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巧蓉台北報導)為了善用既有資源設施,創造故宮新價值,從98年7月8日起,故宮特別為「文會堂」添增劇場聲光設備,推出「故宮新韻」傳統戲曲定目演出活動系列,讓遊客能深入領略傳統中華藝術文化的多元美感。
國立故宮博物院周功鑫院長表示,活化故宮,多元化經營一直是博物館努力的目標。
繼「故宮週末夜」、「故宮夜宴」之後,「故宮新韻」是她極力想推動的。以故宮藏品為核心,結合與文物相關的傳統戲曲,藉由生動的戲曲表演,不但提供遊客視聽全方位感官體驗,還可以加深遊客對故宮收藏文物的印象。
周功鑫致詞時除了感謝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對「文會堂」的大力贊助外,並且贈送致謝獎牌。她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提供的高畫質影音品質設施,色彩艷麗、畫質細膩,讓原本僅供研習及會議使用的「文會堂」展演廳被打造成一座嶄新的故宮新劇場。
故宮博物院教育推廣處副處長朱惠良指出,結合故宮國寶收藏《明皇幸蜀圖》、《宮樂圖》,「故宮新韻」首波推出的是由蘭庭崑劇團重新編演的《長生殿》定目演出。從《明皇幸蜀圖》走進《長生殿》的崑曲世界,一段見證大唐王朝興衰的愛情劇作,觀眾可以在「故宮新韻」的劇場中感受一場華麗、淒美又動人的藝術饗宴。
蘭庭崑劇團團長王志萍表示,「崑曲」有百戲之稱,聯合國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次能在全世界聞名的故宮博物院和國寶級的文物做聲情的對話是一項很有創意的演出,尤其是劇場多媒體的裝置,平面的國寶級文物被生動活化了,舞台上的表演和凝固的歷史有一個很好的結合,達到相映成輝的效果。
為了配合故宮的演出,台大李惠綿教授將《長生殿》重新整編創作為90分的精華篇,除了力求保有原本的唱腔、身段,並且適度加入文物與劇場結合的視覺裝置。
除了免費欣賞新韻戲曲表演外,故宮還舉辦相關的專題講座與親子互動活動,希望能達到教育推廣的目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