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風:28名專家挑戰中共當局的警訊

華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9日訊】5.12汶川地震週年之際,中國各地12個地震部門的28名專家,發表學術論文,以大量事實強調四川地震可以預報,在國家地震局多次表示川震不可預測,禁止討論質疑之後,公開挑戰官方定調,其揭露地震真相的勇氣,可說為強權下一向集體失言的中國知識界,增添了一道光亮。

其中,前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錢複業和趙玉林夫婦,08年5月11日晚,在電腦旁收到了HRT波監測台發出的特大地震預警信號,測出12至13日在四川紅格台600至800公里範圍內,將發生七級到八級地震。令人感慨的是,他們研製的HRT波監測法,遭到當局的百般阻撓難以推廣,最終因沒有經費,只剩下半個台站可以工作,而正是這半個台站測出了汶川地震。

這兩位學者的話,敲擊著人們已被災難折磨得快麻木的神經:「科學沒有國界,共產黨要是不要,我們就給國外。」一腔熱血,卻報國無門,怎不感到絕望。然而,這裡讓人看到的並不僅是學者的悲憤,更有中共將越來越多的華夏優秀兒女推向「敵方」,不斷增大著「敵對勢力」的愚蠢。

網上還暴料了四川地震預報員、地震局幹部對川震前的異兆分析、多次小震記錄、大震預測等,也同樣被當局置之不理或否定的黑幕。這些報導和學術文章,戳破了中共當局所稱地震不可預測,汶川地震沒有發現任何前兆資訊的謊言,直逼其在北京奧運期間為維護「穩定」,將地震預測資訊作為「國家機密」不得發佈,視人民的生命財產為芻狗兒戲的血腥。

為了轉移視線,中共在「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中上演了一場川震週年秀,極欲將這一人間慘劇導演成一齣為自己歌功頌德的好戲。但對民眾來說,這場災難中隱藏的疑問──震前蓄意瞞報,震後隱瞞死亡數字,不准追究豆腐渣校舍,不准死難親屬正當維權等, 都是一道道無法愈合的傷口,都在比照這個政權將天災變成人禍,將中國人作為顯示其政績道具的殘暴。

不該忘記的永遠不會忘記,正是這些抹不去的痛苦記憶,迫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站起來說話。這些專家學者的挑戰,無疑讓當局恐懼,其發出的一個重要訊息是,社會心理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人民衝破精神箝制、要真相和公義的抗暴勇氣在迅速增長,近日杭州富家子飆車事件激起的社會反響、民間對修腳女鄧玉嬌殺死淫官一邊倒的輿論支持等,都在加亮這一警訊。

鮮血釀成的慘劇教育了人民。時至今日,腐敗專製造成的社會不滿,民眾與官商之間的對立,已經無法調和,任何一個災禍及突發事件,都可能催生一場求真及呼喚公義的浩然行動。當人們開始拒絕欺騙,拒絕愚弄,各界各業,各地各處,群起而向執政者要真相和討還公義時,將是誰的末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65年,美國宇航員第一次太空行走時,「雙子星4」號宇航員埃德華‧懷特,丟失了一副手套,在隨後一個月中,手套以時速1.75萬英里在太空飛行,對宇航員和飛船構成了威脅,成為人類歷史上殺傷力最大的手套,直至在大氣層化為灰燼。
  • 據中國品牌研究院發佈的《劉翔商業價值評估報告》,劉翔的商業價值跌幅高達87%,在最新版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單,劉翔已從去年高居第二下跌了三位,僅名列第五。自北京奧運會退賽以來,劉翔遭受的批評聲浪越來越多,連家鄉上海的報刊也開了火,質疑他作為公眾人物的承受力,更背的是,代言的轎車出車禍,甚至可能被起訴。飛人能否再續往日輝煌,媒體已率先發出了「劉翔時代」結束的聲音。
  • 雖然會前美英敦促各國加大經濟刺激以推動經濟恢復,遭到歐盟將增強金融監管作為首要目標加以抵制,中國和印度等一些新興經濟體想獲得更大發言權,各自的利益盤算驅使峰會暗潮洶湧,但最終卻沒有人在會議上發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言,「與會者做出了幾乎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妥協」。然而皆大歡喜中,啞巴吃黃蓮、最尷尬的應是胡錦濤。
  • 這張「上帝之手」的圖片,再仔細看,就像是一股不知來自何方的神秘力量,在托住一個將要火化的星球。
  • 美國「人事」雜誌(HumanEvents)邀請了一些著名學者組成一個評委會,來評比19到20世紀世界「十本最有害的書」,評比揭曉後,其中有幾本書頗引人注目:《共產黨宣言》得分最高為最害之首,《毛主席語錄》緊挨著希特勒的《我的奮鬥》為第三害,《資本論》為第六。
  • 我們來自何方?我們的祖先是誰?從遠古年代的神話,從三皇五帝的傳說,從史書典籍的記載,我們知道,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生活在黃河流域的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然而這個答案,今天卻遭到科學家的一再挑戰,使我們對自己的源頭感到撲朔迷離。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