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普拉蒂尼這個名字,全世界的球迷們無人不知、沒人不曉。但是你可知道,這個大足球明星,在功成引退之後,在商界又不斷取得成功,成了個大富豪呢!
普拉蒂尼說:「每個人的一生都像是一場球賽,對於我來說,球場就是戰場。我在球場上是勝利者,在生活中也是強者。」這是1987年5月17日,星期日,陰雨綿綿中的意大利都靈體育場,在全場幾萬球迷依依不捨的挽留聲中,他射中了最後一個球,向全世界愛他的人們行最後的告別禮後,淚流滿面地說出了以上的由衷之言。
他在事業高峰之時激流勇退,所以關心他的人無不感到惋惜,甚至包括他過去的對手。《巴黎競賽報》曾發表評論說:我們應該感到悲哀!因為我們正失去一個英雄,一個戰士,一個下一世紀才可能產生能替代他留下的空白位置的人。他的確是個英雄,尤其對於他的祖國,他的綠茵場。
這位能佔據成千上萬世界各地球迷心靈空間的人物,就是全球超級巨星、曾任法國國家隊隊長,後來又成了成功的企業家的米歇爾•普拉蒂尼。
米歇爾•普拉蒂尼1955年6月21日生於法國摩洛爾省的默爾特。他的父親是個數學教員,也是一個狂熱的體育愛好者,兩個叔叔都是高大無比的籃球運動員。雖說出生於體育世家,普拉蒂尼小時候卻在同齡的夥伴中個子最小,體質最弱而且靦腆,凡事不爭強好勝。法國人追求浪漫而好動的性格似乎沒有降臨到這位未來在球場上衝鋒陷陣的球星身上。但他父親並不因此放棄帶兒子去練球的機會。普拉蒂尼將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吸收,一點點地蘊藏那一份對足球的痴迷。
為了彌補表面上體弱和個子矮小的缺陷,小普拉蒂尼不知不覺地練就一種超越自己身體素質的本領。他的父親常常驕傲地回憶:「米歇爾的童年是如此的美好與順利,他當時那股認真勁真叫人喜愛。」在多雨的家鄉,普拉蒂尼興致勃勃地玩弄黑白相間的圓球,無論在學校還是在體育場上。
普拉蒂尼的環境是如此安寧,而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未來球王馬拉多納,則光著腳在千里之外的一座小鎮的街頭巷尾,與小夥伴們對著足球撒野。
直到17歲,這個一頭捲髮,有著孩子氣臉龐的靦腆小夥子,逐漸以個人嫻熟的足球基本功吸引了南錫隊的注意。1972年普拉蒂尼當上了南錫隊的替補隊員,他只是太嫩,經不起高大隊員的橫衝直撞。在人隊後的第一場職業賽中,他一直坐在替補席上看著別人,心裡默默地哭泣……而另一位阿根廷球星馬拉多納,這時就已經作為國家青年隊的主力奪取了一塊黃澄澄的金牌。
普拉蒂尼決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多年來默默追求的理想,他用心來學,用腦子去想,用血汗去練。在他20歲之際,這位看上去身體單薄的隊員,所踢的弧形任意球常常讓對方守門員和後衛緊張不已。在南錫隊,他在同伴的默契配合下,勇往直前,無所不在,有時像閒庭信步般的輕鬆盤球,有時又突然在別人意想不到的位置,射出又刁又兇猛的弧線球,讓對方幾個圍追堵截的後衛望球興嘆。
1978年,普拉蒂尼為該隊奪取了法國錦標賽冠軍。這時的普拉蒂尼已成了大球星,自然地踏進了法國國家隊的門檻。在綠茵場上,他憑藉著上帝賦予的機敏、靈活的天賦加上後天血汗苦練出的技術和戰術配合,終於讓自己的才華大放光彩,成了足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普拉蒂尼自出道以來,成績斐然:他所在的足球隊多次獲得法國足球聯賽的金盃。他曾53次入選國家隊,參加過1976年的奧林匹克錦標賽和 1978年、1982年的世界盃大賽。兩次世界盃賽一共射進35個球,率領法國隊兩次進入世界盃半決賽。1984年法國國家隊奪取歐洲足球錦標賽冠軍。這位身著10號傳奇球衣的法國小伙子,在球場上以其著名的中場「鐵三角」的指揮,威震世界足壇,從而使法國成為世界足球霸王。這期間,他曾加盟意大利都靈的尤文圖斯隊,奪得意大利甲級聯賽金盃,被評為「最佳球星」、「全球超級球星」,連續3次被評為「歐洲足球先生」。
普拉蒂尼是個坦率真誠的小夥子,踢球時堅守良好的體育道德,贏球時光明磊落。在比賽中,他能夠在一小塊草皮上充分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像神手匠那樣穿針引線,淋漓盡致地向人們顯示足球那迷人的魅力。他那一次次不可思議的破門能為人們帶來一次次心曠神怡的享受,在激烈的競技中,他指揮若定,氣宇軒昂,被人們譽為球場上的「凱撒大帝」,成了法國足壇驕傲和榮譽的象徵。
然而,普拉蒂尼說:「人人能見我體面的光彩,誰又能明了我身後的滄桑呢。」的確,他為成功付出的代價是局外人難以想像的。
自1972年普拉蒂尼加入南錫隊首次踏上綠茵場,已經歷了十幾年的風風雨雨,在他一步步登上「球王」位置的過程中,是如此的艱辛。十多年來,傷痛的折磨及巨大的心理、精神壓力,使他背負著這些有形無形的負擔。更為心酸的是,有時他盡了全力也得不到人們的理解,甚至連家鄉的報紙、電台、各種輿論也在他失意時冷落他,嘲諷他。
普拉蒂尼還是有遠見的,正當他在綠茵場上叱咤風雲的時候,就已經成功地在商場上踏上一腳,開辦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然而,幾乎沒有人為他經商成功給過一句讚譽,反而討伐聲四起,要他把公司丟掉,回到綠茵場上。他們無法容忍普拉蒂尼除了足球還去幹別的事。
普拉蒂尼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在球場上自由瀟灑,然而一離開足球場,他幾乎成了不自由的人。人們對他的行為評頭品足,使他無法過上安穩的日子。在一片對他經商活動的反對聲中,他被迫遠離他鄉,作客意大利足壇。在意大利,他為所在的尤文圖斯隊所立下的汗馬功勞,無法用黃金來衡量。普拉蒂尼默默忍受有時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在權與錢的漩渦中被人任意支配,他感到厭倦,身心交瘁,隨著年歲的增大及新一輩的崛起,儘管他還是一名鬥士,是讓對方發抖的攻擊手,卻已發現自己力不從心了。
給普拉蒂尼打擊最大的,莫過於海瑟爾慘案。1985年5月在比利時的海瑟爾體育場,由普拉蒂尼代表的尤文圖斯隊與英國利物浦隊爭奪歐洲盃冠軍。比賽前,英國球迷挑起事端,發生了嚴重的騷亂,39人不幸遇難,以致以後兩年多時間內,他一直無法擺脫心靈的陰影,這時他的鬥志也遭到嚴重的挫傷……
80年代末的尤文圖斯隊,與普拉蒂尼長期並肩作戰的老隊友相繼離去,惟有他苦苦支撐著。但球隊實力已大不如前,普拉蒂尼本身遭到的非議日漸增多。雖然此時他已年過30,但他的足球天賦依然存在,他本可以在自己無比熱愛的綠茵場上再馳騁幾年,但他清醒地認識到現實,是該讓新一輩的球星成長的時候了。
與此同時,普拉蒂尼在商業領域生意不斷擴大,業務繁多。他推銷電器產品,擴大服裝公司,為挽救吸毒者四處奔波。他還熱心於新聞事務,在他踢球的業餘時間,就曾擔任過歐洲一台與法國電視二台的評論員,以其豐富多采的親身體驗,向廣大公眾展示了當今體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