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生朱禹豪 音樂才藝展現生命美麗

font print 人氣: 5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7日電)拄著導盲棒上台,文藻外語學院視障學生朱禹豪以吉他自彈自唱一曲視障歌手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台風穩健、歌聲嘹亮,唱來讓人看見生命的美麗,頗有蕭煌奇的影子。

文藻藝文身心障礙藝文週活動登場,以「發現新生命」為主題,安排身障礙學生獻藝,五專部英文科二年級朱禹豪打頭陣,吉他自彈自唱「你是我的眼」,令人動容。朱禹豪還帶來「竹板快書」,文案完全由他自己創作,他字正腔圓地說出文藻生活,並加上手打節奏感十足的竹板,讓現場氣氛high起來。

朱禹豪因視網膜病變生下來就失明,但他個性活潑、開朗,雖眼睛不能看,但音準特別好,從小學就學鋼琴,從此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他進入文藻後也學吉他、歌唱。他說,未來希望走「蕭煌奇路線」,希望用音樂與大家分享心情。

朱禹豪表示,很開心學校舉辦關懷身心障礙者的活動,希望可以鼓勵更多人關心弱勢族群。

「從小就失明,國小三年級時,媽媽為了要我及早適應外面社會,將我從啟明學校轉入一般小學,媽媽發現我從小就會玩電子琴,且只要聽聽音樂就可抓出樂譜彈奏出來,於是安排我學習鋼琴,當時沒有點字譜,我只好用聽譜」,朱禹豪回憶接觸音樂往事。

他表示,由於對音樂的興趣,他高中時就在音樂方面嶄露頭角,在校外到處應邀上台演出,雖然他看不見,但他仍可感受到台下觀眾的目光,上台之初仍令他緊張到手發抖,現在台風已日趨穩健。

音樂為朱禹豪開啟人生另一扇窗,也增添人生色彩,但朱禹豪認為,學業及外語能力是出社會做事的重要基礎,因此他並沒有因著迷音樂而荒廢學業,課業成績始終保持在中上以上,並順利就讀文藻攻讀英文,他希望學好英文,未來能有助他到世界各地獻藝。

身為盲生的朱禹豪從小就與正常學生為伍,吃了不少苦頭,也忍受不少同學異樣眼光,但他一路走來,甘之如飴。

「小三與正常同學相處的日子,剛開始雖有吃點苦頭,但我不畏同學的歧視、排擠及捉弄,好不容易熬到國中,卻因課業壓力,怕跟不上別人,一度讓我想回到特教學校,但在母親鼓勵下,我還是繼續堅持讀下去,並沒有打退堂鼓。」朱禹豪沒有後悔走母親當初為其安排的求學之路。

不過,由於朱禹豪看不見,因此對數理圖像較難理解,在高雄縣岡山鎮空軍官校任教的朱禹豪父親,下班後成了朱禹豪最好的家庭教師,父親配合教學輔具用心輔導,讓朱禹豪彌補數理功課與同學的落差,一路讀上來並順利考上文藻。

朱禹豪強調,他從小適應與正常人一起生活,如今適應得不錯,加上台灣大眾運輸及公共設施無障礙設施不錯,且大家也樂於幫助盲人,因此他只要一根導盲棒,幾乎可暢行無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藻外語學院連續4年開辦英語辯士訓練,掀起英語辯論風氣,今年寒假更吸引全台19所上百位大專生參加,其中包括台大、政大等校高材生,校方今天舉行記者會展現訓練成果。
  •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10日電)「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台中惠明學校校長賴弘毅今天帶領3名視障生,參加吳鳳技術學院「視障的生命鬥士與音樂天才」講座,分享3人的奮戰歷程,令人動容。
  • 「教盲生並不辛苦,因為他們用心聆聽每一個音符,更容易投入音樂的世界」,音樂特教老師陳蔚綺利用課餘免費教導9位視障生,對於每一次別人提出教特教生太辛苦的疑問,她都會露出喜悅的笑容作為回答。
  • 神韻國際藝術團致力恢復人類正統文化,並以中國傳統舞蹈的方式,表現出全善全美的演出在台灣的教育界廣受好評。14日下午,致力推動華語師資學程的文藻外語學院華語中心主任廖南雁和妹妹,慕名前來觀賞神韻在高雄的第二場演出。在中場休息時,她向記者表示看對於促進有正面的作用。
  • 邀請了移民美國紐約的黃家保分享他的移民故事,其實他在香港時,是一名馬拉松教練。他原本從事多媒體設計工作,後來轉為全職運動教練,受他幫助的學生超過2,000人,IG專頁粉絲人數超過5萬。
  • 歷經六年,美國紐約州教育專家鮑承模完成了回憶錄《共產哀歌--紅旗下的歲月》,寫下在中國大陸32年的苦難經歷。圖為鮑承模攝於1973年在永安中學。(博大出版社提供)
    歷經六年,美國紐約州教育專家鮑承模完成了回憶錄《共產哀歌——紅旗下的歲月》,寫下在中國大陸32年的苦難經歷。「『專制社會把人變成鬼,自由社會把鬼變成人。』我的經歷正是這句話的最好寫照。」鮑承模說,「希望中國人不再受我受過的苦。」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董羅彬,原中共駐新西蘭奧克蘭中領館的一名後勤員工,在抵達奧克蘭兩個月後神奇逃脫。在中領館嚴密設防的情況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 董羅彬,原是中共外交部外派到新西蘭的一名雇員,曾在奧克蘭中領館工作。然而,2018年5月的一天,他從中領館內成功出逃,並向新西蘭政府申請政治庇護。在新西蘭領土上,他國政府雇員出逃,自冷戰以來這是第一宗案例,到目前為止很可能也是唯一一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