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110冥誕 史博館舉辦紀念展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健光台北10日電)國立歷史博物館今天起舉辦「張大千110–書畫紀念展」,展出名畫家張大千作品。史博館館長黃永川指出,在中國現代藝壇中,張大千是具知名度與影響力的藝術家。

黃永川下午在「張大千110–書畫紀念展」開幕會上表示,張大千鮮明的個人形象和精采的生活經歷,與其卓絕的畫藝齊名,張大千是位充滿傳奇性色彩的畫家,以其多采多姿的生活經歷、浪漫多情的感情世界、既廣而深的學習及豐富而多元的繪畫特質吸引眾人目光。

他指出,從中國繪畫傳統來看,雖然畫家畫派與畫風技法種類繁多,不過本質上大致可區分為兩個繪畫風格傳統。一種是「專業畫家」的繪畫風格,另一種則是「文人畫家」的筆墨表現。

黃永川說,張大千早年習畫是從文人水墨畫風入手,很早便能掌握文人畫風清潤秀逸的特質,後來邁入職業畫家創作領域,因而能同時承繼兩種不同的畫風系統,發展出張大千「集大成」的藝術創作路線。

國立歷史博物館所主辦「張大千110–書畫紀念展」適逢今年張大千110歲冥誕,特展從4月10日展至6月14日,展覽地點在史博館一樓101展廳。


「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10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開幕,民眾專注觀賞書畫。//中央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人有云:「留得枯荷聽雨聲」。擅畫葡萄之徐善長,雖然貧困之極,但潑墨之蓮葉,翠墨淋漓,葳蕤勝麗,壯人一時之眼目。

    張大千南渡之後於復興基地,家國俱亡,而著士大夫冠冕,寫就無量蓮花海,紅香綠玉萬朵搖曳,恍然太真仙子躡步西方摩訶雙池,蔚成古今之大觀。

  • (據中廣新聞陳映竹 報導)畫家張大千今年適逢110歲冥誕,國立歷史博物館10日起舉辦張大千畫展,畫展一共展出張大千的110組件名作,當中除了史博館館藏、立法院商借的「潑墨荷花」,還有珍藏在國民黨黨史館、從未公開展覽的「慈湖圖」。此外,一般中國畫家較少見的自畫像,張大千幾乎每一年都會畫。
  •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9日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今天宣布,「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明天在史博館開幕,展出張大千作品110組件,包括張大千贈送故總統蔣經國的「慈湖圖」將首度展出。
  • (大紀元記者白亞士台北報導)今年適逢張大千(1899-1983)110周年冥誕,這位充滿傳奇色彩、享譽國際的畫家,一生多彩多姿的生活經歷,豐富多元的繪畫風格,吸引著中外人士的目光,歷史博物館特別規劃「張大千110──書畫紀念展」,在史博1樓大廳盛大舉行,展期自4月10日至6月14日止。
  • 畫家張大千今年適逢110歲冥誕,國立歷史博物館今天(10日)起舉辦張大千畫展,一共展出張大千的110組件名作,當中除了史博館館藏、立法院商借的「潑墨荷花」,還有珍藏在國民黨黨史館、從未公開展覽的「慈湖圖」。此外,一般中國畫家較少見的自畫像,張大千幾乎每一年都會畫。
  • 提香對場景的精心設計、富於表現力的色彩,以及對人像和物件的敏銳刻畫,啟發了後世的歐洲藝術家。觀眾凝視此畫時,猶如置身人群中,彷彿藝術家要求觀者一同省視自己的良知與對神的信念。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德國的視覺藝術,相較其哲學文學音樂,是較少被德國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國藝術中的浪漫主義精神卻深深影響著其它領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風景畫。他的風景畫為什麼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對色彩與構圖的運用是德國浪漫主義的特色,他賦予風景畫前所未有的生命與意義。他將靈魂注入風景裡,而風景裡被照亮的空氣是「靈體」,讓每一幅畫作充滿個體性與內在連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