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不正招來妖孽

作者:佚名
font print 人氣: 2946
【字號】    
   標籤: tags: , ,

清代名臣紀昀(字曉嵐,西元1724—1805年),在他編寫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曾記載了他的堂叔梅庵公講過的一個故事。

在河北滄州獻縣的淮鎮,有一戶人家有五間空房,別成院落。那戶人家便以此存放雜物。兒童常聚集到此戲耍,蹦跳踐踏,很是吵鬧。主人把院門鎖上,孩子就跳牆而入。久而久之,主人便很厭煩這些吵鬧的孩子。為了不讓孩子再來玩耍,主人便揮筆寫了一個告示貼在門上,嚇唬孩子說:這房子裡有妖怪,請勿來此玩耍。

沒過幾天,主人夜裡便聽到窗外有個聲音對他說:因你的召喚,我們已經搬過來住了,今後要為你看守這個院落。從此以後,只要有人進入這個院落,就會莫名其妙地遭到一陣磚瓦塊的襲擊。就連僮僕搬運雜物,也不敢去了。從此大家都知道,因當時主人有求的一句戲言,結果真的招來了妖怪。後來直到這個院落的房屋由於年久失修全部倒塌了,妖怪才離開此地。

這戶人家的主人的本意,只不過是用此地有妖怪占據的話語嚇唬孩子們,可他有求的這句話,卻成了妖怪堂而皇之的霸佔此地禍害人的把柄。可見,有的時候,一念、一句話、一個行為不正,都有可能成為另外空間邪惡生命傷害人的借口。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密等盜賊發動暴亂的時候,睦彥通是武牢城的縣宰。武牢城中的壞人要殺了他,來響應李密的暴亂。睦彥通偶然聽到了消息,就跑出城外,投奔他鄉。
  • 從前,秦國有一個叫尊盧沙的人,好說假話、大話、空話,並且處在這種情況下還對自己深信不疑。秦國人嘲笑他,尊盧沙說:「不要嘲笑我,我將要向楚王陳說統治國家的方法。」於是,飄飄然地向南方的楚國走去。
  • 清代被稱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詩人袁枚(西元1716-1797年),曾在他的《新齊諧》一書中,記載過一則關於他的祖母柴太夫人的外祖母楊氏老夫人的故事。
  • 明朝時代,有個人名叫張才,少年時和一位姓鄭的青年友好,一次夢見冥司派遣一名鬼卒拿著牌子,上寫張才以及鄭某的姓名,前來捉拿他們。張才和鄭某二人,到了冥府後,主管官員翻檢他們二人的生死簿說:「張才還有兩年陽壽;鄭某陽壽己盡,關押入獄。」
  • 士兵所送題目,竟然沒有一點差錯!就這樣,華士的考試,全都答對了,考試結果名列前茅...
  • 周擥嘖這個人家境貧困,卻樂守聖賢之道。他夫婦晚上繼續耕地時,累了就睡在地裡休息,夢見天帝經過,天帝可憐他,命令下屬司命神(主管人間貧富貴賤的神)賜給他錢財。
  • 睡蓮
    唐代的沈嘉會,在太宗貞觀年中任校書郎。因為犯事被發配到蘭州,思歸之心十分迫切。每天早晚,常常向東拜祭泰山,希望早日能活著回到那裡。
  • 劉鄩認為晉國的軍隊都在魏州,晉陽一定空虛,打算用奇計襲取晉陽,於是暗中率領軍隊從黃澤西進。晉軍奇怪劉鄩軍隊好幾天都沒出來,寂靜無聲,便派騎兵去偵察,只見城中沒有煙火,但卻不時出現旗幟順著城堞來回走動。
  • 清朝乾隆年間,兩江制府(官職名)黃太保巡查到了鎮江府。船剛在京口靠岸,他脖子上掛的極為珍貴的串珠,便忽然不見了。他大吃一驚,命令地方官員嚴加搜捕,限一個月內將串珠交出來。縣官接受了命令,回去就叫差役四處搜查,但是一點蹤影也沒有。眼看一月限期將到,催逼、鞭打的辦法都用了,也不起作用。縣令苦思冥想,束手無策,便離開縣衙,微服私訪。
  • 後梁帝下詔,命令吳越王錢鏐大舉討伐淮南。錢鏐(音流)任命節度副大使錢傳瓘為諸軍都指揮使,率領五百艘戰船,從東洲出發攻打吳國。吳國派遣舒州刺史彭彥章及副將陳汾抵禦吳越軍隊。
評論