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風:「19至20世紀最有害的書」有感

華風

19至20世纪最有害的书”的出台,反映了今天人们对共产主义的反思,但若使同样的罪恶不再发生在我们的星球,必须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彻底清除共产邪教的毒害。(大紀元圖片)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4日訊】美國「人事」雜誌(HumanEvents)邀請了一些著名學者組成一個評委會,來評比19到20世紀世界「十本最有害的書」,評比揭曉後,其中有幾本書頗引人注目:《共產黨宣言》得分最高為最害之首,《毛主席語錄》緊挨著希特勒的《我的奮鬥》為第三害,《資本論》為第六。看了這個結果,並沒有感到絲毫意外,而不由對這個評委會心生會意的笑。

自1848年《共產黨宣言》宣佈共產主義幽靈出世,已經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個幽靈,在上個世紀的一百年中,像傳染病般在全世界泛濫展開,屠殺了數以千萬人的性命,剝奪了億萬人的個人財產甚至他們原本自由的精神和靈魂。」(《九評》) ,正是這個邪惡「宣言」掀起的共產主義運動,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禍害。

《共產黨宣言》催生出的共產黨,為何能在人間為禍百年,如此肆無忌憚的挑戰一切人類優秀文明?《九評》一針見血地道出,《共產黨宣言》為共產黨注入的是一個反天理滅人性的邪惡生靈,它的使命就是要用暴力顛覆人類社會,但也必然遭到覆滅的下場。實踐已經證明,共產主義在全球範圍內徹底失敗了,即便是中共這個最後的堡壘,其內部已無人再信共產黨和共產主義,只能靠暴力和謊言統治人民思想,在危機中苟延殘喘。

《資本論》是馬克思繼《共產黨宣言》之後,為無產階級提供的又一理論武器,它將資本主義列為人類社會的罪惡階段,號召全球無產者革命,預言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但極具諷刺的是,歷史見證的是20世紀末東歐共產國家的崩潰和蘇聯解體,見證了21世紀連中共也暗中不認祖宗,大搞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資本家」都變成中共貪官又回來了。

值得大大一書的,還有評出《毛主席語錄》與《我的奮鬥》兩害相當。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被視為法西斯的政治靈魂,直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對猶太人的屠殺,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災難;毛澤東1966年發表的《毛主席語錄》,強製成為中國人民人手一冊的「紅寶書」,掀起的文化大革命把中國拖入一場空前的浩劫,與希特勒的瘋狂如出一輒。但同樣可笑的是,這個不可一世的暴君,臨死前也感到老天可畏,從天上掉下來的殞石看到了自己的末日,滿心悽惶地去見馬克思。

歷史發展到今天,共產黨垮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19至20世紀最有害的書」的出臺,反映了今天人們對共產主義的反思,但若使同樣的罪惡不再發生在我們的星球,必須從思想上和行為上徹底清除共產邪教的毒害。

《九評》對共產黨如何奪取政權及維護政權的本質揭露,對其摧毀人類道德良知和傳統文明的深刻剖析,是使人們認清它的必讀物。一個國家不受共產專制奴役,便會自由富裕,一個人擺脫共產邪靈控制,便能獲得生命的尊嚴和幸福,《九評》正在促發一場世人拋棄中共的精神覺醒運動,可以說是「21世紀最有益的書」。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過年,中共各地大小頭目們在胡錦濤上井崗山,溫家寶到災區燒菜的啟發下,也紛紛上演親民秀,弄出一派奇特的拜年景觀來,但最為招眼的,還是江澤民在上海官場的亮相,下臺多時又在老巢高調復出的動作,是否為中共高層內鬥昇級的信號,一時引起外界廣為關注和猜測。
  • 據中國品牌研究院發佈的《劉翔商業價值評估報告》,劉翔的商業價值跌幅高達87%,在最新版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單,劉翔已從去年高居第二下跌了三位,僅名列第五。自北京奧運會退賽以來,劉翔遭受的批評聲浪越來越多,連家鄉上海的報刊也開了火,質疑他作為公眾人物的承受力,更背的是,代言的轎車出車禍,甚至可能被起訴。飛人能否再續往日輝煌,媒體已率先發出了「劉翔時代」結束的聲音。
  • 雖然會前美英敦促各國加大經濟刺激以推動經濟恢復,遭到歐盟將增強金融監管作為首要目標加以抵制,中國和印度等一些新興經濟體想獲得更大發言權,各自的利益盤算驅使峰會暗潮洶湧,但最終卻沒有人在會議上發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言,「與會者做出了幾乎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妥協」。然而皆大歡喜中,啞巴吃黃蓮、最尷尬的應是胡錦濤。
  • 我們來自何方,我們的祖先是誰,從遠古年代的神話,從三皇五帝的傳說,從史書典籍的記載,我們知道,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生活在黃河流域的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然而這個答案,今天卻遭到科學家的一再挑戰,使我們對自己的源頭感到撲朔迷離。
  • 這張「上帝之手」的圖片,再仔細看,就像是一股不知來自何方的神秘力量,在托住一個將要火化的星球。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