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兩岸貨幣清算 委由台銀與中國銀行呼聲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18日電)第三次「江陳會」預備性磋商,確認兩岸將簽署金融合作協議。有關新台幣與人民幣自由兌換議題,委由台灣銀行與中國銀行作為對口單位,簽訂貨幣清算協議的呼聲極高。

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今天在台北舉行第三次江陳(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會談預備性磋商,討論議題之一是預定納入第三次江陳會簽署的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內容,包括金融監理合作、貨幣清算機制、市場准入、台商融資等。

由於目前兩岸尚未簽署貨幣清算機制,台灣的銀行業多透過匯豐銀行(HSBC)、美國銀行(BOA)買入人民幣現鈔,銀行間始終有貨源不穩定及人民幣買進成本過高的問題。

去年 6月底配合大陸人士來台觀光,開放大陸觀光客與國人可以在本島進行人民幣雙向兌換,雖也提供銀行業一個取得人民幣的管道,但是仍屬小額匯兌,不足以解決台商人民幣的融資需求。

工業協進會理事長李成家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許多台商赴大陸都面臨融資困難,中國的銀行對於台商融資採取謹慎的態度,中小企業常常借不到錢。台灣的銀行卻無法提供人民幣融資,讓許多赴大陸的台商進退兩難。

他表示,大陸知名企業向銀行團申請聯貸,不論是外商銀行或是中國大陸的銀行都使出全力爭取聯貸;反觀台灣中小企業赴大陸,有時為了區區幾百萬人民幣的貸款,一時周轉不靈,還得低聲下氣的拜託銀行展延貸款期限。

李成家呼籲江陳會應儘速建立兩岸貨幣的清算機制,他建議可由台灣銀行與中國銀行簽訂人民幣與新台幣的清算業務範圍,讓有意赴大陸發展的台商能有更多的管道取得人民幣。

李成家認為,即便開放台灣的銀行業登陸,也不能依循外商銀行登陸的前例,畢竟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特殊」,中國有關當局必須加速給予台灣的銀行更多的業務承作範圍,因為台灣的銀行業登陸的時機「實在太晚了」。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新台幣與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間接地墊高了銀行取得人民幣的資金成本,也讓台商的人民幣取得及匯兌風險升高。

他認為,建立兩岸間貨幣清算機制是兩岸金融合作的當務之急。

面對外界力促兩岸簽署貨幣清算協議的呼聲,台灣銀行對於與大陸簽署兩岸貨幣清算協議,抱持全力配合政府政策的態度。

台銀主管以日圓的經驗為例,長久以來,台灣銀行與日本瑞穗銀行在新台幣與日圓的拆款安排上合作多年,台銀東京分行短少日圓時,瑞穗銀行會適時提供日圓,而瑞穗銀行台北分行短缺新台幣時,台灣銀行也會全力支援新台幣現鈔貨源。

台銀主管表示,台銀與瑞穗銀行本著雙方的默契及「君子協定」,使得新台幣及日圓的拆借無虞。以台銀多年來在外匯市場的拋補經驗,技術層面上,足能勝任兩岸貨幣清算銀行的地位。

台灣銀行董事長張秀蓮表示,雖然兩岸對貨幣清算已經有共識,不過台銀目前還未接到指定作為清算銀行的訊息,一切必須等到兩岸簽訂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後,才能進一步商談細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