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福彩开奖直播- 线上博彩全攻略

哲學課程幫助孩童行為更加成熟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愛琳編譯報導)學者過去認為十六歲以上才是學習哲學的適當年紀。皮亞傑也說過,在語言發展完備前兒童是無法思考的,所以11歲以下的小孩不可能具有思考能力。然而,對於哲學工作坊(The Philosophy Shop)主導者彼得.沃利(Peter Worley)而言,這樣的理論是不正確的,因為在他每週帶領5至11歲的小孩們進行哲學討論的過程中,孩童們的回答往往令人驚訝。在哲學課程中,沒有對錯的階級之分,只要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及空間去回答,無限潛能將被激發。

自從1970年代馬休.利普曼(Matthew Lipman)出版一系列給小孩閱讀的哲學書後,兒童哲學運動(the Philosophy for Children,P4C)便開始實施於英國許多小學裡。而成立於2002年的哲學工作坊目標就是幫助許多南威斯學校將哲學融入課程中。

專家說,哲學事實上是理性探討存在、道德與知識的學問,而並非只學習蘇格拉底、柏拉圖或亞里斯多德所探究的艱澀議題。哲學課堂裡,孩子們可以表達及討論自己的想法,他們變得更有自信,而這樣的自信讓他們在各方面都有所進步。許多老師發現,孩子們的讀寫能力透過哲學推理及論證而增強,同時他們也學會聆聽、批判性思考以及用成熟的方式回應他人想法。接受哲學課程的孩子們在辨證中對知識的學習更有興趣,他們不但學業成績有所進步,行為也較隨之改善變得更成熟。

小孩子們通常對世界充滿許許多多的疑問,他們常會詢問關於世界、人生、宇宙及道德等重要議題,透過哲學過程小朋友的好奇得到滿足,而父母親也能將孩子們提出難以回答的兩難問題交給專家來處理。

對於想將哲學融入課程躍躍欲試的老師們必須接受訓練,學習利用引導式的教學法來積極介入學生的討論中並指導學生哪些是好的論證及疑問。哲學討論並非只是隨意的小組討論,老師必須持續要求在孩子思考的過程中詢問自己為什麼這麼想並且要他們證明自己的回答。利用故事、圖片或影片來探討事情的因果關係是哲學課常使用到的教學法。透過辯證,學生不再只是知道事情的表面資訊,而是真正思考過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

丹迪大學最近對克拉克曼南郡中學生所做的研究發現,曾在小學時期接受過哲學課程的學生們智商提高了6.5,而且無論在認知能力、辯證技巧及情緒社交技巧都比沒有接受哲學課程的學生們好。現有的教育及考試制度重視不用思考的正確答案勝過於透過思考的推理答案,所以當孩子們在十六歲時才開始學哲學時往往已經被許多固有知識僵化了思考。研究人員認為若能將哲學教育提早到小學,這些早期的教育對年輕人行為將有深遠影響,學生們學會詢問及用不同角度思考,他們的自尊和信心也提高了,這對孩童們無疑是未來長期最好的投資。

另外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的報告也表示,學業成績表現較差及行為有偏差的學生在過去往往被認為在學習抽象觀念有困難,因此要他們參與哲學課程可能有問題。但其實只要老師給予適當的協助,這些對於存在問題特別敏感且對「挑戰權威」特別感興趣的學生們可以在哲學課中表達他們的想法,這讓他們在情緒及行為之間取得平衡進而減少攻擊性行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30日電)基隆市私立聖心國民小學代理校長池易釧今天質疑,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限制學校聘僱外籍教師人數,不核准工作許可;勞委會表示,規定全體學校適用,是為鼓勵並兼顧保障本國人。
  • 〔自由時報記者翁聿煌/基隆報導〕發生學童失蹤事件的國小學務主任說,該名女學童原本住在學區內社區,單親媽媽因故搬家到仁愛區,就讓女童搭公車上下學,校方事前就告知家長不妥,沒想到發生意外。他建議家長,國小學童最好就近入學,若不得已跨學區就讀,搭公車要有家人陪同,或教導小朋友在車上遭遇危機,要立即向司機求助,上下學路上遇到狀況,就近向超商、商店求援,放學回家不要在校外逗留,才不會發生危險。
  •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31日電)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答復立委質詢時表示,國中小學營養午餐費將由政府補助。「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高雄縣長楊秋興今天在縣府主管會報中指出,這項決策粗糙、不當。
  • 最近讀到一則消息,臺灣行政院長劉兆玄決定推動正體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計畫。正體字,就是大陸說的繁體字。記得當年初到海外,常聽一些大陸留學生抱怨讀不懂海外的中文出版物,因為上面是繁體字,很多字不認識。好在我比一般留學生大幾歲,上小學一二年級時還沒推行簡化字,所以對繁體字都還認得。
  • 開拓知識之窗系列4─志工篇(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31日電)嘉義偏鄉教育資源明顯不足,國立嘉義大學農藝志工服務隊、課業輔導社經常利用寒暑假,前往當地小學舉辦營隊活動,拉近城鄉差距,啟發學童多元智慧,突破學習困境。
  • 「文革」開始時,我剛上小學,沒幾年,要「清理階級隊伍」了,父親因為所謂「歷史問題」,被單位的造反派關進了「學習班」,失去了人身自由。記得有一天,母親獲准帶我去「學習班」看父親。「學習班」在離家頗遠的一所學校裡,到那不久,幾位看守父親的人就將他帶到了我們所在的接待室。我已經有好幾個月沒見父親了,剛見到他,我一驚,只見他鬍子拉碴,疲憊不堪,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跟往常衣裝整潔,精神飽滿的樣子判若兩人。因為一直有人在旁「陪同」, 見面時,父親和我們彼此話都不多,氣氛很是沉悶。我那時還小,當然搞不明白「學習班」是怎麼回事,但對這三個字卻從此留下了陰沉壓抑的印象。
  • 【大紀元4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俞泊霖/大里報導〕「路考」後才能畢業!大里市立新國小畢業生,畢業前要接受「畢業生自行車基本能力訓練課程」,除了解單車構造、騎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騎完10公里的校外單車道,200餘位畢業生1日在校長帶領下,分梯騎完頭汴坑溪單車道,直說很有成就感。
  • 遼宁大連20多歲的姚某,因經常上網沒錢花,就想起綁架人質,可一個人作案不敢綁架大人,就找個小孩子。但卻沒鬥過這個小學生李坤。目前,犯罪嫌疑人姚某已被刑事拘留。
  •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基隆報導)安樂高中2日上午舉辦「高中職優質化活動─大師菁英講座」,邀請有「當代福爾摩斯」美稱的李昌鈺博士到校演講,以「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為主題,與安樂高中師生暢談自己的生涯發展與人生哲學。
  •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基隆報導)經濟雖然不景氣,但是小朋友的童年只有一次,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今年持續贊助偏地小學聯合畢業旅行,共補助花蓮縣卓溪鄉、萬榮鄉、豐濱鄉,總計18所小學三梯次、210位畢業生的旅費,一圓孩子們的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