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從科技界轉行當農夫的范貴惟,務農後仍喜歡動動腦,自製噴霧機、剪豆苗機等農用設備,替自己省下荷包;最近他也用自己種的菇類,加工研發口味獨特的杏鮑菇水餃和香腸,十分熱賣。
家住竹北的范貴惟,5年前辭去竹科工程師工作,在老家闢設菇菌栽培實驗室農場,改行當起專業農夫,並運用科技人的思維,研發各種農用設備。
范貴惟說,務農需要投注相當大的資金購置機具,但因本身規模小,並無法申請政府相關補助。以他為例,光是約100坪大的農場,包括廠房設備等材料費,就花掉他100多萬元。
為節省開支,他只好盡量自己動手DIY。市售簡易式的農用噴霧機,手壓操作相當費力,范貴惟改造成電動噴霧,方便又省力,引起許多農民的興趣,紛紛委請范某幫忙製造,且售價減半。為使農產品多樣化,范貴惟培植有機豆苗,但市面上一台剪豆苗機動輒10萬元以上,不敷成本,因此他研發自製剪豆苗機,成本只要3000多元。
賣杏鮑菇香腸、水餃
最近范貴惟為求多管道銷售菇類產品,賣起杏鮑菇香腸和杏飽菇水餃。他拆下現成的暖爐零件,自製香腸烘乾機,並以真空包裝送至竹北市新農民市場販售,沒幾天即搶購一空。
另外,他用精選豬肉與杏飽菇包製水餃,因口味獨特,受到消費者喜愛;為供應市場需求,他運用水餃模具加速生產,也大幅提高農產品效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