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惟真綜合報導)228事件發生62週年前夕,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26日公布一批228事件和白色恐怖事件相關的新史料,其中首度出現國內情治人員向上級的報告。學者指出,這些史料將可協助研究人員,從情治人員與派系鬥爭等角度,對相關事件做更深入的研究。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昨天舉行「228事件新史料發表座談會」。台灣史研究所公布的新史料共有327件,據了解是在偶然機會於網路上購得,內容共分3類,第一類是228期間,當時的情治單位所發布的命令及相關工作的回覆報告。這是至今較少出現的新史料,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覆張七郎密裁案」,此一史料證明前國大代表、醫生張七郎沒有參與任何事變,但卻被秘密處決。
第二類是1948年後,政府情治機關對其他政黨和大學的滲透監控報告,其中包括派遣情治人員加入民社黨,擔任黨的要職等。
第三類是所謂「匪嫌」或「奸嫌」的名冊。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許雪姬說明指出,1956年各級情治單位聯合設立「匪嫌線索集中清查小組」,共清查出9,000名「匪嫌」。這次獲得的調查局台北站448人「匪嫌」名單中,包括前台北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陳逢源、漫畫家李費蒙(牛哥)、前台灣廣播電台台長林忠、林雲龍(林獻堂子)等都名列其中。
許雪姬指出,這是國內第一次出現情治人員向上級的報告,由於檔案文件出自當時的情治機關,記載非常詳細,對釐清歷史真相有非常大的幫助,台史所希望這批史料出土,是研究的開始,而不是爭議的開始。
許雪姬說,新史料中涉及228名單有1千多人,經過比對,只有68位與228紀念基金會補償名單相同,如果進一步研究,將可找出更多涉案被捕卻沒有申請補償的名單。
總統:發掘真相不能停止
在228紀念日前夕,台北市228紀念館昨天上午舉行「傾聽與再生-台北228紀念館常設展更新預展」開幕式,總統馬英九應邀出席,馬總統首先肯定228紀念館的功能不再局限展示228史實,已成為台灣史的展示和教育館,幾乎發揮了國家紀念館的功能,更是家屬凝聚精神的所在。
馬總統強調,對於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冤案、假案與錯案,政府該認錯的就認錯,該道歉就道歉,才能真正療傷止痛。
馬總統還強調,面對歷史要就事論事,化解仇怨要將心比心。事實上,228事件經過62年,大部分當事人都已經作古,這時可以用比較心平氣和的態度發掘真相,而且發掘的工作不能停止,畢竟有很多真相都還不了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