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七星彩开奖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綠野遊蹤】蜉蝣

文、攝影/ 劉創之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ads-->

獨自漫步在小河邊,看到遍佈的野花小草把小徑給遮掩住了,不知道多久沒人經過這裡,隨地找來一根棒子探路以便通過小徑。

穿過草叢時,從中飛出許多昆蟲,於是停下腳步,慢慢的尋找草中的神秘客,結果在咸豐草的葉片上發現了漂亮的昆蟲,它有透明的翅膀,大大的眼,尤其雄糾糾氣昂昂的姿態令人注目,它就是蜉蝣。

蜉蝣分類屬蜉蝣目,其中區分扁蜉蝣、雙尾蜉蝣、姬蜉蝣、小蜉蝣、東方蜉蝣……等科,種類繁多。翻開水流經過的小石頭,多半可以看到稚蟲附著在石塊上。體型達到成熟時,先行水底初步羽化,順著石塊爬上石面,或隨著青苔爬到植物上停留,之後再次羽化成為成蟲。


初羽化之扁蜉蝣

稚蟲屬於植食性,由稚蟲發育到成蟲的週期,有的一年數代,有的一年一代,它的壽命短的只生存幾個小時,長則可生存一星期到十餘日。成蟲沒有口器,所以無法吃東西,當它完成交尾及產卵的使命後,就相繼的死去。

羽化後的蜉蝣在水面上飛翔時,吸引了許多鳥類來覓食,因蜉蝣的出現吸引許多以其為食的鳥類,如鉛色水鶇、灰鶺鴒、黃鶺鴒、燕子……等等,當它停留在植物上時,則面臨掠食者的威脅,如蜘蛛、台灣草蜥、蜻蜓、螳螂……等掠食性消費者,所以其生態地位非常重要。

身處在一片綠油油的大地上,視野好遼闊,心胸好開朗,這都是大自然的賜與,尤其和這美麗的生物近距離對看,我不動它不動,在寂靜中捕捉到瞬間的火花。


退殼後之扁蜉蝣


生態上,可從一些指標性生物的多寡,判斷這個地區的環境,有無遭到污染或棲地破壞,部份物種的數量多,不一定是真好,也不代表一定是真壞,只能在經驗中、數據中,找出在生物鏈中可能造成的影響,作為維護自然環境的指標參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菟絲花這名字耳聞許久,但不識它,在古詩「冉冉孤生竹」中,就有「菟絲附女蘿」的形容,是讓人很有想像的空間一種植物,因此對它的廬山真面目很好奇。當查閱野花圖鑑,才發現菟絲花只是一朵很小很小的花,更吃驚的是,它是植物界的「吸血鬼」之一。
  • 現在的人講求養生,飲食多變,含豐富營養素的木耳是良好的保健食品。木耳,膠質菌類,屬於木耳科的一種真菌,有耳狀、瓣裂狀,菇體軟骨質很有彈性,潮濕時呈膠質狀,所以又稱果凍菌類......木耳含豐富的膠質,吃起來嫩脆可口,在「本草綱目」中計載:其性平、味甘、治痔、補血氣,有滋潤、強壯、通便之效。
  • 九層塔是很棒的香料植物,舉凡煎、炒、炸、湯品,只要加入這一味,就能使食物增添獨特的香氣,如九層塔煎蛋,炒蛤蠣,總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
  • 春雨期間,微風輕拂,是否注意到一棵紫霧迷濛的樹?本該綠葉盎然怎會成紫色呢?原來這開滿淡雅花朵的樹稱為苦楝。它遍佈台灣全省各地,以播種法來繁殖,由於有強韌的生命力,能在貧瘠的荒地上奮力生長,開枝散葉,它是重要的造林樹木之一,木材可製作成建築材料及傢俱。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在IKEA停車場外發現的一株寄生植物「列當」,是索羅古德走上植物學家之路的起點,本次旅程也將從這裡出發。索羅古德將會帶領我們,徒手爬上英國與愛爾蘭的濱海絕壁,在崖頂和列當共享落日餘暉;走進南非多肉植物生態區,一睹你絕不會認為長得像植物的鞭寄生……
  • 我不是有合格證照的攀岩專家,我不懂行話、不會繫繩、不會打結,但為了尋找植物,我一輩子都在練習攀爬。我背抵著山壁,一寸寸往下移動,掌心直冒冷汗。別往下看。一點一點地,我挨到突出的一塊岩石上,岩面只有三十公分寬,而且比我想像的還要不平穩,不過我可以坐在上面,雙腳伸出邊緣擺盪,這倒不會太難。在這魔幻的一刻,天地間只剩下我與這些特別的植物,以及頭上、腳下、身後的多佛白崖,還有在眼前無盡延伸的海峽——甚至不會有人看見我在這裡,或許這樣也好,不然要是有人看見了,肯定會聯絡救難隊出動。
  • 裂瓣朱槿蒴果長橢圓狀圓柱形,但極少結實,種子平滑。常作庭園觀賞或作為綠籬植栽。葉搗敷腫毒,能拔膿生肌,治腋下生瘡、腫毒。
  • 原產墨西哥的野生種向日葵,因民國89年滿載葵花子的貨輪,在彰化外海擱淺,種子漂流至沿海溼地。
  • 原產於南美洲熱帶環境的水域,為浮葉性多年生草本。根生長於水中底泥,莖綠色或紅色,菱形葉片互生聚集在莖端放射狀排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