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林曉雲、胡清暉/台北報導〕景氣冷,不僅正職難求,暑期工讀職缺也一職難求。專為清寒、失業以及身障等弱勢勞工子女提供暑期工讀機會的勞委會「工讀導航」計畫,因為企業提供職缺意願低、執行廠商放棄投標等因素,宣佈停辦。
勞委會強調,是為了資源統整,將所有工讀職缺整合在青輔會的職場體驗網,勞委會也將持續為弱勢勞工家庭子女提供工讀機會媒合服務。不過,據了解,教育部補助企業一年免費大專生實習,已經排擠到雇主須全額給付薪水的工讀導航計畫;過去兩年,每年廠商皆提供超過一千五百個職缺,今年到現在,主動釋出職缺數卻不到五十個。
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處長翁慧圓指出,往年到6月份,家扶孩子們多半都已找好暑期工作,但今年到現在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工作還沒著落。「沒想到失業率升新高,政府又喊停工讀導航計畫,讓人更加憂心。」
今年工讀競爭有多激烈?以青輔會剛結束媒合的暑期社區產業工讀計畫為例,共有超過七千名大專學生報名爭取,最後僅五百餘人入選、完成媒合。官員坦承,今年報名人數大約比以往多出兩、三千人。
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以該公司打工專區統計指出,從去年開始,就有不少轉職者願意邊打工、邊找正職;今年將步入職場的新鮮人也願意先打工、等工作,兼職工作競爭激烈,學生要找工讀機會相對困難。
工讀機會減少,教育部推出的大專生企業實習計畫,也是原因之一。近日頻頻在媒體曝光的青輔會職場體驗計畫,報名的青年非常踴躍,卻因為補貼比不上大專生職場實習,廠商提供職缺意願低落,原本一千九百個名額的計畫,到現在媒合成功人數不到五百人,達成率不到三成。
原要找工讀生 現在不花錢就有
青年九五勞動聯盟執行委員陳柏謙指出,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原本要聘工讀生,現在則改為「無薪實習」,並向有意暑期打工的大學生表示,如果不先利用暑期實習,以後很難找到正職工作,這種現象已經發生在科技、軟體、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等公司。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抨擊,大專生企業實習計畫的排擠效果已經出現,「實在看不出來這個計畫為何還不喊停」?
技職司︰和勞委會再討論
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李彥儀表示,企業實習員是正式職缺,為期一年的短期工作,與工讀性質不同,應該不會有排擠問題,但會向勞委會作進一步了解。
總金額一百一十五億元、三萬三千五百個名額的教育部大專畢業生企業實習方案,從4月上路迄今,媒合率不到一成七,目前只媒合成功五千五百多人,但還有三萬多名大專畢業生引頸期盼媒合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