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有情緒 (8-11) 人類功能的提升
【大紀元5月8日訊】人類功能增進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Functioning)位於堪薩斯州威其塔市(Wichita, Kansas),由休‧瑞爾丹醫學博士(Hugh D. Riordan, M.D.)主持。十五年來,瑞爾丹博士策畫了多場會議,並提供全人健康方面的課程。二零零零年九月,我受邀出席一場以人類功能為題的特別會議。由於我是以往會議的教學團隊之一,會中我與其他人一同因開拓性的貢獻受到表揚。
會議前夕,主辦單位請我提供一篇一到兩頁適合放在會議大綱的介紹。我在回覆中表達了自己對一個屢受批評的矛盾的憂慮:突發性是從「生物通訊」實驗中獲得有意義的觀察結果之必要條件,而目前對「科學方法」的詮釋則強調重複性的不可或缺。我覺得有必要在這裏加入這篇聲明的全文:
重複性的問題
自一九六六年二月二日第一次從一棵連接至測謊儀膚電裝置(GSR)的牛舌蘭上觀察到明顯的意識現象以來,我持續從其他植物、雞蛋和多種微生物身上觀察到類似現象。目前,我的研究已擴展到人類體外細胞以及其捐贈者間互動的監測。多年來,我維持一個設備優良的實驗室,並廣泛在學術團體、科學機構以及大眾面前演講。除了兩篇刊登於科學期刊上的文章之外,許多描述「生物通訊」現象(我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原始感知」)的一般性文章也陸續出現。
對於那些想要得到類似我的研究結果的人,我衷心的建議就是極力保持其突發性。利用適當的記錄儀並設計一套聲音或影像播放程序,將時間與圖譜記錄互相對照,如此,才能完成一項成功的實驗。為了確保突發性,研究者必須做到不將注意力放在記錄儀上的「即時」性上,這是必要的。多年來,有數十位科學家成功觀察到環境中的突發性事件與植物反應曲線間的連結。由此可見,「生物通訊」能力存在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雖然,這些遲來的觀察性證據目前尚無法取代科學方法對「複製性」(replication)的要求,它已經在許多相關人員的個人意識層面造成根本的改變。在多次試圖設計可重複的實驗之後,傳統方法的不足之處變得更加明顯。由於「生物通訊」現象可能成為意識研究的一個有力要件,它們的重要性便不言可喻。
如果這種現象必須在突發狀況下發生,那麼基本的衝突便不可避免,因為傳統科學數據的累積需要同一事件的一再重複。關於意識研究,有另一個獨特但也非常有意義的現象,那就是:研究者的主觀意識可能與受測生物相互溝通,而影響了實驗結果。我做過的許多實驗強烈指出這種現象存在的可能性。
檢視現行的「科學方法」所描繪的必要條件時,我發現其中一個條件似乎始終被許多值得尊敬的科學家所忽略,那就是「研究者必須具備追蹤『神秘現象』的無窮好奇心,直到取得相當程度的成果為止」。
我研究「生物通訊」現象已有三十四年的時間,傳統科學家們卻仍以「神祕」來稱呼它。這段期間,許多捍衛現今科學知識主體的人選擇忽略數百件突發性「生物通訊」事件的成功觀察,只因沒有任何一個事件可以一再重複並累積「有意義的」數據。
若想要在意識研究方面有所進展,我們同意盡力達到經過適當調整的「重複性」標準,只要相關科學領域的領導者能夠遵循全面向的「科學方法」。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投入許多時間和精力來解開這個懸宕已久的「生物通訊」「迷團」。我的七十六歲生日剛過,所能貢獻的是繼續維持我的實驗室和非營利研究機構,出版一本撰寫中的書,告訴他人如何能輕易地觀察到「原始感知」,並讓其他人進一步處理關於「重複性」的問題──進而除去這意識科學革命的絆腳石。(註16)【聲明全文完】
註16:為第十五屆人類功能研討大會(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Human Functioning)所準備。二零零零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於堪薩斯州威其塔市舉行。由休‧瑞爾丹醫師、生物醫學協同教育機構(Biomedical Synergistics Education Institute)與堪薩斯大學醫學院威其塔分校(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Medicine Wichita)共同贊助。
(轉載自博大出版社《植物,也有情緒》一書)(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