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10日電)「上帝關了我的眼睛,卻給我靈敏的聽覺,使我走出自己的路。」音樂開啟了視障音樂家謝昀倫的人生之窗,他師法海倫凱勒精神,到處演奏譜出生命之歌,激勵大家積極面對人生。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學生謝昀倫,2004年就讀高雄中學音樂班時,曾獲第4屆總統教育獎肯定,並在國內獲得多項音樂大賽第一名,更受邀參與國內外音樂演出及演講,場場莫不讓聽眾感染其對音樂的喜愛及生命的熱情。
謝昀倫出生時就因視網膜剝離,視力全失,小時候他還不清楚自己是盲人,後來才慢慢的由父母和其他人的口中明白原來他和別人不同,但是這個事實絲毫沒有影響到他旺盛的好奇心,他對任何事物仍興趣盎然,也善用聽覺和觸覺去體會這個世界。
謝昀倫4歲時陪哥哥學琴,啟發了他對音樂的熱愛,5歲時母親帶著他到兩所國小附設幼稚園報名,卻因為安全顧慮而被拒絕;他上了國小,還花更多時間自我學習與適應,小學3年級時學會拉小提琴,國中、高中都就讀音樂資優班,加倍努力克服障礙,並獲得國內多項音樂大賽第一名。
謝昀倫憶起孩提練琴過往說,看不見樂譜的他,要培養出絕佳的音感,就靠哥哥或老師不厭其煩地彈奏、說明,並經他運用聽覺專注聆聽,將美妙的旋律幻化成音符豆芽菜,深深烙印在腦海中,並一一分別箇中不同,然後強記腦海中,靠著心中樂譜一再練習。
人盲心不盲的海倫凱勒是謝昀倫的學習典範,她曾說「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這句話也成為謝昀倫力爭上游的座右銘。
「希望透過音樂,鼓勵與他同樣是身心障礙的朋友,讓他們體認到即使身體殘缺,心靈卻是完整的,用樂觀進取的心面對生命每一刻,使生命更加堅強。」謝昀倫期許自己在作曲領域有所貢獻,能將自己所感受的音樂之美與大家分享,並激勵其他身心障礙者對自己更有信心,勇敢的克服生命中的每一個難關。
音樂及閱讀是謝昀倫生活最大的樂趣。不過,謝昀倫須比常人加倍努力克服視覺上的障礙,他每天花3至4個小時練琴外,還得另安排時間閱讀,這種積極不懈的學習態度,讓他自台北藝大音樂系畢業後,考上台北藝大音樂學研究所,逐步圓夢。
謝昀倫表示,他在學鋼琴及小提琴過程中,也曾面臨許多挫折及困難,但在父母、親友與師長的耐心陪伴、細心教導並不斷給予愛的支持與鼓勵下,讓他不放棄,繼續用音樂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