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少凡台北報導)受全球性金融風暴影響,產業多半採取保守策略,針對品牌發展,不是減縮預就是停止投資,經濟部長尹啟銘在 「2009年台灣國際品牌論壇」致詞時表示,台灣過去以代工製造(OEM)和設計代工製造(ODM)的產業模式與製造優勢已逐漸被取代,未來台灣唯有靠 「品牌」才能維生。
中華民國經濟部國貿局與外貿協會為協助更多台灣業者發展品牌,連續7年舉辦國際品牌論壇活動,今年已經進入第6年,在24日上午「國際品牌論壇」的開幕式中,中華民國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台灣產業現已超越代工製造與設計代工製造的代工模式,目前面臨產業外移的情況,必須發展行銷全球的品牌。
尹啟銘說,若只單純思考把生產據點移到大陸去,現在有個講法,說墨西哥又要取代大陸,成為全球的生產據點,那接下來台灣靠什麼東西來維生呢?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靠品牌才能生存,才能夠掌握這個產業鏈裡面最關鍵的一環。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指出,台灣產業必須建立消費者導向的產品,並發展全球的品牌,在不景氣時反而是企業發展品牌的大好機會。
他表示:「不景氣時一般廠商都會緊縮預算,緊縮開支,其中緊縮最多的就是在行銷方面的費用,在品牌方面的投資,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是奢侈品,現在應該盡量降低成本。但是有少數廠商,他們在逆境的時候反而利用這個時機來重整軍備,加強員工的訓練,加強品牌的投資。一旦環境好轉,他就是市場的勝利者。」
台灣自創品牌宏碁電腦董事長王振堂也到場分享宏碁品牌的成功經驗,王振堂談到,行銷品牌的概念與製造生產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王振堂以行銷宏碁成功的經驗談到亞洲公司在品牌行銷上的誤區,他表示歐美人比較懂行銷,他們的行銷能力比較強,我們則是研究發展製造比較強。
王振堂說,今天要發展品牌,亞洲公司還是靠研究發展和製造。趕快找幾千個工程師,及上千個工業設計,把生產線擴大。可是品牌的決勝負是品牌的行銷能力,並不會因為研究發展或製造能力很強,而使品牌的行銷能力變好。
這次論壇還邀請到了6位品牌名師,包括Google台灣業務總經理游文人、PayEasy台灣業務總經理林坤正、台灣精品品牌協會理事長王文燦等人深入探討品牌課題,共同探索品牌發展的行動方針。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