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活化農村經濟 台灣鼓勵青壯年務農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樹華台北報導)各國相繼受到金融風暴衝擊,失業率不攀升,台灣農政主管機關農委會投入經費推動農業人才培育,鼓勵年青人回到農村從事農業,提升精緻農業產值,同時改善農村人口外流、老化,以及青壯年失業問題。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說明,要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農業,已是農委會的重要政策之一,農委會推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的三大主軸-健康農業、卓越農業、樂活農業,不僅將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創造1589億產值,也要讓年輕人覺得投身農業是有尊嚴與前途的事業。


陳武雄主委在記者會現場親自品嘗回農青年的成果,並自掏腰包購買多項產品。(攝影:謝樹華/大紀元)


回農青年林元郁(右)與阿寶陳靜瑩(左)。(攝影:謝樹華/大紀元)


在「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後,「農業後繼者培育」計畫,可望為農村人口老化、人力不足問題紓困,同時尋找農業生力軍。

後繼者培育計畫對象從青少年到壯年,透過農業體驗營、短期職業訓練、農場見習、大專生農業體驗營、青少年農村夏令營,盼增加 3.1萬個農業生力軍。

不僅體驗農業 加強技能訓練

農委會在過去3年,為嚮往田園生活的4969名青年開辦過漂鳥農業體驗營,讓青年透過實際體驗農場生活中,提高大家對從農的興趣與認識。

但因漂鳥體驗的活動僅僅3至5天,容易對務農產生幻想,陳武雄鼓勵有志從農的青壯年,可以從漂鳥體驗再進一步參加為期30天的農業短期職業訓練,確認自己真正想從農後,再開始買或租借田地。

陳武雄主委表示,培育計畫的五大類活動,可參加總人數預計達3370人,針對不同需求設計不同的方式。其中農業短期職業訓練,今年規劃11梯次330名,由各試驗改良場所辦理,開放報名對象的年齡層也提高至45歲,受訓期滿符合上課時數及無領取其它失業補助者,政府還將發給生活津貼補助。

針對大專院校學生,農委會也與農學校院合作,辦理5梯次150名的大專生農業體驗營,其中包括結合休閒農場辦理產學合作計畫,並提供相關系所的學生到農場接受實務訓練。

15日上午,在農委會舉辦的宣傳記者會現場,農委會也邀請11位回農青年,以歐美盛行的農夫市集方式展售他們的收成。

11位青年中,僅1位自畢業後就在家中務農,其餘過去皆是白領工作者,11位青年的回農資歷最少在3年以上。大部分回農青年以栽種有機蔬果為主,這些有機產品甜度與風味更優,每位青年臉上充滿自信與快樂,一位阿寶青年說:「作農其實很辛苦,要用盡你的意志力,在最想放棄的時候,依然要堅持下去。」

98年度農業後繼者培育計畫已開展,行政院農委會自今(15)日起正式接受報名,民眾可於網站上查詢報名(http://straybirds.coa.gov.tw)。(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