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地震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4日電)花蓮外海今天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計算,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5顆原子彈,不過,這只是能量的換算,兩者的破壞力大不同。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根據一套能量換算公式,芮氏規模6.2地震釋放出的能量,與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1顆原子彈相當,地震規模每增加0.2,換算成原子彈能量的強度就加1倍,所以花蓮外海凌晨芮氏規模6.3的地震,能量約相當於1.5原子彈。
地震測報中心強調,地震規模和原子彈做比擬,只是在釋出能量部分,兩者的破壞力卻完全不一樣,因為原子彈是在空中或地表引爆,瞬間的威力直接造成傷害及破壞。
但地震是發生在地底下,能量以波狀向四方散發,在穿越地底岩層時,會因岩層吸收而衰減,加上地震是因地底下板塊的碰撞或擠壓,造成的斷層錯動或斷裂,地震能量傳遞的面積很廣,到地表時的能量和地震發生時的能量不同,破壞力和原子爆炸大不同。
地震造成的震度大小和震源深度有很大關係,無論是921地震,還是花蓮外海今天的地震,深度都不到10公尺,屬於淺層地震,所以台北雖距離震央還有約130多公里,仍出現3級震度;如果1個芮氏規模達7的地震,震源深度卻超過200公里,等能量到達地表時,很多都已被岩層吸收,破壞力也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