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狂,教出好孩子(2)

教養守則 :訂定明確目標,並認真執行
理察.田普樂 譯/游綉雯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這是我取材自商業界的法則,而且是頂好的一條。好的經理人總是很注重訂定目標,朝特定目標努力,而他們這樣做,絕對正確。如果你的老闆告訴你:「銷售量要再高一點!」你會很困惑。你不知道這個月你努力增加的一成銷售量,會讓老闆失望,還是為之驚喜。而且你大概已經猜到了,老闆自己其實也沒概念,否則,他會清楚告訴你:「你要增加一成的銷售額!」

所以,我們從工作經驗得知,清楚的目標讓我們感覺好些,我們知道別人的期望是什麼,而且會感受到,老闆在意我們的工作表現。很好,那我們為什麼要告訴孩子:「房間弄整齊一點」,「養兔子的籠子要常常清一清」,「不要花那麼多時間使用電腦」?

你聽不出來嗎,這些話中所透露出的含意是,你其實並不像你所說的那麼在意。以下哪種說法,聽起來比較具有說服力:「不要花太多時間使用電腦」,還是,「你每天可以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使用電腦」?哪一種說法比較容易讓孩子了解?

有時候我們的確不夠認真,但是有時候我們只是沒有停下來,想想孩子是否明白我們話中的含意。「養兔子的籠子要常常清一清」,這句話對父母可能十分清楚,但是孩子對你真正的意思,可能毫無所悉。這是表示要一個星期清理一次,還是一個月清一次?一個星期換兩次草料,每兩個星期換墊底的木屑?如果你想讓孩子感覺受到鼓勵,執行你的要求,覺得你的確在意,那麼父母就要把話說清楚。然後,最重要的是,認真執行你的要求。

幾年前當我要求孩子整理她的房間時,這條守則真的讓我感觸良多。後來我上樓去,發現她的房間幾乎跟原來一樣亂。當我因此開罰時,她看起來很傷心,她說:「但是我已經清了啊,你看!」事實上,她的確把地上的東西都撿起來了……就這樣而已。這時我才明瞭,這是我自己的錯,我不只沒讓房間清理乾淨,而且也對女兒有失公道。

摘自:《不抓狂,教出好孩子》新手父母出版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