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遊蹤】菟絲子

作者:文、攝影/ 劉創之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菟絲花這名字耳聞許久,但不識它,在古詩「冉冉孤生竹」中,就有「菟絲附女蘿」的形容,是讓人很有想像的空間一種植物,因此對它的廬山真面目很好奇。當查閱野花圖鑑,才發現菟絲花只是一朵很小很小的花,更吃驚的是,它是植物界的「吸血鬼」之一。

仔細觀看圖片和說明,才猛然想起,早在十多年前就與它有了接觸,但當時並不知道這讓自己慕名的植物,正是菜園裡一手接一手拔除的雜草,而且是讓人很生氣的雜草。

在長滿野草的荒廢地上,發現了一小撮的菟絲子,剛開始只分佈在田埂邊,一段時間後便蔓延開來,有如一張淡黃色的網布,看似美景,但被纏上的植物可要遭殃了。在旁邊的菜園也深陷其害,蔬菜被緊緊的纏繞著,想要拔除,卻找不到根,最終的辦法只好連蔬菜也拔掉。放眼望去,從禾本科草地、大花咸豐草群落、木槿、扶桑林處也無一倖免。

菟絲子屬旋花科,菟絲子屬,莖具纏繞性,和我們常見的牽牛花是親戚,全株為黃白色的絲狀物,為一年生的寄生性草本植物,叢生於開闊的荒廢地上,當一棵種子掉落在土中,遇有適當的環境時,就會萌芽成一條細長淡黃色如金絲般的莖。絲狀的莖像探針一樣,會向潮濕地及寄主的方向伸長搜索,直至找到寄主。

倘若無法與寄生植物接觸,則落回土中枯萎死亡。一旦接觸到植物就會迅速纏繞寄生,並產生一種特別的器官─ ─吸器,緊密的貼在寄主的表皮組織,慢慢侵入寄主體內,吸取寄主辛苦製造的養份,寄主則營養不良或甚至死亡。這時菟絲子與地面接觸的部份則漸漸枯萎,而成為沒有根的植物,綜合其特性因此有了「金絲草」及「無根草」的別稱。

菟絲子的繁殖力非常強,而且對寄主也不挑剔,是最常見的寄生植物,它的傳佈方式是「種海戰術」,當植株開始纏繞寄主後,它會很快產生許多淡白色的小花,經過幾週後,黃褐色的果實成熟便會裂開來,讓裡面的種子散落到地面,循環往復,地面已被金黃色的天羅地網覆蓋了。


菟絲子的藤與花特寫。


清除菟絲子的任務,還真令人頭痛,即使手工清除,也難達斬草除根的效果。

當秋末經過田野,已不見菟絲子的影子,原以為已經把它剷除了,但現在知道了,植物有它的週期性,看不見並不表示不存在,就如唐代白居易的「賦得古草原送別」詩中寫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其實我們眼中的雜草,都有它特別之處,像菟絲子全株可治耳鳴、腎虛、腰痛、頻尿,雖然其貌不揚,卻有獨特效能,現代隨著生物科技的廣泛研究,說不定菟絲子對人類的貢獻,將遠大於對農作物的危害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在IKEA停車場外發現的一株寄生植物「列當」,是索羅古德走上植物學家之路的起點,本次旅程也將從這裡出發。索羅古德將會帶領我們,徒手爬上英國與愛爾蘭的濱海絕壁,在崖頂和列當共享落日餘暉;走進南非多肉植物生態區,一睹你絕不會認為長得像植物的鞭寄生……
  • 我不是有合格證照的攀岩專家,我不懂行話、不會繫繩、不會打結,但為了尋找植物,我一輩子都在練習攀爬。我背抵著山壁,一寸寸往下移動,掌心直冒冷汗。別往下看。一點一點地,我挨到突出的一塊岩石上,岩面只有三十公分寬,而且比我想像的還要不平穩,不過我可以坐在上面,雙腳伸出邊緣擺盪,這倒不會太難。在這魔幻的一刻,天地間只剩下我與這些特別的植物,以及頭上、腳下、身後的多佛白崖,還有在眼前無盡延伸的海峽——甚至不會有人看見我在這裡,或許這樣也好,不然要是有人看見了,肯定會聯絡救難隊出動。
  • 裂瓣朱槿蒴果長橢圓狀圓柱形,但極少結實,種子平滑。常作庭園觀賞或作為綠籬植栽。葉搗敷腫毒,能拔膿生肌,治腋下生瘡、腫毒。
  • 原產墨西哥的野生種向日葵,因民國89年滿載葵花子的貨輪,在彰化外海擱淺,種子漂流至沿海溼地。
  • 原產於南美洲熱帶環境的水域,為浮葉性多年生草本。根生長於水中底泥,莖綠色或紅色,菱形葉片互生聚集在莖端放射狀排列。
  • 草莓海葵是礁岩區海岸高潮線的普遍種,但有的可深達20公尺。足盤較體柱寬大,表面平滑無體疣。口盤邊緣的緣溝深而且內藏襟疣。觸手共有6圈可達192支。
  • 藍鵲為群居鳥類,生活在臺灣低海拔闊葉林,社會行為十分複雜,繁殖期約為3~5月,繁殖、育幼期間有強烈的護巢行為。臺灣藍鵲會儲存及分享食物,在育雛時前一年生的子代,會幫親鳥共同照顧幼鳥,非常特別。
  • 花可入酒、浸鹽蜜、作香茶及桂花滷等。全株可入藥,根或根皮可治胃痛、牙痛、風溼麻木、筋骨疼痛;花可化痰、散瘀。止牙痛、口臭;果實可治肝胃氣痛。
  • 綠繡眼又稱青笛仔(臺語)、青啼仔、暗綠繡眼鳥、相思仔、白眼圈、粉眼兒、粉燕兒、白眼兒、白日眶等。為中國著名的觀賞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