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竞彩app官网-竞彩app开户-竞彩app注册

靈秀古樸的盆栽世界 盆栽達人莫壯廷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莫壯廷出身盆栽世家,十幾歲就入行學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設立了盆栽培植中心。地處郊外,視野開闊,空氣新鮮。在漁池阡陌間,擺上2000多個盆栽,令人心曠神怡。

莫先生介紹,這株130多年的「九里香」《盎然英姿展雄風》,蒼勁渾厚,穩健雄偉,變化多姿,適合從不同角度觀賞。另外,由七根支幹緊連合成的水梅,親密無間,獨具一格,也倍受矚目。

「這一棵半懸崖式水梅是非賣品,要保留的。」 莫先生笑道,「近看樹林迎風來,遠眺黃河入海流。錯落有緻,層次分明。過幾天會開花,白花映綠葉,芬芳秀美。」他又指著一株真柏說:「這叫舍利干。歷經滄桑,被摧殘剝落樹皮,風化侵蝕,依然頑強生長,內質潔白,好像和尚的舍利子,很耐看,我給它取名——凌風傲骨。」


莫壯廷說:中國人一般稱盆栽為盆景,源自中國唐朝,是傳統的藝術珍品,傳入日本後加以發揚光大。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中國式的盆栽古韻 飄逸,日本式的盆栽較嚴謹,我個人綜合了中國嶺南派和海派的修剪風格,也融合日本自然精簡的特色,創造了更賦予藝術變化的新加坡式盆栽。


他坦言:工作中最難的是造型,是直干式、曲干式、懸崖式、還是風吹式、臨水式,仔細觀察,根據植物的潛能,因材施以修剪,儘量保持原有的精神實質。確定培養的方向,促進健康成長,增加它的美。

不少人以為買盆栽回去照料很麻煩,其實不然。陽光充足,水澆灌得濕透,每月噴一次防蟲藥,每兩個月施肥一次,但不可量太多,(如果盆栽放在室內,就不用加肥了。)三個月後略加修剪,注意保持形態美,就可以輕鬆照顧得很好。莫先生對當地土生土長的水梅讚不絕口:「耐高溫酷暑,不怕暴雨,還可以控制開花時間。」


莫壯廷沒有大多數都市人的身心疲累,緊張焦躁,長期從事如此貼近大自然的藝術,集綠樹青松之靈秀,聚山石枯木之古樸,濃縮於盆內,是怡情養性的賞心樂事。他溫厚親和,悠然超脫。「藝術是非常奧妙的,講究詩情畫意,神韻生動。做好,離不開音樂、美術和文學的修養,觸類旁通,啟發共鳴。」他愛好古典詩詞,會彈古箏,還很會做飯,有不錯的廚藝。常在半睡半醒時,腦海裡冒出好的詞句。


他感慨,在追求高效率、功利實用、物質享受的時代風氣下,文化藝術的重要性往往被忙碌的人們所忽略、遺失了。

建立優雅社會始於文化藝術的熏陶,是由內而外的,自發的,非強制性的。像日本、韓國,文化已潛移默化地融入百姓日常工作、生活中。盆栽要求平衡美、意境美,而文化藝術是優雅社會不可缺少的均衡力量和精神財富。@*

(http://www.dajiyuan.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將三種植物種在紅、藍、綠色花盆中。你會在什麼顏色的花盆內種植哪一種植物?
  • 「蘭花創意商品量產上市記者會」10日於台南縣後壁鄉蘭花生技園區舉辦,現場並由來賓示範使用別具巧思的茶具組、包裝蘭花盆栽,為創意商品代言。
  • 為慶祝即將來臨之母親節,休士頓僑教中心於母親節當日,即五月十日星期日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將有一歡欣熱鬧的「慶祝母親節台灣美食園遊會」,負責此一活動之僑教中心志工團,熱情地邀請各社團、銀行、商家及僑界人士共襄勝舉。現已有許多社團及單位報名參加,除了台灣特有的小吃美食以外,園遊會並將提供金融、保健、美容及養生之資訊,還有各種美飾盆栽,讓大家欣賞選購。此一活動提供了僑胞們親子同遊,沐浴母愛的溫馨而歡度愉快週末的好去處。
  • 現代人通常工作繁忙,常需要紓解壓力,就有業者看準商機,推出客製化的桌上型小盆栽,用簡單趣味的小玩意兒,加上容易照顧的多肉植物,像是仙人掌,就成了上班族的紓壓小法寶。
  • 台灣茶在19世紀清末到日治時代風靡歐美。當時歐美人士對於香氣迷人的「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無限好奇與想像,一箱箱繪製精美的烏龍茶,從東方國度遠渡而來,價格高昂且搶手。
  • 伴隨著飄揚的五彩布條、七彩霞光,有著絕世神功的俠客在操偶師的掌中翻騰跳躍,源自台灣的「金光戲」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戲的一大種類。同一時期,美國知名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豬小姐(Miss Piggy)與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師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以來,成為美國電視、電影行業重要的文化象徵。當台灣布袋戲來到美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報記者專訪現任台北偶戲館館長的蔡易衛,分享他兩年前訪美交流的經歷。
  • 2023年中秋節前後,Gene身穿一襲黑色旗袍,現身在倫敦的公益慈善演唱會中,用英文唱出鄧麗君原唱、蘇軾作詞的〈水調歌頭〉,也就是華人耳熟能詳的《但願人長久》。(Gene提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Gene身穿一襲旗袍,在倫敦一場演唱會中用自己翻譯的英文唱出鄧麗君名曲《但願人長久》,引領西方人領略千年前蘇軾《水調歌頭》中美麗的月色、對天人究竟的思考、摯愛家人的繫念,以及一個凡人對生命永恆美好的期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