表現。
法人表示,銀行淨利差持續下滑的問題,可望在第二季末告一段落,雖然部分銀行淨利差已低於1%以下,但預計下半年將開始緩步回升,不過,信用成本則受到逾放比上升、呆帳覆蓋率下滑而提高。
壽險業受惠於台股資金行情,淨值有顯著回升,根據保險發展中心資料,截至今年4月底,主要壽險公司淨值增加統計為國泰人壽新台幣246億元、新光人壽60億元、富邦人壽56億元,下半年只要台股不大跌,淨值可望維持穩健回升力道。
在基本面已度過最壞的狀況下,配合MOU下半年簽訂有望,金融業的基本面就長線而言,外資券商相對看好金融業的評價,包括美林證券、高盛證券及瑞信證券等三大外資券商都看好的金融股是富邦金控,並分別給予35、34及30元的目標價。
此外,美林調升國泰金控的目標價到60元,但降低中信金控及永豐金控的目標價,分別至21元、9元;高盛則看好永豐金,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11元,瑞信也將永豐金列為金融股首選名單,投資評等為「中立」。
野村證券則喊進元大金控,目標價25.5元,野村證券認為,元大金最有可能從兩岸併購中受益,也較有能力發動併購,元大金的獲利驅動力來自於證券,且有一支強而有力團隊及平台,可交叉開發業務,資本適足率較佳,也有助在國內外進行收購行動。
工銀證券認為,兩岸金融開放為正面趨勢,雖初期實質獲利貢獻有限,甚至可能虧損,但對本國金融業者而言,開發一個新市場有助於獲利的提升,長線金融指數上看股價淨值比可達2倍以上,回檔時可逢低佈局。
工銀證券指出,目前中國主要商業銀行股價淨值比在2.92倍,台灣金融股指數的股價淨值比僅1.23倍,其中,主要金控股的股價淨值比在1.43倍,隨著兩岸金融開放的正面趨勢持續進行,未來中國市場獲利將持續貢獻給台灣母公司,金融股可望複製中概股的評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