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子錢包
【大紀元3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韋禎、陳曉宜/台北報導〕立法院資訊處宣稱建置IC識別證電子錢包系統,可方便院區消費,但商家大罵現金月結不方便、助理嫌棄功能有限亂花錢,大家都不領情。
助理林鈺潔表示,大家到合作社多是小額消費,何需電子錢包?且大家最常去的小吃部又沒加入,更減損其功能。她說,立法院的人事單位還曾建議助理不要在識別證上的悠遊卡儲值,免得離職還要去辦退款,結果現在竟要增加電子錢包功能,豈不弔詭。
立法院合作社商家說,合作社裡的商家少,包括販賣部、小吃部、理髮部、洗衣部等固定商家外,其餘是走廊上三個月換約一次的攤販,每日消費總額低,消費人數也少,助理、立委幾乎都不在合作社消費,花錢建置電子錢包幹嘛?其他政府單位的人比立院多,也沒要花錢建置這種東西。
合作社商家表示,電子錢包一個月才能結清一次現金,非常不方便,而唯一要在第一階段上路的康園餐廳,現在還歇業中,幹嘛急著建置電子錢包?
助理陳鳳瑜說,立法院的官員大概是太閒了,盡想一些與立法無關的事來做,建置這樣的系統,對助理生活一點幫助也沒有。據她了解,未來一定要在合作社請專人儲值,若卡片遺失,補發一張五百元比悠遊卡一百元還貴,一點都不方便。
助理林綠紅說,他幾乎沒去過合作社販賣部,IC識別證的功能僅限於身分識別,一點作用都沒有,為何還要花錢去做一個功能有限又很笨的系統?而且沒經過助理或職員的同意。
林綠紅批評,之前立法院把職員證結合悠遊卡就非常離譜,為什麼刷悠遊卡時還要讓別人知道你的職業?個人的行蹤也有可能因此被掌握,如果立院錢太多,應拿去買書或買電子資料庫。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