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的故事(2):唐堯降生母家

font print 人氣: 68
【字號】    
   標籤: tags:

過了一會兒,走到一座林中,只聽得一片叫「精衛」之聲,原來就是這些小鳥在那裡自己叫自己。仔細一看,形狀很像個烏鴉,不過頭是花的,嘴是白的,腳是赤的罷了。

過了幾日,大家到了大陸澤,船隻早已備好,就一齊登船。正要啟碇,忽然一陣大風,只見東南角上捲起一朵紅雲,那紅雲之中彷彿有一個動物,蜿蜒夭矯,跟著紅雲,直向船頂而來。須臾之間,愈逼愈近,鱗爪全見,原來是一條赤龍,長約十餘丈,張牙舞爪,驤首搖尾,形狀怕人,大家都看得呆了。後來那條赤龍漸漸到船的左近,頓然風也止了,雲也散了,它卻盤旋於船的左右,忽而飛騰,忽而上下,總不離開這隻船,把眾人都嚇得驚疑不定,猜不出是禍是福。

獨有慶都不作一語,亦絕無恐怖。看到後來,臉上露出笑容,彷彿那條赤龍是十分可愛的樣子,大家亦莫名其妙。過了一會,天色向晚,暮雲四起,那條赤龍亦漸漸不見了。當夜眾人就宿在船中,談那條龍的奇異,伊耆侯夫人道:「我們今朝假使不是為了這條龍,早已走了不少路了。雖則看見了一種沒有見過的東西,卻是耽擱了我們半日的行程。

伊耆侯道:「有甚麼要緊呢,我們原是遊山玩水,並沒有甚麼一定的去處,就是多遲幾日,亦不妨。」三人說說談談,不覺向夜,各自歸寢。

到了次日,天色甫明,只聽得一陣吶喊之聲,伊耆侯大驚,急忙披衣起身,問有何事。眾人報導:「昨日的那條赤龍又來了。」伊耆侯聽了,詫異之至,來到船頭一看,果然就是昨日的那條赤龍,但是身體像是短小了好些。隔了一會,伊耆侯夫人和慶都也來了。只見那赤龍總是在半空中翱翔,和老鷹一般,但是總不離開這隻船,大家都猜不出它是甚麼意思。有幾個水手就問伊耆侯道:「照這個樣子,今天還是開船呢,還是不要開呢?」伊耆侯道:「開船便怎樣?」水手道:「萬一開到半中間,同昨日那樣的大風颳起來,那是禁不住的。龍的可怕,就是它那一條尾巴,假使它將尾巴向水裡一掉,那水就會得直立起來,豈不是可怕的嗎!」

伊耆侯聽了,躊躇半晌,便說道:「既然如此,我看就再等一會吧,那條龍想來總要去的,等它去了,再開船不遲。」哪知這赤龍在空中總是不去,直到傍晚,方才漸漸不見。到了次日,卻又來了,接連三日,都是如此。但是每隔一天,它的身軀必短小不少,大家詫異至極,心中疑惑,悶悶不已。過了幾日,它的身軀已縮得只有一丈左右長了,離船也愈近了。眾人看了,都莫名其妙,卻因為連日以來漸漸習慣,亦不以為意。

一日船到一處,伊耆侯猛然想起一事,就笑向慶都說道:「女兒呀,這裡是近著三河地方了,你可知道嗎?和你甚有關係呢!」慶都道:「從前彷彿記得父親曾經說過,女兒生於三河之野的一塊大石中,由一個姓陳鋒的母親看見了,撫養大的,是不是?當時年紀小,不十分注意,原來就在此地嗎?既然在這裡,今朝倒要去看看,究竟那塊大石在哪裡?」伊耆侯道:「我們連日坐船,正有點氣悶,上岸走走,舒舒筋骨,亦是一法。」等了一會,船到三河,伊耆侯便吩咐停泊。

大家登岸,行不多路,只見那條赤龍依舊緊緊跟隨,大家亦不去理會它。走了許久,慶都要想尋那塊記生的石頭,卻是無從尋起。一則此處地方荒僻,人煙不多,無可詢問;二則伊耆侯當時亦是聽人傳說,並非目擊,並未曾遇到陳鋒氏,所以亦不能確實指出這個地方。大家只得在前後左右走了一會,碰到幾塊有裂縫的大石,便猜度揣測一番,如此而已。

究竟是與不是,沒有人能夠證實它。慶都此時心中非常難過,暗想:「可惜最初撫養我的那個陳鋒母親死得太早,假使她在這裡,定然能夠使我知道生身之所在,……究竟我這個人是哪裡來的呢?」想到這裡,不禁煩悶起來,正在出神之際,忽聽得後面一片喊聲,叫道:「快走開!快走開!龍來了。」慶都回頭一看,但見那條赤龍離地不過二尺,張牙舞爪,直向前來,慌得眾人紛紛逃避。便是伊耆侯夫婦亦顧不得慶都,急向左右分竄。

慶都剛要逃時,那龍已到面前,慶都急向左轉,那龍衝過右邊,再回轉左面來,將慶都阻住。慶都急向右轉,那龍從左邊再回右邊,又將慶都阻住,如此兩三次。陡然風聲颯颯,陰雲四合,伸手不見五指,那條龍直向慶都身上撲來。過了些時,雲開日出,龍已不知所往了。慶都心地亦頓然明白,慌忙爬起,整束衣帶。這時伊耆侯夫婦及家人等都逐漸奔集,看見這個情形,便問慶都道:「怎樣了?怎樣會得如此?沒有給那龍撞壞嚇壞嗎?」慶都不好回答。伊耆侯夫婦也覺得這個情形有點尷尬,亦不再追問。恰好看見地下丟著一卷物件,想來是那條赤龍遺下在這裡的。

拾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副圖畫,展將開來,只見上面有字有畫,當中畫的是一個赤色人,眉如八彩,鬢髮甚長,面貌上小下人,上面的文字是「赤帝受天祜,眉八彩,鬢髮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二十四個大宇,大約就是說所畫的這個人了。下面還有七個字,叫作「赤帝起成天下寶」,大家看了,都不能解。不但這幅字畫的意義不能解,就是那赤龍何以能夠有這幅字書,又何以遺落在此地,也都不可解。但是這時慶都身體狼狽骯髒,萬萬不能再留,只好大家攙扶著急急回到船中。換過衣服,慶都回想剛才之事,胸中不快,懈怠異常,一到天晚,即便安歇。哪知自此之後。已有身孕了。

這種事蹟,在古史上說起來亦算是感生的一種。後來直到秦始皇的時候,那漢高祖的母親劉媼在大澤之坡睏覺,夢見和一個神人相遇,他的父親太公去找她,遠遠看見一條龍在她身上,後來就有孕而生漢高祖,大約還是抄的這篇老文章吧。閒話不提。

且說慶都自從這日之後,總覺懨懨少力,遊興全無,便向伊耆侯夫婦說要回去了。伊耆侯即叫水手轉舵,過了多日,回到耆國。休息了幾個月,時交夏令,伊耆侯夫人向慶都道:「現在已是夏天,此地很熱,你是有孕的人,恐受不慣這種炎暑。離此地西南有一座山,叫作伊耆之山,原來那山上常有虎豹猛獸為患,傷人不少。你父親到了此地之後,派兵去將那些虎豹猛獸統統驅殺淨盡,那山邊的人民感激異常,因此就將此山改了這個名字,並且在那山邊一個丹陵上,造了些房屋,以作紀念。

那些房屋甚為幽雅,四面多是森林,夏令頗覺涼爽,大可以避暑。你父親曾經在那裡住過幾時,現在我和你到那邊去住吧。」慶都聽了,極為願意,於是大家就搬到丹陵去,轉瞬暑退涼生,慶都因貪戀著此地的風景好,不願搬回去,又住了幾個月。一日分娩,產生了一個男孩。卻也奇怪,那男孩的狀貌竟和那幅字畫上所說的差不多。兩隻腳心上各有二十二顆朱痣,彷彿同天上的翼星一般,這個叫作赤帝之精生於翼,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堯降生之歷史了。

那時伊耆侯夫婦和慶都都非常之高興,並料定這男孩生有自來,將來一定是個非常之人,於是一面用心撫養,一面趕快修書去報告帝嚳。這時候離慶都從亳都動身之日恰恰已有十四個月,就說她是孕十四個月而生的,後世就傳為佳話。到得漢武帝時候,他的妃子釣弋夫人誕生昭帝,亦是十四個月,漢武帝就把她居住地方的門取一個名字叫「堯母門」,就是用這個典故了。哪知帝堯降生的歷史雖然甚奇異,但是生出來之後,卻事不湊巧,剛剛他祖母握裒死了,帝嚳不要他回去,因此長住在外祖伊長孺家,一住多年,連他的姓都變為伊耆了。這是後話不提。

--轉自明慧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夏禹王治水是在帝堯的時候。但是有些和治水有關係的人多生在帝嚳的時候。所以我這部書只能從帝嚳說起。
  • 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 古代帝王稱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來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說是人間掌握了權力之人用來樹立自己地位的「說詞」嗎?還是真有天命並以「吉兆」加持示現呢?
  • 東漢光武帝劉秀九歲喪父,由叔父劉良撫養長大。他身長七尺三寸,儀表堂堂,美眉鬚,鼻梁高挺鼻準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隱隱隆起的日角,顯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簡樸勤勉,喜愛耕稼農事,對家人重情重義,從來沒有想過在政治上出人頭地。這樣一個勤樸寬厚溫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樣當上中興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師回朝,唐高祖為兒子舉行慶功宴。喝到酒酣之處,本是喜慶的場面,高祖的臉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雲。
  • 齊王逃回長安後,唐高祖李淵第一時間得知了劉武周進犯的實力,誤以為唐軍不敵武周大軍,於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陝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等人,聯合助剿呂崇茂,同時發出一道敕令,命關中守將,嚴行堵御,所有河東一帶,暫行棄置。
  • 隋朝末年,劉武周割據一方,自稱皇帝,定國號大漢,是大唐的一大勁敵。劉武周為與大唐爭雄,屢次進攻幷州。齊王李元吉作戰的能力,遠遠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便給齊王添了一個行軍總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練達的裴寂,能幫著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敗塗地,反而使唐軍失去了晉州以北的全部城鎮。
  • 說唐高祖即已定都長安,但天下還未一統,群雄割據地方。李淵稱帝,傳檄天下。長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標。隴西薛舉想趁著李淵帝位還沒坐穩,就趁機出兵,攻打長安。薛舉雄踞隴西,擁兵十幾萬,聲勢頗為強盛,是李唐的一大勁敵。
  •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治軍嚴明,大軍雖眾,但行軍時隊伍並不凌亂,整齊畫一,軍容氣象自帶威儀。凡經煬帝行宮園苑,悉數罷免守官,並釋放宮女回家。
  •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李淵麾下。李淵慰勞有加,稱讚劉文靜可謂是不辱使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