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台湾 娱乐 - 体育

淺談詩詞韻

文/天雪
font print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這裡想說的詩詞韻,不是格律與押韻,而是詩詞背後的內涵。一個對仗押韻完好的詩詞,未必具有極佳的「韻」味。

其實,古人寫詩,著重的是其韻味,而不是它表面上的押韻。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後人不解為何大多數的古體詩並不規範格式上的押韻。

修行的人,大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常人的觀念越重,條條框框越多,相應的,就越會局限我們的思維。

而一個優秀的詩人恰恰要具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獨到靈性。也只有具備這樣的靈性,千古絕句才會在頃刻之間躍然紙上。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唐朝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名句。意思是: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沖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的氣勢。後人常常用這兩句詩來描寫瀑布的壯觀景色。

試問妙筆生花的太白居士,若非靈性使然,又怎能有如此超人氣魄呢?這是詠物的。

再看詠情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作於李白在安徽涇縣一帶漫遊途中。在涇縣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倫,他常常預備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離開桃花潭時寫下了這首贈別之作。前兩句敍事,詩人正要乘船出發,忽然聽見岸上傳來歌唱聲,原來是老朋友汪倫特意趕來送他;後兩句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別之深情,生動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強了詩句的動人力量。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寫出了與友人的真摯情意。汪倫也因而名留千古,婦孺皆知。

這裡要說的是,李白雖名列曠古詩傑之首,但他卻是一個最不恪守押韻與格律的詩人。但為什麼千百年來,世人把他尊崇為「詩聖」呢?

很簡單,一言以蔽之,他的詩韻境界是後人無法超越的。

「浪漫飄逸,豪情滿懷,嗜酒成性,一生都不會刻意逢迎、不事權貴。」提起李白,後人不僅會對他做類似評價,還會說他又有豪俠性格以及作為浪漫主義詩人所特有的非凡氣質,即豐富的想像力和脫離實際。

其實,所謂的「脫離實際」,恰恰是太白詩聖高居榜首的獨特素質。

另外,一首好的詩詞,是可以打動人的靈魂的。選用難懂的文言文,未必可以堆造出它深遠的意境來。李白的詩詞,大多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比如他的婦孺相傳的〈靜夜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提起強調儘量在詩詞中採用白描手法來表達內涵的人傑,這裡不得不介紹一下一代詞宗──李清照的「易安體」了。李清照主張「詞,別是一家,文雅,易讀,典重,故實……」

她的詞擅長白描手法,用字自然淺顯而音節和諧、詞意婉轉,清新怡人。經常在尋常詞語中創出新意,在文學詞壇中獨樹一幟,在詞的內容上,她一方面以女性特有的藝術感受,使兩宋以來的婉約雅詞的題材、意境更加深化、細膩,將婉約詞派推向了新的高峰。

後世對李清照的詞評價非常高。宋代朱熹說:「本朝婦人能文只有李易安與魏夫人」;明楊慎:「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鄭振鐸說:「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像她那樣的詞,在意境一方面,在風格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由此可見,易安體白描手法其驚人的生命力及世代相傳的感染力。因此,好的詩詞,用簡單的白描,也可以世代頌揚。家喻戶曉的〈聲聲慢〉是再好不過的例子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簡簡單單的漢字重複,但每每讀此詞句,一個孤孤零零,淚眼汪汪的女子便浮現眼前……

修煉人常談論「內涵」二字,或常提及「向內找」,詩韻的昇華即在於此,但是有多少世人深諳其中之理呢?

其實,所謂的「韻」味,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也是最不能摻假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一顰一笑,一言一行……任何一個不經意的肢體語言都可以把你平時的修養暴露無遺。

「韻」不僅是一種感覺,更是人們內在修為的體現。古人的思想簡單質樸,所以也就韻味十足。字裡行間,衣著打扮無不透露著我們中華文明的傳統底蘊──神韻。常有人說,我們現代人身上穿著古人的衣物,看著總是感覺差一點。差在哪裡?其實就是這個「韻」不足。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創作一首好的詩詞,當然離不開作者的文學功底,但更重要的,是要對周遭的萬事萬物有非凡的洞察力,而這種能力卻來自於我們先天的靈性與人格修養。只有不斷的淨化我們的心靈,所謂「靈性與修養」才會漸漸的被提升並開發出來,好的詩詞也會因此而「得來全不費功夫」,深遠的韻味也就躍然紙上了。詩友們,試一下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細雨纖纖江南曲,紅塵靄靄芳涯許。
    兩情依依歎別離,淚珠滴
    曠古別情今朝遇。

    歲月悠悠多情女,魂斷淒淒獨離去。
    舊夢渺渺似相識,與君詩
    問君可識鬢中菊?

  • 三國時期有一位「醜妻」,頗爲聰慧,即曹魏大臣許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圖》。(公有領域)
    元稹悼亡韋氏詩,通首說得哀慘,所謂貧賤夫妻也。「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言其婦德;「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貧。俸錢十萬,僅為營奠營齋,真可哭殺。
  • 《人日》一詩,通過寫景,表達了冬去春來,萬物生機勃發的景象。面對雪霽後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舉辦各種活動來慶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樣興高采烈,而是用「閒吟曠士懷」來抒發自己的襟懷。
  • 皮日休的這首《館娃宮懷古》,前三聯都是描寫館娃宮遺蹟的荒涼景象,尾聯則是表達了對吳王夫差因女色而滅國感到不值。同時,皮日休對越王勾踐利用美色打敗吳國的事情也頗有微詞,他在《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一)》詩中寫道:「越王大有堪羞處,祇把西施賺得吳。」
  • 茫茫的大江南北,走正道,有時候反而事情難辦成。榆莢形如銅錢生在樹上,楊花如玉屑灑落在街頭。
  •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主要是為了答謝皇甫曙的宴會邀請創作的,到尾聯才算是正式答應了赴宴。白居易是依照古禮的要求這樣寫的。《禮記‧曲禮上》:「凡與客入者,每門讓於客。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
  • 通過這首詩,我們了解了古代的名家如何教養自己的孩子。或許人生會遭遇艱難坎坷,不能因為一時的清貧生活而失去了做人應該遵守的道德禮義。正如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的:「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田家即事,寫景兼寫事,妙能得神。頷聯上句織,下句耕。頸聯寫景一句高,一句低,細膩風光,落句(尾聯)言皆由命。見生時樂死且不必問,蓋皆任之於命,己之志不可惑也。
  • 《泛鏡湖南溪》展現了宋之問的文字表達功夫極精鍊與老到。以「候冬發」對「作春啼」;「開天小」對「夾路迷」;猶如讓若耶溪的山水躍然紙上。尾聯「猶聞可憐處,更在若邪溪」,以略帶遺憾的語氣來讚美若耶溪的景色,更是別具一格。
  • 人生如「飛鴻踏雪」,來去匆匆,痕跡很快就會消失。「鴻飛那復計東西」,「東西」二字的字面意思是方向;其言外之意是說,不要太在意塵世中得到的東西,或曾經留下的痕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