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一卡走遍天下時代即將來臨,用卡安全受到重視。台灣金管會主委陳沖16日在行政院會報告電子票證的發展及監理規劃,行政院長劉兆玄聽取後指示,應審慎規劃配套措施,保障消費者權益。
陳沖表示,未來即使不是金融機構也可以向金管會申請成立電子票證公司,電子票證用途將更為多元。未來搭捷運、到便利商店買東西可以用儲值卡支付,水電費、看病掛號,都可以使用儲值卡。
劉揆指示,在電子票證的安全機制部分,大多是電子票證為主,如台灣民眾常用的悠遊卡在內,適用於單一用途,如果要提升作多用途使用,就必須提高安全層級,也應有額度上的限制。
根據金管會分析,電子錢包是先儲值後消費的預付卡片,多用途的電子錢包,因功能類似貨幣,如香港八達通卡,所以應該納入金融管理,單一用途的電子錢包,如便利商店或咖啡店的儲值專用卡,影響層面較小,仿冒的誘因及風險較小。
金管會提到,現在交通票證的電子票證已小有規模,除推動交通票證的整合,也可推動零售業或觀光產業的發展,零售業不僅可與交通票證業者結盟,以自身客戶基礎發行電子票證,如應用網路交易,可提供電子商務便捷的金流服務。
根據金管會提出的報告指出,目前電子票證發卡量初估超過2,700萬張,交通票證年交易量約新台幣200億元,若能進入小額支付市場,將涉及龐大商機。
行政院長劉兆玄指出,金管會提出的電子票證的條例立法後,未來的監理規劃十分重要,尤其是與交易、金融商業與消費者息息相關,其配套措施必須要慎重,有些事即使在過去沒發生,但不能假設未來不會發生。
劉揆並強調等到政策實施一段時間後,如有必要可以再檢討放寬,可透過實際經驗配合專業的考量來做調整,但在開放的前期,如何規劃監理機制的配套則是首要其衝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