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編譯報導)不少人對飲用自來水存有安全衛生的疑慮,現代人為瓶裝水「純淨、健康」的廣告詞吸引,或基於便利性考量,要不就是追求時尚的驅使,對於瓶裝水的喜愛已漸達到趨之若鶩的程度。喝水學問大。你喝的瓶裝水真如標籤或廣告訴求那麼好嗎?針對瓶裝水誇示的好處,專家一一破解箇中玄機,帶領我們跳脫迷思,更進一步提醒大家正視它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危害。
誘人的龐大商機
美國對於瓶裝水的消耗量在全球可謂屬一屬二。根據優質健康網(QualityHealth.com),1976年全美共賣出了35萬個瓶裝水。而到2007年銷售量便已突破了94億,年銷售額超過120億。
有報導指出,瓶裝水的熱賣,並非由於缺水,純粹是行銷手段的成功。鑑於許多民眾對公共供水系統失去信心,業者無不趁勢標榜:純淨、安全、健康,像是類似「和阿爾卑斯山溪水一樣純淨」,「在西伯利亞冰河底經歷300萬年淨化」……。而百事公司的Aquafina、可口可樂公司的Dasani、法國的沛綠雅(Perrier)和法國的愛維養(Evian)等大廠牌甚至把它塑造成時尚的象徵。
在人們忘我的貪圖方便或追逐潮流之際,憂心人類永續生存的人士不得不大聲呼籲正視其所暗藏的嚴重問題:瓶裝水從生產包裝、運輸上架到廢棄處理,不但耗能傷財,而且對環境的破壞力極大。民眾花錢消費卻還得付出不必要的代價,當面對令人砰然心動的廣告訴求,是否該靜心反思:我們真的需要飲用瓶裝水嗎?
破解表象迷思 洞悉箇中玄機
☆來自泉水的礦泉水?
不少消費者深信自己購買的礦泉水來源是泉水(spring water)。但是,優質健康網去年底發佈消息指出,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預估,至少有25%的瓶裝水來源於城市供水系統,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自來水。
百事公司於2007年迫於輿論壓力,承認旗下最暢銷的瓶裝礦泉水Aquafina和自來水是同樣的水源,並修改產品標籤清楚標示「大眾水源」。而可口可樂Dasani礦泉水的水源其實也如出一轍。
由此可見,不少人花大錢買自家龍頭的水喝,成了名符其實的冤大頭。newdream網站幫助消費者計算全年兩者間花費的差距:http://www.newdream.org/water/calculator.php
每日綠色網站(thedailygreen.com)引用紐約時報的數據,每人倘若全年都喝瓶裝水約需花費1,400美元,而飲用自來水一年只要49美分。根據星島日報,三藩市市長幾年前曾簽署禁止府內購買瓶裝水的命令,爾後發現一年可省下50萬美元的公帑。報導並估算說,美國人用於購買瓶裝水的開支,一年就高達1,500萬美元。
☆瓶裝水優於自來水?
礦泉水味道較佳?:不少消費者信誓旦旦地表示,礦泉水嚐起來味道較佳。Youtube呈現ABC新聞所進行的實地試驗,巧妙地揭示了人們的心理作用在作祟:http://www.youtube.com/watch?v=S2KUCgvemjMWhy you need EcoQuest Water !
「純淨水」的廣告訴求同樣誘騙人們購買的意願。《美麗佳人》雜誌指稱,所謂的純淨水就是濾除水中所有礦物質和鹽份而得的淨化水。水嚐起來有味道純粹是鈉、鈣、鎂、氯化物等礦物質所起的作用。事實上,盛有自來水容器的蓋子不要過於緊密地蓋上,氯所引起的味道隔夜便會消失。
瓶裝水營養價值高?:《美麗佳人》引述紐約大學營養學教授耐斯特(Marion Nestle)博士的話說,廣告上宣傳瓶裝水含有維他命、藥草、蛋白質…等添加物,這不過是行銷技倆,相對於人體每日所需,這些含量根本就微不足道。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CI)蘇巴(Amy Subar)博士補充道,加工水的甜度通常來自糖份和人造調味劑,這類成份都蘊含著許多卡路里。
水質未經檢驗的瓶裝水:在歷時四年對1,000個瓶裝水追查和測試後,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於網站上發佈結果:瓶裝水並未比自來水來得更安全或更乾淨。
根據優質健康網,環境保護局(EPA)負責監督全美市政水源的品質,而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則負責管理瓶裝水產業。FDA承認他們往往容易忽略對於瓶裝水的檢驗。此外,不像EPA檢測自來水的作法,FDA對瓶裝水的檢驗並未涵蓋消毒、大腸桿菌或糞便大腸桿菌群等項目。
在現行的機制運作下,2007年就曾發生因含砷量超標,FDA回收三款販售於加州的Jermuk瓶裝水。
《預防》雜誌(Prevention)一月號於網站指出,寶特瓶的製程使用一種稱為PET(聚對苯二甲二乙酯)的塑膠,此塑膠若經加熱便會釋放出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的化學物質。NRDC進行的研究同樣發現:瓶裝水貯存10週後出現了鄰苯二甲酸鹽。(註:鄰苯二甲酸鹽會攪亂睪酮和荷爾蒙之產生。)
☆運動飲料永遠是運動後補充水份的上選?
《美麗佳人》指出,對於超過一小時的運動,人體確實需要補充含鈉、鉀等電解質的水份,像是運動飲料。但是對於低於一小時的非劇烈性運動,飲用自家水便已足夠。
儘管廣告將瓶裝水塑造成健康、乾淨的優質形像,矛盾的事實卻是:它消耗能源且對環境的傷害極大。
虛耗能源、製造碳排放:瓶裝水對能源的消耗和碳的排放不容忽視。
優質健康網去年年底強調,華盛頓智庫地球政策中心(The Earth Policy Institute)估算,光是製造瓶裝水的塑膠瓶就得消耗150萬桶石油,而這足以供應10萬輛車一年所需的動力。此外,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2007年出版物指稱,每生產一公升瓶裝水的製程至少需要17.5公升的水。
運送瓶裝水所耗費的能源也同樣可觀。thegoodhuman.com網站指稱,每週約有3千780輛18輪貨櫃車在道路上奔馳送貨。臺灣環境資訊中心網http://e-info.org.tw引用國外研究報導說,每升進口礦泉水都需要耗掉250毫升石油。也就是說,每喝一瓶進口水就等於喝掉1/4瓶石油。
台達刊物尚且指出,從歐洲運送一噸的Evian礦泉水到澳洲雪梨,會排出八十四公斤的二氧化碳。而澳洲人2006年共消費一億五千萬公升的瓶裝水,等同於排放了約一萬二千多噸的二氧化碳。
堪回收卻遭廢棄處理:《美麗佳人》強調,雖然瓶裝水容器號稱可以回收,但事實是,美國每日有7千萬個塑膠空瓶,其中86%遭到丟棄以垃圾方式處理。即使能回收,thegoodhuman網站則是提醒,此類塑膠曝曬在陽光下、經加熱或反覆回收使用,很可能滲出會污染水的有害化學物質。
小錦囊讓你安心使用自來水
☆若單純是因家中管線老舊造成自來水有特殊味道而不願飲用,不妨在冰箱或水龍頭安裝過濾器或購買淨水器。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建議採用有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 International)認證的過濾器。產品標明可濾除哪些雜質,方便個人針對需求選取。大眾健康網(webmd.com)指出,EPA每年七月會在網站發佈過濾器消費者信心報告提供選購參考。此外得注意,要遵從廠商的建議定期更換,以免引來更嚴重的問題。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強調,根據美國飲用水法律中「知的權利」條款,消費者有權要求自來水廠提供年度水質報告。自行花費請專家檢測不失為一個選項。可以打電話給EPA安全飲用水熱線(800 426-4791)索取合格專家的相關資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