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駭客任務》隨想

風一樣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那天在網路上不經意用Kung Fu連結到了電影《駭客任務》的部份片段,雖然只能看到一些,但也足夠喚起我當初在看這部片的回憶與想法了。

我記得這部電影一開始有一段話好像是這樣說的:你是否曾經做過一個夢?夢中好像是真的。如果你無法從夢中醒來,你怎麼辦?夢中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有什麼不一樣?

有時走在路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面無表情的人,我就在想,說不定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也存在於另一個更廣闊真實的更大空間裡。就像影片中,尼歐在虛擬世界中,經常去的餐館、愛吃的食物、走過的路,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可是這卻只是程式裡的數字。

我們抬頭看到的藍天,也只是這層物質分子構成的天,如果由更微觀粒子、更更微觀粒子所組成的空間,也許才是真正的天。

宇宙太過浩瀚,我想他大無限的程度一定不只是我們科學所認識到的那麼侷限而已,能夠不受現有科學、既定觀念的認識去看「真實」的世界,說不定才能真正破解、穿透史密斯的程式。

只是人哪,總是會用自己的認識去認識,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想看的東西。可是肉眼所看的不一定是真實的,抱著框框去看,也就只能陷在框框裡。

就像片中好像有個印度小男孩說,不要試圖將湯匙彎曲,也許根本沒有湯匙,你所看到的彎曲只是你認為的彎曲而已。

我記得很多功夫片喜歡用一個橋段,就是到了最後,主角都會用黑布把自己眼睛矇起來,不要讓肉眼看到的假象,影響自己做出最正確的反應或判斷。

駭客任務有三集,我不知道是哪一集開始出現了「選擇」的字眼。當很多道門呈現在你面前,你做的就是選擇、然後去打開。

選擇的背後有你所展開的人生,但不管門的背後有什麼,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門後的一切麻煩也都為鋪最終的路,讓你走到另一個更晶瑩美麗的終點。@*(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庭關係是電影創作的永恆題材,翁子光執導的《爸爸》、祝紫嫣執導《但願人長久》、賈勝楓的《流水落花》三部電影都是以親情為主題,聚焦於不同的家庭背景與親子關係,展現家庭內部的矛盾、創傷與難以割捨的愛。人生聚散有時,但血濃於水的情感,為子女的無私付出,面對命運逆轉,親人之間的情感掙扎與遺憾,香港在大時代下的愛與痛,都引起觀眾共鳴。
  • 看似沒有任何交通跟文化交流的地方,卻都出現了類似的人物和事件,不由感慨,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那麼冥冥中,是誰在安排?
  • 《籃板球》(英文片名Rebound,又譯《魯蛇大翻身》)是一部2023年的運動劇情片,講述了菜鳥教練接手瀕臨解散的高中籃球隊,帶領六名球員闖入全國高中籃球賽決賽,從不被關注的球隊變成最受矚目球隊的熱血青春故事。
  • 在山間徒步是很多人都喜愛的戶外運動,而攀登則屬於極限運動,尤其是需要工具輔助的高海拔攀登。《梅魯峰》(Meru)就是一部以攀登為主題的紀錄片,講述了康拉德‧安可(Conrad Anker)、金國威(Jimmy Chin)和瑞楠‧奧茲特克(Renan Ozturk)三人團隊兩次攀登梅魯峰的經歷,以及極限運動背後,他們那些比肥皂劇更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 《反貪風暴5:最終章 G風暴》是《反貪風暴》系列的收官之作,不僅延續了前幾部的緊張氣氛和反貪主題,也為整個系列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這一部的劇情更加複雜,人物更加立體,不僅是傳統的反貪鬥爭,還涉及到家庭、責任和道德的選擇,情感層次更為豐富。
  • 《福岡戀愛白書15 - 不會消散的戀愛花火》是一部融合了愛情、命運與成長的清新電影,延續了《福岡戀愛白書》系列一貫的風格,描繪了都市女性在現實生活與情感間的掙扎與矛盾。
  • 選舉舞弊和深層政府都是被絕大部分主流媒體妖魔化的話題,影片《內部敵人》(The Enemy Within)卻以富豪兼特工派屈克‧伯恩(Patrick Byrne)的獨特視角,大膽揭露出市場的不當行為與操縱、情報機構的腐敗與黑暗,成為這個時代最具爭議的吹哨人之一。
  • 《暑期何漫漫》是一部充滿溫情與哲理的電影,通過展現一個小男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度過的孤獨暑假,探討了時間、孤獨與陪伴的主題。影片的主角陳小進是一個生活在雙職工家庭的獨生子,父母忙於工作,他總是孤單地度過漫長的假期。
  • 《光與鐵》是韓國導演裴鐘大的長篇處女作,影片講述了兩位女性因丈夫的交通事故而命運交織的懸疑故事。隨著劇情發展,觀眾不僅揭開了一場看似普通車禍背後的巨大祕密,還深入探討了失落、愧疚與復仇等複雜情感。整體來說,這部電影情感細膩,懸疑感十足,帶著觀眾一起經歷一場深刻的心靈旅程。
  • 如果你曾經為《獨自等待》而感動,那麼夏雨和伍仕賢導演的最新合作《反轉人生》將會是另一個令人回味的佳作。這部電影將兩位老友再次聚首,展現了一段充滿輕鬆幽默與深刻反思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